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常君
摘 ?要:數字化測繪技術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測量手段,廣泛應用于工程測量中,為工程的實施帶來極大的方便。基于此,文章從貫通測量、地表沉降檢測、數字圖像處理等方面對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從而提高工程的實施效率,使工程項目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
關鍵詞:水利水電;數字化測繪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TV512 ?文獻標識碼:A
1數字化測繪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當中的重要性
數據測量是水利水電工程的重點內容,前期的測量效果會對后期施工的有效性有一定的影響,數字化測量能夠保障施工設計工作的順利開展,還能夠最大化的減少外界環境給測量過程當中帶來的影響。數字化技術能夠給水利水電的運行安全和質量起到保障,數字化測量技術通過使用電子測量儀表、ERP系統和全站儀等設備對工程對象進行數據收集。數字化技術不僅僅表現在數字顯示和處理方面,它還通過GPS、GIS等技術進行高準度的測量,使區域數據能夠進行有效利用。數字化測繪技術具有高精度、便捷、速度等特點,在存儲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在測量的過程當中,全站儀設備能夠進行自動化測量,軟件可以進行相關要求的設定,自動進行更新維護,軟件的發展能夠與水利水電工程的實際需求進行結合,從而提升數字化測繪技術的應用質量。與傳統的人工數據采集相比,數字化采集能夠最大化的縮短測量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利用計算機進行存儲能夠隨時隨地的進行調取,對因紙質保存而造成的損失進行有效的防控。
2 數字化測繪技術的優勢
首先,應用數字化測繪技術進行建筑工程測量,可以保證工程項目測量的準確性和實際工作效率,同時將測繪得來的數據信息存儲到相應的系統中,方便相關人員隨時查看建筑工程測量數據,有針對性地調整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更好地彰顯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建筑工程測量中的作用效果。其次,應用數字化測繪技術進行建筑工程測量,可以保證各部門工作人員在完全自動的條件下開展建筑工程測量,這就可以避免建筑工程測量受到外在因素干擾,保證建筑工程測量的自動化效果,確保建筑工程建設部門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取準確測量信息,以此實現建筑工程建設良性開展的目標。最后,將數字化測繪技術應用到建筑工程測量時,還能確定建筑工程測量對象的平面位置,并對測量對象平面位置的表現形式和相關要求進行綜合分析,然后利用各項分析結果確定建筑工程測量對象平面位置的優化調整方案,避免因建筑對象平面位置不合理而影響建筑工程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3 數字化測繪技術在水利水電實際施工中的應用
3.1GIS技術
GIS(地理信息技術)有效的結合了測繪遙感、空間科學以及環境科學、計算機等多重技術為一體的測繪新技術,此技術不僅可以有效的實現對地理數據的采集和儲存,而且還可以系統化的對數據進行處理,從而輔助相關人員完成工程決策或預報警。地理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在測繪工程中,主要是依托于其可以通過構建數據中心以及圖形顯示輸出中心,從而根據實際需求對內部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從而提升測量效率和精確度,可以加大的縮短工期。及時如此,此技術在發展使用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譬如,三維立體模型的可視化問題。雖然部分GIS具備了相關三維呈現功能,但是仍主要才贏DEM方法對數據進行處理,導致其不能對人工以及地下三維進行有效的展示。所以,在使用此技術時,需要特別注意此類情況,如需要對人工現象等進行三維展示可適當采用其他方式進行補救。
3.2數字化地形處理
數字化測繪技術具有強大的地形處理功能,可以有效地通過數字化信息,完成工程地形的繪制,為工程的實施提供重要的保障。數字化地形處理需要通過RTK設備和全站儀來實現,RTK設備可以實時動態地對場地進行測量,平面測量精度可以達到1cm~2cm,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全站儀是一種光電測量設備,采用三角測量的方法確定兩點之間的距離,最大測繪距離可以達到15km,測繪精度通常為±(5mm+2ppm)。例如:RTK設備和全站儀相結合可以準確地對地形進行數字化處理,RTK設備主要負責對地形信息的采集,將數據信息進行收錄和整理,為數字化地圖的生成做好準備工作。全站儀可以對RTK設備收集到的地形數據進行驗證,從而降低測量誤差對數據結果的影響,以確保最終生成的數字化地形圖更加地準確、可靠。
3.3數字化圖像技術
在數字化立體攝影測繪完成之后,要進一步完善測繪的準確性,需要使用空三自動恢復技術對模型進行測繪,在測圖的過程當中,為了以防信息遺漏,需要以地標和地層兩個要素為標準按照編碼進行數據確定,《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和編號》GB/TL3989-92中對此有相關的要求。工作人員可以使用CASA軟件進行編輯,將采集到的數據進行AutoCAD轉換,格式為dwg,對線寬和線型進行合適的處理,為了能夠直觀的分析出地形的變化,使用線色進行標記,在編輯的過程當中要注意細節方面的問題,例如,地標與地標之間的參考關系、地界的位置、等高線的閉合等。編輯完成之后進行復查,對圖像和原有數據的吻合度進行保證,利用CAD軟件相關的功能對封閉區域進行復查。使用相關的三維軟件生成DLG三維數據,格式為DXF,對三維圖像進行標記之后轉換成DEM,使用分幅裁剪工具對其進行進一步的處理,最后生產完整的圖幅。在空三圖像處理完成之后,利用DOM制作軟件進行導入,根據圖像內部的元素進行分析和糾正,從而得到正影像,將其處理為正影像圖形成DOM。
3.4貫通測量
道貫穿施工時,需要在隧道的兩側進行挖掘,當貫通距離達到50m時,需要使用數字化測繪技術對隧道的貫通數據進行測量,以此來保障隧道的貫穿過程能夠順利進行。例如:為了提高隧道貫穿的精準度,需要對隧道的控制點進行測量,從而保障隧道能夠順利對接。控制點的測量通常采用三維坐標的形式進行標注,這是因為隧道的貫通是一個立體施工過程,通過三維坐標可以更好地對施工特性進行描述,使隧道的貫穿過程更加地精準。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字化技術應用于水利輸電實際施工程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重要,它能夠提高工作效率,縮短工程周期,給組織創造一定的利潤,符合可持續化發展理念。在測繪數據收集的過程當中,GPS、GIS、圖像處理軟件是測繪數據有效性的基礎,它能夠快速的收集和分析DLG、DOM等數據信息,使區域環境更加的直觀。
參考文獻:
[1]張紅利.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探析[J].建筑技術開發,2020,47(01):121-122.
[2]張文博,張源.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20,17(0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