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曉樂
摘要:黨團教育作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高校教育工作開展和大學生成長成才有著重要意義,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需要面對新的挑戰和機遇。本文從高校立德樹人角度,針對高校學生黨團工作建設從組織建設、培訓發展、創新動力、激勵機制四方面提出踐行路徑,有助于領會青年黨團工作的戰略價值和精神實質,對高校黨團工作開展提供參考和借鑒,助力青年大學生成長成才。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校教育;黨團工作
一、高校黨團工作重要意義
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 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 國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可見青年教育事業對國家發展、民族威望有著重要意義。高等學校作為培養青年成長成才的主要陣地,肩負著培養合格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任,所以高等學校黨團教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則是培養合格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為落腳點。
中國近現代史告訴我們,青年不僅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有力推動者,也是國民經濟和社會建設的生產力和突擊隊。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建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刻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作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部署。建設現代經濟體制、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繁榮、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建設美的麗中國、推進國防現代化和國防現代化的總體規劃和計劃。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既偉大又艱巨,需要全國團結,需要青年一代的中堅力量,更需要重視對青年教育事業的關注。
二、高校黨團建設現狀分析
在當前社會快速發展背景下,互聯網已成為大學生日常使用頻率最高的媒介之一,然而高校黨團工作在互聯網陣地仍存有部分缺失,造成了工作形式單一、內容不夠豐富以及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交流不足的問題。此外,合理的組織架構是開展工作的基本前提,在開展高等學校的黨團教育時,是否建立健全完善的組織架構并且通過完善的架構開展日常工作也是高校黨團工作值得關注的一點。
三、高校黨團工作踐行路徑
(一)加強黨團組織建設
以學生黨支部、團支部為單位扎實組織架構建設,發揮黨員教師的作用,讓教師黨員深入到學生黨團組織工作中,帶領學生黨員、團員開展各項黨建團建工作,對學生的黨團管理教育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
(二)重視培訓發展
重視大學生黨員的培訓、發展工作,切實加強大學生入黨前后的教育與培養工作,做好團課、黨課培訓。在培養過程中,重視學生全面發展、樹立大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予以更多的關注和重視,增強大學生黨員的思想覺悟,提高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使其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三)豐富組織活力
增強大學生基層黨組織的活力,創新大學生黨員團員的教育內容與方式。
針對當代大學生是充滿活力、勇于接觸新鮮事物的特質,拓寬黨團工作的理念和思路,改進黨團工作的內容和方式。將大學生黨團工作與大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相結合,通過互聯網的媒介搭起黨團工作與學生之間的橋梁,不斷提高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實效性。通過開展紅色觀影、紅色故事分享、知識答題競賽等豐富的黨團活動調動大學生的組織活力。
(四)制定激勵機制
高校大學生的黨團工作也應當注重制定合理的激勵機制,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部分,因為其建設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所以在思想上要予以高度重視。同時也需要重視制定合理的激勵機制,通過與獎懲結合的制度,如此以來,不但能對大學生黨員團員的行為起到監督的作用,也可以調動大學生黨員的積極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黨團建設對培育合格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有著重要意義,通過黨團班級建設可以樹立青年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可以樹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幫助大學生面對復雜變化環境時仍能辨別是非、站穩立場。因此, 為了更好的開展大學生黨團工作,針對當前大學生黨團工作現狀分析,對高校黨團班級踐行路徑提出幾點實質性建議,為更好開展高等學校黨團建設提供借鑒和參考,有助于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楊建春.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在創新[J]. 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 2002年(2):58-60.
[2]歐萬彬.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邏輯理路[J]. 觀察與思考, 2018(1):99-105.
[3]張春紅, 尹繼軍.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 南方論刊, 2017(12):108-109.
[4]陳凱光. 試析新形勢下高校紀檢監察工作特點及對策[C]. //決策論壇——科學決策的理論與方法學術研討會, 中國武漢決策信息研究開發中心,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2015.
[5]唐鄭勇. 關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應具備素質的實踐和思考[J]. 海峽科學, 2016(10):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