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立足于教師的反思性教學和學生的反思主體地位,從反思性教學開展的意義、反思性教學開展策略以及反思性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策略三個方面進行探究。其中,反思性教學開展策略包括落實集體教研,進行合作反思;開展聽課活動,獲取間接經驗兩點。反思性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策略包括加強課堂觀察,落實學生中心;利用信息技術,分析學業數據;開展調查活動,明晰學生需要三點。
關鍵詞:反思性教學;主體地位;意義;策略
一、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逐漸在中小學的教學中應用,這有效提高了當今的教學效率,也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近年來,新課標、教育信息化等一系列的變革也使得當今的教學模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在這樣的情況下,身為改革的主體,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反思性教學是提高教師個人素質的有效途徑,而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如何充分發揮反思性教學的作用,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也成了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二、 反思性教學開展的意義
反思性教學是人有意識地考查、回顧自己行為的一種能力。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的理念。而到如今,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學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在這樣的情況下,反思性教學的開展也變得更加必要。其一方面能促進教師將自己所學專業知識與實踐效果一一對應,以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成長;另一方面,其也能促進教師將各種教學方法積極應用到教學中,這對于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劇烈變革的現代,反思性教學的開展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三、 反思性教學開展策略
(一)落實集體教研,進行合作反思
反思性教學是教師進行反思的行為,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相當重要。“一個巴掌拍不響”,面對紛繁復雜的教育變革形式,教師個人的力量是極其有限的,合理的交流與合作能讓教師收獲更多。教研是教師提升自身能力的一種有效方式,其能讓教師將新的教學理論與自身實踐相結合,對教師反思和教學方法的針對性改善有著重要的作用。而相比一般的課后反思,教研多是多個教師合作的行為,能將教師集體的力量結合在一起,從而起到更好的反思效果。而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教師也需要落實集體教研方法,進行有效的合作與反思。
例如,針對網絡學習空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這一主題,教師就可以與其他教師一同組成一個課題組進行教研。作為2018年正式提出的一個新概念,網絡學習空間是當今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作為一種新生事物,部分教師對這一教學手段的應用雖然各有理解,但卻并不十分熟悉。而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學習空間的變化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以課題組為單位針對網絡學習空間展開教研,教師不僅能在一起交流自身的使用經驗,還能利用文獻研究法了解網絡學習空間新的發展方向,以問卷調查法尋求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網絡學習空間使用存在的問題,以此進行針對性反思。而這樣,以多個教師合作教研的方式,教師能有效提高教學反思的效率,從而更有效地提高自身素質,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教學。
(二)開展聽課活動,獲取間接經驗
學習和反思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過程,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個人的教學經驗是有限的,在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方法也都是固定的幾種,只以自身的教學過程為背景反思很容易陷入思維定式,從而讓反思的效果大打折扣。聽課是中小學教學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其不僅對授課教師有著巨大的幫助,也能給予聽課教師很大的收獲,而以間接經驗與自身經驗結合,教師也能讓自己的反思行為更有效。故在英語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開展聽課活動,以間接經驗提高反思效果。
例如,在“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這一課,教師就可以與其他教師一起以聽課活動對授課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制定精準的量表,并與其他教師合理分工,每個人只關注一個方面。例如,有的教師可以就教姿教態對授課教師進行評價;而有的教師則就師生的互動性對學生的教學活動進行評價。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手持學生名單,將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以豎線標記,點名回答問題的學生以橫線標記。當然,有的教師也可以從教學的各個階段進行評價,如就作業布置而言,評價的內容包括前置性作業,也包括課后作業,既包括作業的層次性,也包括作業的趣味性。而之后,聽課教師就可以就量表的結果與授課教師進行交流。例如,在師生互動性方面,學生主動性較低,多為點名回答問題,就可以與授課教師一起交流提升的方法。而交流的過程不僅對授課教師有著一定的提高作用,也能讓聽課教師思考“我上課時怎樣,面對這種情況該如何做?”等問題,從而以第三者的角度客觀地認識教學的過程,以反思提高自身教學質量。
四、 反思性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策略
新課改以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深入人心,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任何教學活動都不應該拋開學生單獨進行,反思性教學也一樣。如果不能充分結合學生情況,單單以教師個人進行反思,那么很容易脫離具體的教學狀況,從而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故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利用各種方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
