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娟
技術商品在轉化過程當中,如何進行定價對交易雙方經濟利益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時對于市場配置技術資源效率也有著很大影響,而技術商品具有的價值是定價的主要基礎,通過技術商品具有的市場供求關系來決定。技術商品和普通商品存在很大不同,其轉化過程當中信息不對稱,估算其價值存在很大難度。因此針對技術商品轉化過程當中的定價問題進行探討,對促進技術商品轉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伴隨科學技術快速推進,市場也變得更加完善起來,這也有效帶動技術市場的穩步發展,而且每年我國都會舉辦很多高新技術交流會,對推動科技進步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在技術商品轉化過程當中,相較于一般商品技術商品非常獨特,在轉化技術商品過程當中,如何科學合理的評價技術商品具有的價格存在很大難度,在轉化過程當中雙方很難就技術商品價格問題形成統一,有效影響技術商品轉化成本,對轉化成功率造成很大影響。在技術商品轉化過程當中,一方沒有充分掌握技術商品所具有的價格,引發的損失也不斷擴大,因此針對技術商品,創造系統科學的價格評價體系越發凸顯出其重要性,這是對實現技術商品穩步轉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技術商品具有特殊性
相較于普通商品技術商品與之存在很大不同,具有特殊性,技術商品有著無形的物質形態,以至于在轉化技術商品時不能和有形商品相提并論,轉化技術商品,不是轉換其所有權,只是轉換技術商品許可權,倘若沒有特殊的進行約定,對于相同的技術商品可以反復的實時出讓,不需要再對開發新技術商品投入相應的成本。
第二,難以對技術商品具有的價格精準認定,一般商品確定及價值非常簡單,可以通過勞動當作衡量尺度,生產商品過程當中需要投入相應的勞動力與時間,通過這些便可以對普通商品進行定價,在高出勞動投入多倍基礎上,并結合市場需求,便可對普通商品價格進行定價。但是技術商品和普通商品存在很大不同,具有無形性的特征以及復雜性的特點,在技術商品生產過程當中投入了相當大的勞動力與時間,同時復雜性的勞動卻具有唯一性,類比性比較缺乏,所以就很難準確確定商品具有的價值,而且也難以通過供求關系貨比三家的形式來進行應對。
第三,技術商品具有壟斷的所有權。和普通商品不同,唯一性是技術商品具有的一個重要特征,正是由于技術商品具有的特點所決定,其所有權是壟斷的,只有技術者在相應法律以及保密措施下達到壟斷的效果,便于對壟斷利潤進行獲取,具有越高的壟斷程度,就會導致轉化技術過程當中,討價還價的余地非常小。
第四,轉化技術商品過程當中,信息不對稱問題比較突出,技術商品對其有關知識不了解,倘若公開相關信息,那么技術商品的價值就無法保障,也沒有人再愿意購買和運用該技術。所以在轉讓技術商品過程當中,轉讓方洽談工作實際應當對技術商品加強保密。而接受技術商品轉讓方,在技術商品方面知之甚少,這樣一來就導致轉讓技術商品過程當中,洽談轉讓技術商品價值,明顯處于劣勢水平。轉讓方由于對技術商品較為熟悉,相較于接受方更具優勢,轉讓不徹底,致使接受方難以利用買斷與全面獨家壟斷形式獲得技術,而且長期不同程度的依賴技術賣方。
第五,使用技術商品存在很大風險。技術商品應用過程中,能否將其價值充分體現出來,這并不有技術自身所完全決定,很大程度上受到引進方對這些技術接受的條件與能力。同時有替代技術出現,這種技術應用價值將在短時間內不復存在。相較于普通商品,技術商品的特征所決定,轉化技術商品定價很能確定,不可參考普通商品,在對其定價時運用成本加利潤的方式,來實現定價,不僅要充分分析考慮投入的各種費用,還應當對技術成熟度充分了解,掌握技術的更新周期與法律狀態,更要了解技術在行業當中的利潤現狀與轉讓次數等相關因素,而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存在,確定技術商品價格復雜程度非常高,所以轉化技術商品過程當中價格確定共識很難達成,影響其轉化率。
二、技術交易價格的基礎是有技術商品價值所決定的
現如今,常常運用成本估價法、市場估價法、收益估價法、競價法等來對技術轉化價格進行確定。
(一)成本估值法。這一方法是考慮投入在新開發技術方面的相應成本,通過折算方式轉換成現值的重要手段,成本估算法又有最小值法之稱。重置成本+新增利潤分成-折舊成本重置成本=技術商品評估價值是成本法的核算公式。對于新增利潤分成而言,主要是指個行業當中存在的不同比率或者提成率,折舊成本是技術轉讓過程當中損耗的價值,應用成本法最為重要的基礎是,各項成本合算都可以通過限值進行確定,其優勢主要體現在可以對成本進行重置,還能有效評估與調整評估對象,具有非常準確的評估特點,通過成本法進行價格評估,主要考慮技術具有的下限價格來合理確定,如果運用這一方法對價值進行評估,并視作交易價格,便能夠確保技術商品轉化方,通過轉化從中獲取技術研發所投入的成本以及獲得的利潤,因此成本估算法對于技術轉化方而言,比較好接受,但是,成本估算法未對市場當中需求技術商品方面進行充分分析。所以,工作實際,運用該方法對價格進行評估,相較于實際應用價格,差異性非常大,一些技術市場需求巨大,導致其真實價格與開發成本相比高出許多,而也有一些技術市場需求存在很大不足,其價值也會大打折扣。
