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影 戚化怡 張廷潤 馬麗
摘要: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人們對自身內心精神世界的感受越來越注重,對培養藝術情操的追求也越來越迫切,許多家長殷切地希望孩子能夠全面發展。近年來,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催生了藝術類教育行業的快速發展,不僅讓校外藝術教育行業步入了快速發展階段,也讓這個行業進入瓶頸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相繼就會面臨一些問題。
本文主要針對貴州省藝術類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對各個培訓機構和琴行進行走訪,總結出貴州省藝術類校外培訓機構呈現出的優點和缺點,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通過對貴州省藝術現狀研究,發現存在市場混亂,辦學不規范、虛假宣傳、師資水平薄弱等諸多問題,本文針對現狀研究存在問題作為切入點,提出對貴州省藝術類校外培訓機構如何改善現狀等幾條建議,一是如何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二是規范教學管理模式;三是提高行業入職門檻。
關鍵詞:貴州省;藝術類校外培訓;現狀研究
一、現狀研究
1.素質教育背景下促使音樂教育蓬勃發展
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人們由對物質生活的期待轉為對精神生活的期待的轉變,更加注重自身內心精神世界的感受,使人們的精神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家長也開始致力于對孩子藝術細胞的培養。近年來,由于國家政策的支持,三胎政策的開放,加之新生代家長教育觀念的轉變,國家一直著力于對學生藝術素質能力提升的推動工作。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明確表示把中小學生各類藝術課程納入學業要求,并且教育部也明確表示將把音樂納入中考。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及個性發展,促進學生形成藝術愛好,增強藝術素養,全面提升學生在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和創造美方面的能力。政策層面的引導推動了藝術教育“剛需化”的進程,也給貴州省校外藝術教育機構提供了發展的契機。
2.音樂教育市場需求呈上升趨勢
在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背景下,年輕一代的家長文化素質普遍提高,思想觀念比較超前,對青少年兒童的關注度也從只鉆研文化到文化藝術一起抓的思想觀念的轉變,家長教育觀念的轉變,提高了藝術教育市場的需求。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不少學科類培訓機構開始向素質類和藝體類培訓機構轉型,貴州省校外藝術類培訓機構開始大量涌現,音樂教育市場需求開始呈不斷上升趨勢發展。“雙減”政策的提出一方面讓孩子在學業上能夠減輕壓力,減少負擔,另一方面也讓藝術類培訓機構有了新的發展生機。
3.教學模式由單一變為多元
隨著市場需求的增多,藝術培訓行業的迅猛發展,行業競爭對手的增多讓各個培訓機構紛紛發生“內卷”,更多的是去提高培訓機構的教學質量,從數量到質量的轉變使校外音樂教育越來越專業化,教學模式也由原來的單一變為多元,藝術課程的設置更加豐富多彩。音樂教育會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的需求發生改變,培訓機構的教學模式也會隨之發生改變。
目前貴州省多家琴行增設了不同音樂形式的“集體課”教學模式,增加更多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的學習空間更加富有彈性,也讓學生能更直觀的感受藝術、通過藝術表達自己的情感。外化實踐需求的不斷增長一方面體現了人們希望通過自我表現獲得更多人的肯定的心理活動,另一方面更體現了人們對自我實踐能力提高的要求。同一時期不同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培訓機構呈現出多元化發展,不同時期在社會諸多因素的影響下主流教育觀念發生變化,促成教育形式的不斷變化,自然而然教學模式也越來越豐富。
二、存在問題
1.功利主義下培訓機構趨于商業化
管理者是整個培訓機構的掌舵者,管理者的教育理念直接影響著培訓機構的發展方向。但就目前貴陽市而言,很多管理者都具有雙重身份,校外培訓機構很多都只是他們的副業,事業重心并沒有放在培訓機構和教育學生上,大多都是重利益輕教育,管理者重視的是機構帶來的經濟利益,所以在開展教育活動時首先考慮的是經濟效益問題,而并非教學質量的好壞。大多數管理者只是根據市場需求來滿足部分家長的教育需求,沒有考慮到培訓機構在長久發展上的規劃,功利主義的驅使讓培訓機構越來越商業化,只滿足當下的需要,根本不顧及今后的發展。
2.教學管理模式無統一標準