(一)加強課堂觀察,落實學生中心
課堂觀察是研究者以一定目的,利用直接或間接手段從課堂收集資料,從而進行研究和教學反思的一種過程。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的感受會在課堂上直觀表現出來。而要落實學生中心,教師也就需要加強課堂觀察,通過學生實際的表現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情況,以此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當然,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為教師提供了新的觀察方法,即在現代,教師可以結合錄像這一新的記錄方法,而相比傳統的課后反思,其能有效提高教師反思效率,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例如,在教授“I'm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這一課,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將自己的錄像設備放在教室內合適的位置,錄制本節課總體的教學過程。而后,教師即可以按照既定的順序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仔細觀察學生的狀態,以此掌握學生課堂活動的實際情況。如,有的學生遲遲無法融入討論活動中,教師就可以將這一現象利用筆記本記錄下來,在課后的談話中,教師得知學生無法融入討論過程中的原因是探究的問題過難,在之后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設計一些更加簡單的問題。而在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也可以觀看視頻,了解自己和學生的互動狀況。這樣,通過多個角度的觀察,教師能充分了解在不同活動中學生的反應,從而落實學習中心,提高反思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術,分析學業數據
學業數據是能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指標,能有效反映教師一節課、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效果。但在過去,學業數據的收集多通過教師的作業批改,無論是數據的收集還是統計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這無疑是不利于教師的具體反思的。隨著時代的進步,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師提供了便利的學業數據收集工具,讓教師能有效地了解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對教師的反思也能起到較好的參考作用。故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分析學業數據。
例如,在教授“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這一課,在課堂上教學完成后,教師就可以利用“翼課網”向學生布置線上的作業。相比傳統的教學方法,其能快速地為教師提供學生學業數據。在學生作業完成后,教師就學生錯誤率最高的三個題目進行錯因分析,發現學生錯誤原因多為語法問題,即一般現在時的謂語動詞形態錯誤。而這也就說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語法教學方面做得并不到位。而在之后的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就用一般現在時表示交通運輸方式進行具體的補償式教學,還需要針對自己的語法教學活動進行反思,以更好的教學方法取代原本的教學方法。這樣,通過信息技術,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具體的知識掌握情況,從而提高了自身反思的針對性。
(三)開展調查活動,明晰學生需要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在現代的教學理論中,學生興趣的激發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目標。而在教師反思性教學的過程中,針對學生興趣激發方面的反思也相當重要。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反思多以自身的課后反思為主,與學生溝通較少,自然無法充分了解學生的個人感受。在新課改的模式下,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人公。而這也就需要教師針對自身的教學過程開展調查活動,以此客觀地得出學生最喜歡的教學方法,真正明晰學生的需要,以做到有效激趣。
如在每節課的結束后,教師都可以向學生分發調查問卷,以征求學生對每個教學環節的滿意程度。而經過一周,教師再綜合統計學生回答的數據。綜合問卷調查的內容,教師發現在課堂導入活動方面,以動漫、電影等為引入,學生普遍滿意程度較高;而以預習提問為引入,學生滿意程度較低,這說明相比預習提問,學生明顯喜歡信息技術的引入方式。而在課堂活動中,情境對話活動學生總體滿意度最高,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教師在之后的教學設計中也可以加入更多的情境對話活動。這樣,通過課后的問卷調查,教師能明晰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從而充分發揮學生在反思性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學習模式變革的條件下,反思性教學的開展相當必要。這既需要教師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也需要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結合,以個人反思和合作教研結合,以觀察感受和數據分析結合。這樣,教師才能在新課改的模式下充分提高反思效果,提高自身教學能力,更好地培養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崔彩芳.高中英語反思性教學實踐研究[D].寧夏師范學院,2017.
[2]李婷婷.高中思想政治課反思性教學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
[3]景亞輝.主體視域下初中思想品德課反思性教學探究[D].聊城大學,2017.
[4]曾云.高中思想政治課反思性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7.
作者簡介:
劉劍峰,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平潭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