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暉
隨著農村改革進入深水區,農業生產方式兩大矛盾凸顯:小農戶的生產方式與市場化、社會化生產要求的矛盾;土地的細碎化、分散化與實現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要求的矛盾。這兩大矛盾嚴重制約了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導致農業不強、農村不美、農民不富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須大力推進農業生產方式變革,全面構造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實現農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深度融合,為鄉村振興夯實根基。
為此,首先就要推進農業生產技術條件變革,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與之相匹配的科學技術支撐。其次,必須推進農業生產組織變革,構造現代農業經營方式。努力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新型農民,加快發展多種類型的家庭農場,培育發展合作社、龍頭企業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最后,還要強化制度性供給,催生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農業生產方式變革,緊要處在于農村產權制度是否完善。要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明晰產權歸屬,完善各項權能,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集體經濟運營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