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翼猛 閆龍林
摘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汽車市場的發展勢頭逐漸削弱,汽車消費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存在諸多問題,亟須優化和創新,變革升級與格局重塑成為汽車金融行業的首要目標和任務。金融推進產業發展,汽車產業的復蘇需要汽車金融的助力。本文針對汽車金融行業目前存在的金融服務單一、信用體系不完善、貸款要求嚴格、資金來源匱乏、法律法規不完善、行業內競爭激烈等一些顯著問題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各方能在風控管理、信貸消費知識、人才創新培養等方面做出改進,保障汽車金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汽車金融;商業銀行;金融市場
一、我國汽車金融行業存在的問題
首先,汽車金融服務單一、產品趨同。目前,我國汽車金融服務行業仍然處于起步階段,汽車金融產品的覆蓋范圍還不夠廣,消費信貸金融機構提供給消費者的貸款組合和服務項目的種類選擇不多,單一的盈利模式加大了流動性風險,使汽車金融市場難以得到有效的發展和開拓。其中主要原因是我國對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監管較為嚴格,對業務的開展和創新有很大的限制,貸款期限短、利率彈性小,進一步阻礙了汽車金融市場的高效發展。
其次,信用考評體系不完善。我國汽車金融企業經常忽略信用考評體系的建設,沒有對客戶提供的信息資料進行嚴格篩選,盲目開展信貸業務。信用體系的不完善使提供的信息不夠全面,客戶信用信息的更新也不夠及時,這些容易造成工作人員無法獲得消費者準確的信用情況和真實的收入水平。由于部分客戶并不具備足夠的資金償還能力,導致信用違約的產生,一方面商業銀行內部大量借款無法償還,另一方面汽車金融公司的壞賬增加,違約后的汽車折舊程度加大,加劇了企業風險,制約了汽車金融市場的發展。
再次,貸款要求嚴格,消費者接受程度低。我國汽車金融服務在市場上的認可程度不高。受傳統消費模式的影響,我國消費者大部分傾向于用現金一次性付清款項來購車,不愿接受信貸購車的方式。各種貸款渠道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弊端,消費者無法完全信任各金融機構。商業銀行要求消費者支付一定比例的首付并提供具有還款能力的證明,這就要求個人信譽要達到標準,貸款周期也不能很長,有時甚至需要房產做抵押,各方面的要求比較嚴格。同時,商業銀行的高利率也增添了消費者的負擔,通過汽車金融公司貸款需要收取10%左右的手續費,對消費者來說隱形中增加了信貸購車的費用。
復次,資金來源匱乏,資金成本高昂。根據國家規定,我國汽車金融公司必須通過股東原始資金、銀行借貸、同行拆借等渠道獲取資金,但很多汽車公司的股東存款不足以支持龐大的資金成本,無法合理經營資金鏈,他們就必須依靠銀行等金融機構,中間環節的繁多剝奪了企業的利潤,無形中增加了車貸的利率,價格的劣勢使大量優質客戶流向了商業銀行,被擠壓的市場份額寥寥無幾,使汽車金融行業發展舉步維艱,難以繼續開展和擴大業務規模。資金來源單一的主要原因是直接融資市場的管制不合理,國家許多政策明顯不支持非銀行金融機構直接融資,導致直接融資比例偏低。
最后,行業內競爭激烈。汽車金融行業有眾多參與者,除了汽車金融公司,還有傳統商業銀行、融資租賃公司、4S店經銷商、SP代理商、主機廠等金融機構。從2004年開始,諸多汽車金融公司如一汽豐田汽車金融等在我國成立,這些公司擁有多方合資、廣泛影響力和專業
核心技術,在市場中成功站穩腳跟,新成立的小公司無法與他們搶占市場份額。經歷數十年汽車金融公司同業的競爭后,其他金融機構紛紛崛起,商業銀行龐大且穩健的資金來源和系統化的機制使新崛起的汽車金融公司產生了危機。
二、汽車金融行業的發展建議
首先,完善汽車金融征信體系。信用是雙方合作的基石,征信是汽車金融產品交易的橋梁,健全的信用評價體系才能保證高質量的汽車金融服務。國家應構建全面的信用網絡,一方面可以推進第三方信用平臺的建設,作為征信體系的補充,另一方面中國人民銀行可以聯合各金融機構,組建資信檔案數據庫,并及時更新消費者個人信用信息和企業信用信息等相關數據,使企業和個人能夠實時在互聯網上查詢最新的信用信息,挖掘信用水平高的潛在客戶。
其次,優化風險和內控管理。各企業應關注信用風險的評估和檢測,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風控領域,利用金融科技構建風控模型。在開展信貸業務之前,合理預估消費者的履約能力和違約概率,把風險比較大的客戶拒之門外。業務開展之后,應持續關注用戶的信貸情況,監控其運營風險,一旦發現有風險,應及時采取合理方式終止業務,使信貸損失風險降到最低。
由于汽車金融行業存在較高道德風險概率,需要對業務流程、傭金管理、采購管理等事項進行有效規劃。
再次,培養消費者的信貸消費意識。良好的信貸消費意識能合理地幫助消費者規劃收入和支出。信貸機構應加強宣傳正確的消費觀念,普及汽車信貸消費知識,積極引導國民合理運用金融產品養成正確的信貸消費觀和信貸消費習慣。商業銀行和汽車金融公司可以在機構內部設立專門的汽車金融客服部門,為客戶講解汽車消費信貸知識,解答他們在這方面的疑惑,從專業的角度為消費者制定一對一服務,讓消費者感受到信貸消費的好處,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
復次,尋求多樣化融資渠道。資金成本是決定汽車金融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國家應放開對除了商業銀行之外的汽車金融機構的資金限制,允許通過增加資金渠道獲得更多的發展資金,尤其是讓汽車金融公司可以獲得多樣化資金來源,保證資金鏈的順利循環和企業的正常運營,促進我國汽車金融的高速發展。多樣化融資渠道可以滿足不同客戶的多方面需求,更好地實現范圍經濟,提高覆蓋率,實現多方面共同發展。
最后,加強人才培養和創新。我國汽車金融行業不夠發達的重要原因是汽車金融企業的管理存在問題,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人才的發展,優秀的人才才能帶來價值。企業應引進高質量人才,在技術、風控、資金等核心部門配置優秀團隊。企業不能一直停留在舊模式、舊業務上,應根據行業的發展,市場的更新,開拓創新交易方式、業務模式,深化汽車金融服務,改革汽車消費信貸的付款方式,發展汽車消費融資租賃服務,將信用卡等引入到汽車消費中,構建新的購車儲蓄協議,通過多元化產品引導行業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侯家明.“互聯網+”背景下汽車金融發展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12):62-64.
[2]劉泓羽.互聯網背景下我國汽車金融市場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8,(32):57-58.
[3]羅鈺.“互聯網+”背景下我國汽車金融的市場研究[J].中國商論,2019,(2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