隨著三胎政策的開放,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越來越高,父母對孩子的投資也更加急切,應運而生的就是龐大的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隊伍,近幾年的校外培訓機構數量急劇增加也引發市場經濟的混亂。走在貴陽市的街頭巷尾各種教育培訓機構的廣告隨處可見,但如火如荼的教育培訓機構的背后管理模式其實并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么光鮮亮麗。暑假期間我曾到各類琴行走訪,我了解到校外培訓機構存在諸多問題,如“非法辦學、虛假宣傳、收費混亂、從業人員素養不高”等等…政府部門沒有制定相關的監管措施,從而提高了惡性競爭的頻率。管理者沒有經營許可證,教師沒有從業資格證,大多數琴行收費無統一標準,課時與課時費由管理者自己擬定,既增加了家長的經濟負擔,也不利于整個行業健康發展。
3.教學質量及師資水平不完善
培訓機構的教學質量是決定著機構發展的重要方面。經過調查發現,貴州省各個藝術類培訓機構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師資水平不夠完善,很多小型培訓機構設施不夠完備,學生不能親身體會感受,而且校外培訓機構相比學校的教育模式比較自由,教師隊伍流動性強,多為兼職老師,具有許多的不穩定性。高質量的教育需要高質量的教師隊伍,許多教師無證上崗,把大學生包裝成經驗豐富的教師,對學生和家長進行虛假宣傳等等…都是導致教學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三、解決措施
1.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應意識到培養學生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是教師的首要責任,加強自身的教學能力,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把學生放在首位,做學生正確的引導者,給予學生正確并有效的指導,轉變音樂教育的功利性觀念。想要經營好一個培訓機構,擁有一顆熱愛教育事業的心很重要,把培養好學生作為第一要務,對學生負責,不以利益作為唯一的關注點。
其次,注重對學生的審美價值以及情感態度的培養,通過正確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不僅讓學生只了解到藝術作品的粗淺層面,還要讓學生了解到藝術作品的創作背景以及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提升學生音樂審美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最后,經營者還應該具備專業的管理知識和管理經驗。
2.規范教學管理模式
行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的管理體制,需要多方位配合出臺有力的監管措施并且嚴格執行,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的督導工作,定期評估,以多種形式促進校外教育行業的健康發展。
由于一些教師自身能力水平不足以及教學經驗匱乏,而且多數校外培訓機構老師學習的機會較少,所以很多老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對學生缺少系統性的教學和指導,從而導致教學質量不高。各位教師在入職前要進行崗前培訓,對在職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對學生進行系統化的教學,并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學計劃。
3.提高行業入職門檻
針對師資水平層次不齊的情況,各類校外培訓機構制定嚴格有效的教師招聘標準并且嚴格執行。從專業能力、是否擁有從業資格證等各方面進行嚴格考核,提高校外音樂教育行業的入職門檻,定期舉辦教學交流研討活動,使教師能夠不斷的獲得先進教學理念,從而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以及教學技能。同時,教師也必須完善自身的專業能力,終身學習是每個個體發展的需要,它貫穿人的一生,人民教師更應不斷提升自我以及反思自我,積極對教學工作和學生學習成果的反饋進行思考。
針對教師流動性強,入職前必須簽訂勞動合同,能有效保障雙方的權益,還要提高教師薪資,完善福利保障機制,有效提高教師的積極性與歸屬感。
最后要制定一套科學的教學評價標準,讓學生對老師的教學進行評分,在這個基礎上對教師的薪資進行一定的調整,有利于提高教師對學生以及課堂的積極性,保持認真負責,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
結論:
校外培訓機構滿足當代社會市場需求,有一定的審美和教育基礎,是培養中小學生審美和提升價值感的場所。校外培訓機構不僅能滿足學生求知的欲望,也能滿足經營者和教師的利益所求。校外音樂教育行業的發展不在一朝一夕,在于每個教育從業者的辛勤勞動,更離不開國家、政府、各個部門的鼎力支持,營造一個健康、快樂的環境,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遨游的同時也能獲得快樂。
總之,經營者要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把教育學生作為第一要務,不以經濟利益作為唯一關注點,提升自我,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善于反思自我,總結教學經驗,在可實現的范圍內不斷摸索,力求最大程度把藝術類校外培訓機構這個行業的蛋糕做大。
參考文獻:
[1]相似度:0.6%篇名:《小學音樂創造性教學策略》來源:學術期刊《學周刊》2019年33期
[2]相似度: 0.6%篇名:《塔城市中小學生校外藝術培訓現狀研究》
課題:貴州2021年創業訓練項目,指韻青少年藝術中心,(S20211422308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