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王初明教授的“續”論認為,語言是通過“續”學會的,高效率的學習是通過“續”實現的。針對“續”是否適用于小學英語教學、是否能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有促進效果等問題,筆者帶領團隊開展了相關嘗試,發現在英語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設計不同的“續”任務,增加課堂互動學習環節,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學習,顯著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續”論;繪本閱讀;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續”論是王初明教授提出的語言習得觀,包含兩個基本理念:1. 語言是通過“續”學會的;2.高效率的語言學習是通過“續”實現的(王初明,2016)。“續”的定義十分簡單,指說話者在語言交際使用中承接他人的表述,闡述自己的思想,前后關聯,推動交流。
續作的促學優勢有以下六點:1. 續作可激活幾乎所有促進語言學習的積極因素,包括最重要的學習者主觀能動性;2.語言輸入與語言輸出緊密結合,輸入為輸出提供支架和模仿的樣板,輸出因“續”而必須關注輸入;3.理解與產出有機結合,學習者能將他人的優質語言高效轉化為自己也會用的語言;4.以正確的語言輸入促學,弱化負面輸入(改錯)的作用;5.可操作性強,輸入端靜態操練的語言可實時應用于內容動態變化的續作;6.在豐富語境的伴隨下學用語言,促使語言與語境黏合,有助于學習者得體使用語言(王初明,2019)。
繪本是小學英語教師經常使用的閱讀教學補充材料。常規繪本閱讀教學的常見問題之一是教師更關注對語言形式的教學,導致學生能理解,但不會運用和表達。在繪本教學中注入“續”的元素,一方面能將繪本中不完整的語段補全,讓情境具體化,靜態的語言知識搭配動態的語言學習,實現知識和技能、理解和產出的結合,讓學生創造性地運用所學、創造內容,提升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另一方面,“續”有很好的反撥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拉平效應。例如,優等生與學困生在進行互動交流時,語言水平是不對稱的。如果兩者緊密結合促成互動,互動促成協同,協同促成拉平,那么后者的語言產出水平就會得以拉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也能隨之得到快速發展,這就是所謂的“反撥”。
據此理論,筆者在繪本故事教學中設計了各類含“續”任務,包括續說、續寫、續改、續演等,并在語言輸入后開展。下面筆者以《攀登英語》第四級The Little Frogs Beautiful Jump教學為例,驗證“續”任務的促學效果。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某校六年級學生,他們的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對繪本閱讀接觸不多,詞匯積累有限,寫作能力一般。但學生經過五年多的英語學習后,已經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有一定的學習興趣和表達欲望,也有一定的思考和判斷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繪本故事后嘗試表達觀點,提高辯證思維能力,為英語閱讀素養的提升打下基礎。
The Little Frogs Beautiful Jump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小青蛙Fred和他的家人在井底快樂地生活了許多年,直到有一天Fred聽探險家Eva說起了外面的世界,于是他排除萬難,跳出井底看到了外面美麗的世界。有別于學生熟悉的“坐井觀天”的故事,此繪本故事情節生動有趣,富有想象力,能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此外,故事雖簡單,但寓意深刻。Fred對夢想的追求和不畏險阻的品格能極大地鼓勵學生。由于故事內容本身對學生來說不難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和啟發學生觀察、思考、預測和想象,對故事內容進行續說和續寫,力求在提高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培養其思維品質。
1. 語言知識
能結合圖片和上下文,猜測crazy、amazing、fantastic、magic的詞義。
2. 語言技能
能在圖片和文字的輔助下理解故事大意;
能有感情地朗讀故事中的對話,體會每個角色的情感;
能續說故事內容,在小組內演讀故事,并在課后續寫故事結尾;
能嘗試運用所學語言討論故事情節,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行大膽想象和預測。
3. 情感態度
能對英語課堂的真實活動感興趣,自主參與各種活動;
通過合作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同時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 學習策略
學會小組合作,與他人互動、交流、分享;
學會從聽、讀活動中獲取所需信息;
能用自己的語言對故事情節進行猜測及歸納。
5. 文化意識
學習執著追求夢想的精神,培養不畏險阻的品質。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理解故事大意,根據圖片進行思考和預測;
第二,在讀故事的過程中辯證地思考問題,并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
第三,續說、續寫故事并進行表演。
Step 1 Warm up
Play a game: I can make a jump.