(二)市場估值法。該估值手段,把近段時間轉換相同技術商品充分考慮,結合進行價值評估的技術商品進行市場估價,并合理修正轉化技術商品相應價格。而且該方法應用過程當中,對于公平條件較為重視,選擇的技術商品類比性非常強,這一方法對比成本法相對簡單,這一方法可以將很多項樣本核算給省略,也不用估算技術新增收益,然而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要求技術市場規范完善的前提下,對已經交易的類似技術進行搜尋當做參照,然而在國內這種情況實現難度較大。
(三)收益估值法。作為一種重要的價格評價方法,將還原效率充分運用,并充分考慮技術商品經濟壽命期限,對其今后效益予以估算,并進行相應現值轉變,該方法又有 “最大值法” 之稱 。
這種方法應用的重要基礎是可以精準的對技術商品所形成的收益現值進行預計,購買技術商品方,在對技術商品轉化與否,也或進行轉化時需要進行多少成本投入進行轉化充分考慮,并了解與掌握技術商品具有的具體成本,尤其是利潤上能夠新增多少,是否可以超過原來價格。這一方法不對技術商品進行開發過程當中成本方面的投入予以分析,僅僅關注此項技術商品應用過程當中,形成的收益情況,并對其經濟收益實施預測,來評價其具體價值,將技術價值準確真實的體現出來,接受方對于該技術接受較為容易,運用收益估算法,來定價轉化的技術商品,是獲取的最高價格。倘若運用該價格來實現商品轉化,接受方則沒有利潤可言,因此轉化技術商品價格相較于該方法定價比較低,形成的收益過小。
(四)競價估值法。這種方法是通過拍賣招投標形式,買方通過競價形式來獲取技術商品,確定技術商品價值過程中以出價最高者作為參考。目前技術轉換過程中,相應的市場還不是非常發達,所以市場估值法非常少用,同時收益估值法以及成本估值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很多地區在技術商品轉讓過程當中,常常通過拍賣招投標的形式,價格的形成利用市場來實現,相對更加簡單,但是運用該方法過程當中需要有著更加完善的轉換市場,同時還需要技術需求市場必須廣闊,如此才有益于形成技術轉換方競價市場。而且競價方出價也需要基于價格為前提,不然就會造成競價的盲目性,所以技術商品復雜的轉化特點,該方法不適用。
上述這些方法,在對技術商品定價時通過不同層面進行考慮,實際應用過程當中彼此的優勢比較突出,但彼此也有相應的局限性存在,很多對技術商品價格影響的因素無法確定,技術轉讓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還非常突出,使其轉化難度進一步增加。運用成本法,無法知曉賣方具體成本,而通過收益法,轉化技術商品方難以全面細致的掌握接受技術商品方,在開發消化技術商品方面的相應能力,更不能全面掌握有關企業具有的整體素質,導致轉讓雙方呈現一種相互博弈的關系。在具體操作時,賣方常常滿天要價,而買方則就地砍價,長時間不能談攏,導致轉化成本無形中增加很多。
三、技術商品轉化定價的原則
通過理論層面進行研究,對于技術商品而言,在理論價格上c=開發成本+交易成本+社會平均利潤+壟斷利潤。然而具體轉化過程當中,技術商品轉化方在轉化技術商品過程當中其價格預期希望通過最高價來達到轉化,但是接受方希望獲取技術商品過程中,通過最低價來得到,而重疊部分由于在二者之間產生,這也成為彼此進行談判的重要內容。這時確定理論價值,更加凸顯出其重要性,能否準確的確定理論價值,對于轉換價格公平與否有著最為直接的影響。但是定價的合理公平,需要完全公開技術商品,但作為技術商品其知識性較為突出,將保密工作做好也是十分重要的,這也是引發技術商品轉化出現不對稱的信息狀況主要因素。購買方難以對對方開發成本有效了解,又不能對這一技術商品最低價格精準計算。轉讓方又難以對對方盈利能力充分掌控,也難以詳細的計算出最高的技術商品價值,即便把二者信息都公開,也會由于技術商品復雜的定價公式,導致普通人難以高效應用。
解決這一問題,應當發揮技術商品轉化市場的作用,在轉化技術商品過程當中,讓技術商品轉化市場參與其中,不斷培育,提升其功能,打造更加專業價值評估團隊與機構,在評估技術商品轉換價格當中,對服務傭金進行獲取,并科學的評估技術商品轉換價格,并生成評估報告,共雙方參考。中介機構不對技術商品進行買賣,通過機構可以對雙方難以獲取的信息進行獲取,確保評估技術商品的價格更加公平,另外通過專業人員進行技術商品價格評估,能夠使其精準性進一步增強,控制和減少轉化成本,現如今我國很多省市都建立了相應的技術商品轉化市場,但是在能力和服務水平方面還亟待提升。
(作者單位:甘肅省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