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瑪
摘要:母牛分娩是一種生理過程,具有風險高、易被干擾和耗能較高的特點,并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母牛難產的原因有很多。本文立足于母牛生產角度,分析了預防母牛難產的方法與處理技術,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母牛生產;難產;處理技術
引言:
難產是能繁母牛常見的產科病,處理不及時或處理不當會造成母畜及胎兒死亡。此外,即使母畜能夠存活,也會因生殖器官疾病而不育,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積極防治及正確處理難產非常重要。
1導致母牛難產的原因
1.1母牛產力不足
產力指的是在生產中母牛需要消耗大量的力氣,若母牛的產力不足,會影響其分娩過程,發生難產。導致母牛產力不足的原因可能有:①母牛的運動量不足。部分養殖場采取舍飼的方式,很少對母牛進行放牧散養,長此以往,母牛嚴重缺乏運動和鍛煉,一方面會導致母牛分娩過程中需要發力的腹肌和肋間肌等無法得到相應的鍛煉而不能正常發揮作用,另一方面缺乏運動會造成脂肪在母牛體內大量沉積,體況過肥,會降低肌肉對分娩的輔助作用,不利于母牛順利分娩。②母牛的子宮收縮力差。個別母牛在分娩時面對陌生的環境和人員,會產生緊張和恐懼,影響到子宮的收縮力,進而發生難產。③營養不良。母牛妊娠期需要均衡且全面的營養來滿足自身和胎兒發育的需要,如果得不到需要的營養補充,那么在分娩時容易產力不足。另外,母牛抗應激能力差、激素失調、分娩時間過長、體弱等因素也容易引起產力不足。
1.2母牛產道發育不完全
母牛的性成熟期和個體成熟的時間不同,一般在12~18個月就達到性成熟,但是個體成熟需要達2歲,通常來說,只有個體完全成熟才是合適的配種年齡。如果超前配種,母牛的產道會發育不良,不利于分娩。母牛產道包括軟產道和硬產道2種,如果產道發育異常,如子宮頸開張不全、子宮捻轉、骨盆腔狹窄等,會導致難產。另外,陰道脫落、子宮扭轉、腹壁疝氣及損傷等都會增加難產的概率。
1.3胎兒異常
胎兒異常包括多種情況,分別有:①姿勢異常,比如仰轉、頭頸側轉、關節屈伸、捻轉。②胎向異常,比如腹部前置橫向、背部前置橫向、腹部前置豎向、背部前置豎向。③胎位異常,比如胎兒下位(正生下位和側生下位)和側位(正生側位和倒生側位)。④胎兒過大。如果母牛在妊娠期補充過量的營養元素,胎兒吸收過多的營養物質容易引起胎兒過大,不易順利通過產道,就會出現難產。⑤雙胎同時進入產道。母牛一般產單胎,如果產雙胎且雙胎同時楔入產道極大可能會難產。另外,胎兒畸形、胎兒水腫、胎兒發育不良等也能引起難產。
1.4人為飼養因素
除了母牛和胎兒自身的因素外,人為飼養不當也會導致母牛難產。
2母牛難產的預防管理措施
2.1補充營養均衡且全面的飼料
母牛在妊娠期需要補充充足的營養物質,包括維生素、蛋白質、礦物質、纖維素等,但是飼料營養成分不能過量,否則會起到反作用。在實踐中應根據母牛的具體營養需求和生長情況,及時調整飼料營養,保證營養均衡、全面且適量,不可為追求大體型而盲目增加營養。
2.2購買正規飼料
部分養殖戶,特別是農村散養戶,在購買飼料時總有貪圖便宜的心理,認為不管什么樣的飼料,只要給母牛飼喂就能補充營養,用低質飼料來補充母牛的營養。但是低質飼料首先在質量上就不過關,母牛很難吸收、利用,甚至存在霉變等現象,不利于母牛的生長發育,給正常分娩帶來阻礙。因此,養殖戶在采買飼料時一定要從正規廠家購買高質量飼料。