課前,教師準備一個魔術盒子,在里面放入一張海底世界的圖片,圖上印有magic、amazing、fantastic三個單詞,并將盒子放在教室較高處,設計跳摘魔術盒子的環節。
[教學片段]
T: Hi, children. Look, there is a magic box at the top of the door. But it is too high to get. Who can jump high and get the magic box for me?
S: I can. Let me try. (學生踴躍嘗試,最后一位男生順利摘取了盒子)
T: Wow, you jump so high. What a beautiful jump! Lets open the box. OK?
S: Sure. Lets have a look. (打開盒子) A beautiful picture!
T: Yes, I think so. What an amazing world! Its fantastic. (引出新單詞,強化學習)
[設計意圖]
該環節旨在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知新單詞,為接下來的繪本閱讀作鋪墊。
Step 2 Pre-reading
Look at the cover of the book (見圖1) and ask questions.
教師在讀前引導學生觀察封面、預測故事內容,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與經驗,推進對思維品質的培養。
[教學片段]
T: You jump high. Do you think frogs can jump very high?
S: I dont think frogs can jump very high. Its impossible.
T: I agree with you. But in this story, the little frog can jump high. Now please look at the cover. What can you see?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story? (教師用包含5W1H元素的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思考,見圖2)
[設計意圖]
本環節旨在通過讀前預測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閱讀興趣,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培養其思維品質。
Step 3 While-reading
Read and guess: picture walk.
活動1:教師指導學生圖片環游繪本第1頁至第5頁,介紹故事主角Fred及故事背景;
活動2:教師指導學生圖片環游第6頁至第13頁,讓學生閱讀繪本并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感受Fred對外面世界的向往(故事中,Fred看到井外飛翔的小鳥,晚上夢見所有的動物都長著一雙翅膀并在空中飛翔)。
[教學片段]
T: Fred looked up. What did he see? Did he know the bird? Why? Lets learn and act out.
教師提供對話開頭作為續說范例,讓學生發揮想象力,續說Fred和Eva接下來的交談內容(續說任務1)。下文畫線部分是教師補充的對話內容,旨在讓情境更真實、交流更自然。
Fred: Eva, Eva! Are you at home?
Eva: Yes! Yes! Im at home! What happened, Fred?
Fred: I saw something. It has wings. It can fly. What is that?
Eva: Thats a bird! Theres a magic world above and beyond!
Fred: Like what?
Eva: There are elephants. The elephant has big ears, a long nose, and sharp teeth.
Fred: Thats amazing!
學生在教師續說范例的引導下,思路更加開拓,話匣子更容易打開。以下是學生課堂續說節選:
Fred: (Thats amazing!) I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them. They must be funny.
Eva: Yes. Some can run fast. Some can swim well. Some can fly high. Everyone has his/her own gift...
然后,教師基于學生的討論,再次通過提問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
T: All the animals in Freds dream have wings. Why?(續說任務2)
S: Because Fred doesnt know other animals. He thinks all the animals have wings...


