沃曉磊

【摘要】 目的 分析長骨骨折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各類炎性細胞因子表達情況。方法 29例新近長骨骨折患者作為長骨骨折組, 25例同期參加體檢的同齡健康人作為對照組, 入選對象接受了外周血促炎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1β(IL-1β)、白細胞介素-6(IL-6)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及抗炎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4 (IL-4)、白細胞介素-10(IL-10)及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表達水平測試。結果 長骨骨折組血清IL-1β、IL-6、TNF-α濃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而IL-10及TGF-β1濃度則顯著低于后者(P<0.05或P<0.01);兩組IL-4濃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長骨骨折患者急性期存在明確的外周血炎性細胞因子表達異常。
【關鍵詞】 長骨骨折;急性期;炎性因子;外周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021
骨折愈合是一個較為復雜生理過程, 主要經過為血管生成、細胞遷移及骨痂改建, 其涉及體內多種細胞因子表達, 后者在骨折愈合過程中扮演調節和促進角色。本文檢測了在本院住院治療的長骨骨折患者血清促炎細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抗炎細胞因子(IL-4、IL-10、TGF-β1)濃度, 試圖探討長骨骨折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各類炎性細胞因子變化的一般規律性,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解放軍第201醫院骨科住院的四肢長骨骨折患者29例作為長骨骨折組。納入標準:①經臨床和影像學確診的四肢長骨骨折;②年齡≥18歲;③病程<2 d。排除條件:①合并各種慢性感染性疾病;②接受放、化療及免疫抑制劑治療患者;③艾滋病患者;④粒細胞缺乏患者。男17例, 女12例, 年齡23~67歲, 平均年齡(41.27±9.30)歲。選擇同期25例在本院參加體檢同齡健康成人作為對照組, 男15例, 女10例, 年齡21~64歲, 平均年齡(40.69±8.55)歲, 兩組研究對象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血清炎性細胞因子濃度檢測方法 入選對象晨起空腹采集肘靜脈10 ml, 靜置后離心15 min(低溫條件下, 轉數3000 r/min), 離心半徑15 cm, 分離出血漿, 全部保存在超低溫(-70℃)冰箱, 批量待檢。促炎細胞因子指標包括:IL-1β、IL-6及TNF-α, 抗炎細胞因子指標包括:IL-4、IL-10及TGF-β1濃度檢測使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檢測, 機器及試劑盒由美國Enzyme 公司提供, 國內廠家分裝, 操作步驟按照使用說明書中相關規定進行。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檢測結果顯示, 長骨骨折組血清IL-1β、IL-6、TNF-α濃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而IL-10及TGF-β1濃度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兩組IL-4濃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四肢長骨骨折是一種巨大創傷, 其后愈合也是個復雜病理、生理過程, 其中包括有細胞遷移、血管生成及骨痂改建等經過。后者也涵蓋了白細胞介素、C反應蛋白、TNF-α水平等炎性細胞因子表達異常, 這些現象反映出骨折后應激及多序列的修復經過。一般認為[1, 2], 炎性細胞因子活躍在長骨骨折后的最初修復階段以及其后的骨改建時期, 在骨折后24~48 h達到高峰, 其扮演角色主要包括對細胞分化和增殖調控、誘導下游炎癥細胞趨化作用、對骨誘導分子信號傳導、促進細胞外基質合成、促進血管生成和內源性成纖維細胞到創傷區, 形成肉芽組織。這些因子動態變化及表達水平決定著長骨骨折修復過程、病情及療效。目前, 國內同行涉及該領域相同內容報道較少, 為此, 作者檢測了一組新近長骨骨折患者外周血中促炎性細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及抗炎性細胞因子(IL-4、IL-10和TGF-β1)表達現況, 作者發現, 長骨骨折組血清IL-1β、IL-6、TNF-α濃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而IL-10及TGF-β1濃度則顯著低于后者, 這些數據提示長骨骨折急性期促炎性細胞因子表達強勢, 這與國內同行們一些涉及到相同內容報道[3, 4]結論接近。
綜上所述, 炎性細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等指標異常升高意味著長骨骨折患者急性期存在明確體內炎性反應, 因此, 探討炎性細胞因子對骨細胞增殖、分化作用, 尋覓其表達變化規律對于判斷患者病情現況、發展、轉歸及預后以及制訂有針對性的治療計劃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綱, 李焰, 譚穎徽.細胞生長因子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研究進展.重慶醫學, 2008, 37(2):196-197.
[2] 康獻剛, 王志強.骨折愈合過程中細胞因子的作用.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08, 22(7):877-879.
[3] 吳征杰, 區錦燕, 曾焰輝, 等.骨折及手術創傷病人血清IL-6、TNF-α、COR水平變化規律.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 2009, 15(5):31-33.
[4] 呂松峰, 王向紅.血清細胞因子在骨折患者中的檢測水平研究.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 2010, 26(12):1268-1269.
[收稿日期:201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