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霞


摘要:創造力是教師的關鍵素質之一,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創造力是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推動力。本文對教師創造性教育教學實踐,如整合資源、改編文本、心理建設、構建新型關系進行了闡述,并結合具體教學實例加以說明,旨在為生源薄弱學校的高中英語教學提供實踐參考。
關鍵詞:創造力?整合資源?改編文本?心理建設?構建新型關系
一、引言
教師的創造力是教師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程理念背景下,面對一群文化課基礎薄弱、學習時間短(專業課擠占了文化課的學習時間)、學習習慣差的藝考生,教師的創造力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對教師創造性教育教學實踐,如整合資源、改編文本、心理建設、構建新型關系進行了闡述,并結合具體教學實例加以說明,旨在為生源薄弱學校的高中英語教學提供實踐參考。
二、教師創造性教育教學實踐探索
(一)創造性整合資源,引領學生閱讀
鑒于藝考生文化課基礎弱、學習時間短、閱讀能力不足的現狀,筆者大膽刪減傳統課本,自創知識體系,主推窄式閱讀,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同一風格、同一主題的閱讀材料來提高閱讀能力,并且以閱讀促詞匯積累。
筆者搜集的課外閱讀材料較多,相對集中的材料是雙語報的閱讀材料。在窄式閱讀中,閱讀材料的選擇至關重要,既能讓學生感受到挑戰,又不能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
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進行廣泛的閱讀,并建立自己的閱讀清單和詞匯表。盡管詞匯習得可以通過窄式閱讀來進行,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只能通過窄式閱讀來習得詞匯,學生應該建立他們自己的詞匯表,詞匯表中的一些詞匯需要他們進一步地學習和掌握。這樣,通過窄式閱讀的直接學習與間接學習的結合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
學生在運用窄式閱讀的過程中將遇到的新單詞、高頻單詞圈出來,摘抄到筆記本中,通過課下識記單詞、小組聽寫、課下抽查、課后造句、小組討論交流、循環回顧等鞏固方式,把不熟悉的單詞轉換成熟悉的單詞,進而克服閱讀障礙。
(二)多元化改編文本,增強解題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實際需要對文本進行多元化改編,如將一篇閱讀文本改編為填詞短文、寫作題、改錯短文等,以擴大課堂容量,增加知識密度和多彩性,提升學生發散思維和解題能力。 以閱讀課中的一篇閱讀文本為例,筆者將其大動“手術”,改編為一篇短文填空題及一則寫作題。
以《雙語學習報》20192020年上學年度第二期B版閱讀材料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為例:
1.改編后的填空
2.改編后的寫作
你們班級今天上了一節關于“first impression”的課,同學們紛紛參與談論。請你寫一篇日記,記錄此次活動。
內容包括:(1)參與人員;(2)不同觀點陳述;(3)你的觀點。
字數要求:100字左右,可適當發揮以使行文連貫。
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眼前一亮,思維立馬被調動起來,積極思考。學生既消除了對課堂陳舊知識的懈怠感,又打開了解題思維,增強了對題型變換的應對能力。
不管怎樣,文本的知識性解讀始終不能脫離文本語境而存在。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有庖丁解牛的精神對文本進行抽絲剝繭式的解讀,也要著眼于全局,梳理脈絡,將原本枯燥獨立的字詞語言串連成一幅生動的畫卷。
(三)樹立成功心理優勢,激發學習潛能
筆者創造性地打破學科邊界,將團體心理輔導巧妙融合到英語課堂之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北師大版Module 1 unit1 Lifestyles lesson 2 Relaxing 為例:
筆者將Relaxing這一課題,以班會形式開展教學,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貫穿全程,巧設情境,讓知識不再枯燥無味,在團體心理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帶領學生認知壓力、接納壓力、獲得支持力、賦能自己、走出逆境,既習得了英語知識,又喚醒了潛在能量,深受學生喜愛。
(四)構建新型家校關系,增強教育合力
人際關系由三種心理成分組成,即認知、情感和行為,而良好關系是確保一切行動有效的前提。在良好關系下,教師的價值取向、科學理念必然潛移默化地被學生和家長接納、認可和根植于內心,教育空間必然得到增殖。因此,筆者在構建新型家校關系——“教師-學生”關系、“教師-家長”關系、“家長-學生”關系方面做了一些嘗試。
通過日記交流方式構建新型“教師-學生”關系。學生每天寫英文日記,教師每天批改。一來,將課堂上所學知識寫進日記里,能取得溫故而知新的效果。二來,學生將小心思都寫進日記里,教師定期批閱,這樣,師生之間就有了情感和思想的文字交流。教師不僅教書,還做到了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學生也更喜歡、更信任教師,轉變英語學習態度。
教師主動構建新型“教師-家長”關系。家庭教育是一雙無形的手,看不見發力,可是作用不容小覷。由于多數家長缺乏意識,能力不足,導致家庭教育收不到理想效果。且多數家長的教育方式是吸血鬼式的,一味索取,從不肯定孩子,家長與孩子關系一團糟。教師主動出擊,添加家長為好友,并將學生一點一滴的進步和亮點告知他們,給家長信心,引導家長肯定和鼓勵孩子。和諧的“家長-孩子”關系在教師引導下成功構建后,學生在家庭中的叛逆行為就減少了,學習的阻力就減小了。此外,教師在和家長的交流中,給予家長實實在在的幫助和引導,有助于朋友式、導師式的新型“教師-家長”關系建立,教育的空間就真正增殖到家庭,形成穩固的教育合力。
三 、結語
經過一學期的實踐研究,筆者驚喜地發現學生的精神面貌和整體成績有顯著的進步,與平行班級相比,從全年級最后一名(第八名)上升至全年級第三名,與第二名僅0.6分之差,成績整體進步幅度很大。筆者對全班51名學生做了調查,調查結果表明,95%以上的學生認為,與原先相比,他們少了一份焦躁,多了一份耐心和自信心;通過窄式閱讀訓練,閱讀障礙大大減小;文本改編后形式多樣,他們駕馭題型的能力更強了;他們和父母、教師的關系更和諧,學習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
參考文獻:
[1]劉旸.窄式閱讀在大學英語詞匯習得中的作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11):156-158.
[2]劉旸.大學英語詞匯習得研究——窄式閱讀中的英語詞匯習得[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2(3):54-55.
[3]徐長群.淺談高中英語文本的多視角解讀[J].校園英語,2015(4):121-122.
[4]劉振鋒,張瑞芳.論幸福執教做快樂的行者[J].成才之路(觀察與思考),2019(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