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翃旻
摘要:在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課程中融入對思政講解需要教師對此研究出具體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幫助高校學生在學習音樂的同時收到對個人的思政素養的教育,讓他們在不斷學習音樂中得到思想政治方面上的教育和進步,讓音樂素養和個人素養得到同步發展。遵守新課標要求在思政角度下開展專業教學課堂,促進學生專業能力和身心全面發展。本文將研究在思政視域下開展音樂專業教育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思政視域;高校音樂;教育策略
引言:
在音樂教育專業利用到音樂藝術相關的專業知識課程中有關的思政元素去對學生的思政能力進行教育。在音樂教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政元素的教育能夠在教育發展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專業能力,同時樹立起學生的正確科學發展觀,讓學生有一定的榮辱觀和價值觀。讓音樂教學達到教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塑造學生人格的雙重教學效果。在思政視域下開展對音樂專業的教學一定的程度上還能夠彌補音樂教育上的失誤。
一、發現音樂中的思政元素,對教學合理融合
發現音樂中的思政元素再開展對學生的思政教學,能夠讓教學安排更合理的在課程教學中。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專業能力要求特別高,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多個層次的培養。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仍要以培養學生音樂專業知識技能為主,然后教師再針對具有思政特色的音樂對學生進行思政的融合教育。教師在選擇教育過程中的內容時一定要能夠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特征,要在音樂中為學生們宣揚社會正能量,激發學生的愛國心理。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歌曲寫作》這堂課時,就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思政價值的音樂作品在課堂上作為教學案例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可以選擇《我和我的祖國》這一類的愛國革命歌曲對學生的課堂進行歌唱和訓練,引導學生從經典的革命歌曲中發現作品的詞,曲,旋律等中包含的思政元素。讓學生把握了音樂作品背后的專業能力,發現音樂專業知識素養的形成對作品情感的表達有著相互關聯。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解讀,讓學生深刻的明白宣揚革命精神的作品中蘊含的思政。在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政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在理解了這些具有價值的音樂作品背后所包含的思政教學內涵同時學會如何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二、開展具有思政特點的音樂實踐活動
學生在學習完音樂課程以后,最重要的是對音樂內容的實踐。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完專業知識以后,為學生們舉辦一個具有思政特點的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在這個活動中發揮自己主觀能動性,融入學生在音樂方面的見解以及對思政的理解,讓學生在這個活動中充分的發揮出學生的個性特點。教師通過為學生們搭建一個實踐式互動學習的平臺,讓學生們在這個活動中相互組成小組然后進行創造、演唱和評比。讓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不斷提升個人能力,同時學習到更多的音樂技能知識并且完善音樂素養以及思政素養。
例如:在開展音樂實踐活動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向學生們確立此次活動的主題“以思政或革命情懷為基調創設音樂”。然后教師將這次的活動主題告訴學生,讓學生進行創作和表演。教師對于學生在音樂表現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可以讓學生用鋼琴、小提琴、二胡等各種樂器來進行音樂創作。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們進行指導,在這個過程中,要激發出學生的愛國熱情,要讓思政教育成為舉辦此次活動的主要目的。教室舉辦的音樂實踐活動,要能夠在學生進行音樂創作的過程中親身感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讓思政精神成為高校學生的導向。
三、發展具有思政素養的教師,讓思政教學意識加強
想讓學生在受到專業教育的同時發展出思政素養,那么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師就必須要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同時在思政教育方面的能力也要足夠強硬。這就需要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師要不斷的學習新的教學方法提升去作為專業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同時將專業能力與思政角度相結合讓教學更適應于發展。在高校的音樂專業教師他們的專業素養一定夠強,但是在思政教育方面的能力或許會大打折扣。因此,發展具有思政素養的專業教師,能夠保障在教學過程中將思政意識融入到教學中。
例如:教師為了加強個人的思政素養,就需要在課外的時間,對思政知識進行系統的學習。通過學習以后將專業知識和思政知識進行密切的聯合,同時教師必須要首先兩者有很深的理解,能夠把握他們之間的關系,才能夠保障將兩者知識互相融合時輕松完成。教師有了足夠長的能力,就可以帶領著學生去進行思政視域下的音樂專業知識學習。再讓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教師與課程思政相結合,帶領著學生們學習紅色音樂并且領悟音樂的特征。在紅色音樂的氣氛中,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好專業的這是能力還能夠受到思政教育的影響。讓紅色歌曲的傳唱將歷史使命傳遞給學生,將思政價值融入到學生的信念中。
四、建立起有效的思政與音樂融合的評價體系
音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思政教學和音樂教學融合的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的音樂能力進行評價,也要對學生思政能力進行評價。教師就需要為此建立起音樂與四周相融合的評價體系,確保在評價過程中能夠發現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通過評價體系檢驗思政視域下對高校音樂專業教學帶來的改變。教師對學生的考核以及評價方式,可以是從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情況以及對音樂活動參加等方面來對學生進行評價。開展有效的評價體系要引起學生在思想上足夠的重視課堂學習,然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將思政課程融入到對高校音樂專業的學生教育過程中,需要高校中音樂教學的教師不斷的充實自身,以達到在課堂中提升學生思政素養以及專業能力的發展。希望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對高校音樂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著眼于思政育人的重要性讓音樂教學變得更有意義,更適合于現實發展。讓思政視域下的音樂教育專業成為提升學生思想政治覺悟的手段,讓教學的發展和學生的發展可以同步。
參考文獻:
[1]李冰. 課程思政背景下的高校音樂鑒賞教學分析[J]. 北方音樂,2020,No.404(20):124-126.
[2]王續添. 音樂與政治:音樂中的民族主義——以抗戰歌曲為中心的考察[J]. 抗日戰爭研究,2008,No.69(03):11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