2.3準確把握喂食量
雖然妊娠母牛需要采食比平時更多的飼料,但是在母牛在產前和產后的3~4d不能采食過量,否則會給母牛帶來負擔,這是因為母牛產前的食欲會有所下降。因此,在母牛產前3d應該就開始適當減料,在生產當日禁止進食,不投喂任何飼料,同時在生產后3d內不喂或者少喂精料,過后再逐漸增加投喂量,一直持續到母牛的身體恢復到正常水平。
2.4保障充足的運動量
母牛需要適當的運動來鍛煉身體,以提升體質,增加分娩能力,同時也有助于胎兒能轉移到正常的胎位和姿勢,但是運動量不能過多,否則會造成母牛身體疲勞。因此,可在養殖場設置活動場地,以方便母牛適時、適量運動,為順利分娩提供條件。
2.5及時淘汰母牛
所有母牛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其與品種、自身身體狀況和養殖戶的日常管理方式等因素有關,一般來說,母牛的繁殖年限為3~4年,優秀的母牛可以繁殖4~10年。如果母牛已超過繁殖年限,不僅會降低仔畜質量,還容易出現難產問題。所以,養殖戶應根據母牛的生產和身體情況合理安排。
3母牛難產的處理方法
能站立的母畜用四欄柱保定,保持前低后高體位,以減小腹內壓,便于助產。不能站立的母畜采用側臥位固定頭部及四肢,防止母畜掙扎,保持前低后高體位或在腹下掏出一圓形淺坑,以減小腹內壓。
鎮靜止痛主要是為了阻斷疼痛對大腦皮層的刺激,恢復大腦皮層對全身機能的調節作用,減小母畜掙扎和努責,為助產工作創造有利條件。肌肉注射30%安痛定注射液40ml,或緩慢靜脈注射0.25%普魯卡因生理鹽水溶液300ml。麻醉:一是硬膜外麻醉,腰薦間隙,或薦尾,或尾間隙注射2%普魯卡因注射液30ml。二是后海穴麻醉,后海穴深部注射0.5%普魯卡因注射液30ml。用0.1%高錳酸鉀溶液對術者手臂、器械、母畜外陰及其周圍、胎兒的露出部分徹底消毒。
術者手臂涂抹肥皂或植物油等潤滑劑后伸入產道,觸摸判斷胎兒在產道內的姿勢及進入骨盆的程度,并以此確定具體的助產方法。在產道內可觸及胎兒頭部或前肢則為正生,術者需立即尋找胎兒頭顱及兩前肢,通過徒手矯正及牽引,促使胎兒頭頸及兩前肢伸直,盡可能地接近正常分娩姿勢。徒手矯正和牽弓陏困難時可在胎兒腕關節及下頜處系牽引繩,由助手在陰門外幫助牽引矯正。胎兒姿勢被矯正呈正常正生分娩姿勢后,用牽引繩沿脊柱曲線(亦稱產力曲線)向外牽拉至胎兒被牽出。
結論:
母牛難產是常見的產科疾病,應該加以重視。雖然可以通過助產手段來解決這一問題,但是難產總是存在風險。認識到引起母牛難產的原因并加強管理進行預防,可以降低母牛難產發生的概率。
參考文獻:
[1]馬江.一例胎位不正母牛難產的人工救助[J].新疆畜牧業,2014(08):48-50.DOI:10.16795/j.cnki.xjxmy.2014.08.024.
[2]丁玉臣.提高散養母牛終生繁殖存活率的技術措施[J].中國畜禽種業,2010,6(12):71-73.
[3]何水兵.雜交牛難產的預防與治療分析[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9(10):38-39.
[4]李茹,馬維軍,李玉巖,馬文,趙世東.母牛難產的防治及護理方法[J].養殖技術顧問,2009(0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