[設計意圖]
通過圖片環游及不斷提問,教師引導學生關注和分析故事內容,展開合理的聯想和想象,提升思維的深刻性和開放性。
活動3:教師再次指導學生圖片環游第1頁至第5頁,讓學生預測“What would happen next?”(續說任務3),引出Fred跳出井底看世界的想法。
活動4:教師追問“What would his parents say to him?”(續說任務4),引導學生思考“If you were Freds mum or dad, will you let him go to the world above? Why or Why not?”,隨后讓學生投票并展開簡單的辯論。
活動5:學生練習Fred與父母的對話,初步續編對話并表演(續說任務5)。以下對話的畫線部分由師生在續說過程中共同創編而成。
Father: Oh my! Dont listen to crazy Eva! Theres no magic world. Its only a small world. Theres no... You cant…
Mother: Forget about what she has said. You should stay in the well. Shes a liar. Its very dangerous there…
[設計意圖]
學生初步對故事進行續說,同時模仿并有邏輯地續編對話內容,提高口語和思辨能力。
活動6:教師引導學生圖片環游第14頁至第19頁,提問:“Look at Freds friends. What did they say?”,引導學生模仿故事中Fred朋友說的話,并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If you were his friend, what will you say to him?”。學生對Fred的行為進行鼓勵,續說并練習對話(續說任務6)。
S1: Go for it, Fred! Keep jumping! You can make it! ...
S2: No one can jump out! We are not birds! Hes crazy...
S3: Ha-ha! Look at him! Jumping all the time! What a fool! ...
S4: You are great, Fred! Youll make a beautiful jump! ...
[設計意圖]
教師引導學生嘗試續說,為讀后輸出作鋪墊。
活動7:教師引導學生圖片環游第20至第23頁,想想可以說什么話來鼓勵Fred,并想象他在看到外面的世界后會說什么(續說任務7);接著讓學生觀看視頻Fantastic World。
[設計意圖]
本環節旨在讓學生了解Fred在嘗試跳躍的過程中遇到的艱辛和困難,分析和想象Fred對外面世界的看法,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
Step 4 Post-reading
讀后,教師設計了一系列活動:
① 聽故事并小聲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② 小組分工續編并排練對話;
③ 演讀展示;
④ 思考并討論“What will happen when Fred goes to the world above? What will Fred bring back to the well?”(續說任務8)。
[設計意圖]
本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續”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讓他們對故事的內容進行想象和辯證的思考。
Step 5 Homework
教師在本課結束之前,布置了以下作業:
① 與家人或同學分享故事并續說故事細節;
② 請發揮想象力,繼續編寫勵志小青蛙Fred的故事(續寫任務9);
③ 閱讀更多的英語故事。
筆者基于“續”論進行的繪本閱讀教學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由于該繪本的對話中存在不完整的語段,因此教師設計了9項“續”任務,引導學生補全繪本內容,激發其表達欲望。
課堂上的續說任務有助于學生拓展思維,加強交流互動,實現語言的拉平效應。當學生在語言表達上出現困難時,教師引導學生模仿教師給定的句式,在此基礎上進行補全和拓展;課后的續寫任務也讓學生腦洞大開,讓他們不僅有話可說,還能創造性地模仿和使用語言,產出豐富且有想象力的續作內容。學生運用語言的動力明顯增強,語言學習的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通過教學實踐可以發現,“續”任務讓語言的理解與產出結合得格外緊密。學生基于豐富的語境理解語言,并能通過聯系上下文、觀察繪本中人物的面部表情等方式進一步強化理解。同時,“續”任務促使學生將語境知識與自己所學、所用的語言結構有效整合,為后續的語言運用奠定了基礎,體現了“學伴用隨”的原則。
總而言之,筆者通過課堂實踐發現“續”論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為有效在教學中應用“續”論,教師需要在仔細研讀《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礎上,結合學情,深挖教材,立足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多維度目標,并基于目標設計合理、有效的教學活動,確保語言輸入的科學性和輸出的邏輯性,也要注重教學評價。此外,教師也需要關注學科育人,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情感教育和價值觀滲透。
參考文獻
王初明. 2016. 以“續”促學[J]. 現代外語,(6): 784—793
王初明. 2017. 從“以寫促學”到“以續促學”[J]. 外語教學與研究, (4): 547—640
王初明. 2019. 運用續作應當注意什么[J].外語與外語教學, (3): 4—7
列海嫻,英語高級教師,廣州市天河區僑樂小學副校長,天河區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