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慧 鐘凌云
摘要:垃圾分類已經是當前比較重要的環境保護措施。從學前教育階段,強化幼兒垃圾分類意識,以此強化全民垃圾意識,對社會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學前教育階段,教師對幼兒進行垃圾分類教學,可以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關鍵詞:小班幼兒;垃圾分類;教育初探
一、引言
當前,社會環境問題已經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所謂的垃圾分類,指的是在按照相關的規定下,對垃圾問題進行分類、處理,通過搬運等行為,進行環境保護,減少環境對人類的危害,提高其利用價值。因此,如果幼兒教師在教學中能夠灌輸對幼兒一種意識,對幼兒來說,是非常有效的。
二、以情景教學視頻,為幼兒灌輸垃圾分類的意識與習慣
(一)對幼兒進行垃圾分類啟蒙
對幼兒來說,當前,關于垃圾分類的視頻非常多,幼兒可以在垃圾分類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觀看垃圾分類視頻,掌握垃圾分類知識,能夠通過系統的學習提升垃圾分類的認知,當幼兒的思維有了一個垃圾分類的概念,同時,結合視頻中的故事情節,幼兒自然會在行為上有所轉變,在生活中進行垃圾分類。
案例一,例如,幼兒都比較喜歡游戲和電子產品,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垃圾分類啟蒙教育的過程中,可以選擇垃圾分類相關的視頻,對幼兒進行播放,供幼兒觀看,當幼兒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學習知識,對幼兒來說,是非常開心的,也是很樂意去學習的,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就視頻教學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提問,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垃圾分類知識,就會在行為上有所轉變,呈現出良好的垃圾分類思維與意識,這種教學法對幼兒來說,效果非常明顯。比如,在提問環節,教師可以問幼兒不同垃圾的分類處理方法,不同垃圾對應的垃圾桶的顏色分別是什么,在基于此問題下,再對幼兒開展垃圾生活化教育,效果就會非常明顯,例如,當幼兒吃完零食,教師可以問垃圾袋應該扔到什么地方,除此以外,教師可以問吃完飯的廚余垃圾,應當如何處理等?通過垃圾分類的引導,讓幼兒的垃圾分類意識可以增強。
(二)強化小班的垃圾分類要求,豐富幼兒的垃圾分類經驗
對于幼兒而言,天性未定,有時候對于習慣都是順手而為,缺乏一定的方法,因此,在對幼兒進行垃圾分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能夠不斷地去重復垃圾分類概念,通過不斷的練習,對生活中不同的垃圾能夠準確分類,促進幼兒垃圾分類意識的增強,使得幼兒的垃圾分類思維得到強化。不僅如此,在垃圾分類方面,幼兒教師還應當將其整理成為順口溜或者兒歌,讓幼兒可以在口頭上進行練習加強記憶,同時,可以在生活中,也能夠加強記憶,提升自身的垃圾分類意識,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找到合適的機會,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對幼兒滲透垃圾分類意識與理念,促進幼兒的垃圾分類的思維進行轉化,從而可以呈現出良好的垃圾分類行為,這一點對幼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得幼兒的垃圾分類行為更突出,積極。
(三)在室外教學活動區域,組織幼兒建立垃圾分類習慣
幼兒的垃圾分類意識不僅僅需要從生活中進行加強,也需要在戶外環境中進行強化,很多小班幼兒可以做到在教師監管的前提下,可以精準的對垃圾分類,但是在戶外活動的過程中,缺乏一定的垃圾分類意識。甚至會對垃圾分類理念弱化,出現亂扔垃圾的行為,當前,如果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觀察自然環境中的垃圾,不僅可以對環境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也會對自己的認知水平有所提升。待初步的認識確定后,教師再鼓勵幼兒去撿垃圾,可以起到保護環境的意識與作用,讓幼兒不僅在室內,也能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一種垃圾分類認知。
(四)強化對循環垃圾的運用
生活中一些垃圾是可以重復使用的,幼兒在垃圾分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強化幼兒的垃圾分類意識,增強幼兒的垃圾分類認知,從而促進垃圾分類效果更突出,尤其是在對幼兒進行垃圾分類指導的過程中,教師不可忽視的就是對垃圾的分類理念進行強化,通過對廢棄物的利用,讓幼兒的垃圾分類思維與認知可以更出色。
例如,幼兒都比較喜歡吃堅果,此時,教師可以將幼兒吃完的堅果皮進行收集,可以帶來到美術課堂上進行手工制作,這種做法不僅會讓幼兒的行為意識加強,還會讓幼兒的垃圾分類理念更明確,可以強化對垃圾循環利用理念的加強,這對幼兒而言意義非凡,可以促進幼兒垃圾分類意識的加強。
(五)增設垃圾分類比賽項目
在對幼兒開展垃圾分類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增設相應的垃圾分類項目,比如說組織親子垃圾分類游戲、進行垃圾分類故事講解等,讓幼兒可以重視垃圾分類這件事。
總結:
垃圾分類是一個讓學生受益,讓社會受益的事情,教師在對幼兒進行垃圾分類教學時,不能忽略垃圾分類的正確性,也要強化垃圾分類的重要性,讓幼兒可以在理念上清楚地認識到垃圾分類的價值,也能夠在垃圾分類的過程中,堅持正確的垃圾分類原則,通過良好的垃圾分類意識強化,實現高質量的垃圾分類教學。
參考文獻:
[1]陳麗君.以實踐理念為先的幼兒垃圾分類養成教育[J].新一代:理論版,2020:256-256.
[2]陸曉云.幼兒園中班垃圾分類初探[J].新一代:理論版,2020:23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