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初冬時節,北國大地已飄起雪花,南方田野間仍是一番橙黃橘綠的景象。11月18日,第三屆全國農民教育培訓發展論壇在江蘇南京拉開大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我們即將進入的新發展階段,對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提出了新課題新任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農民教育培訓作出部署,強調要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加快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本屆以“攜手同行·共謀發展”為主題的論壇,正是在這樣特殊背景下舉辦的一次具有特殊意義的農民教育培訓發展盛會。
這是對農民教育培訓成果的一次生動檢閱。發布《2020年全國高素質農民發展報告》,宣介100名扶貧先鋒優秀學員、100名優秀教師、100個優秀田間學校、50個發展案例……從不同角度展現了農民教育培訓的豐碩成果。截至目前,全國農村實用人才總量約2254萬人,占主體的高素質農民超過1700萬人。每屆論壇不僅是廣大農民教育培訓工作者的一場思想盛宴,更是農民教育培訓發展的“匯報展”“大閱兵”。
這是農民教育領域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一次切實踐行。邁向“十四五”新征程,高質量是發展的主題,農民教育培訓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亟須加快轉型升級。本屆論壇堅持讓農民唱主角,讓全國十佳農民分享成長經驗,發揮高素質農民的輻射帶動作用。農民教育培訓的高質量,核心是高素質農民培養的高質量。對農民教育培訓而言,就是要辦農民滿意的教育,堅持以農民為中心的理念。本屆論壇開設新聞采播間全程直播、線上觀摩與線上培訓,線上線下同步呈現,推動論壇成果綻放異彩。論壇與時俱進、與農民教育培訓發展同頻共振的豐碩成果,不僅鮮活呈現了農民教育培訓工作者當好新發展理念“踐行者”的決心和努力,也是對農民教育培訓必須走“創新、共享”高質量發展道路的生動昭示。
這是對推進農民教育培訓高質量發展的一次具體檢視。新發展階段持續推進農民教育培訓高質量發展,就是要提升教育培訓基礎條件、支撐能力,形成穩定的農民教育培訓體系,深化農民教育培訓供給側改革。本屆論壇無疑是對各地農民教育培訓高質量發展一次很好的檢視機會。論壇上,農民教育培訓專家、機構代表、市場主體代表和高素質農民代表圍繞構建農民教育培訓體系進行交流;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農民教育培訓部門共同發起成立“長三角農民教育培訓聯盟”。匯聚起農民教育系統和社會各方的更大合力,在新征程成就新作為,加力農民教育培訓高質量發展。
總結經驗,鞏固培訓成果;攜手同行,共謀農民教育培訓新發展。本屆論壇彰顯了農民教育培訓發展進入新階段,鄉村人才振興呈現新態勢。在“十四五”開局之際,讓我們在奮進中期待下一屆全國農民教育培訓發展論壇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