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
摘要:在雙減下,廣大高中歷史教師需要站在改革的潮頭,利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開展歷史教學,以此可以彌補傳統歷史教學模式的不足,優化歷史課堂教學結構,讓歷史教學產生一種難以抵抗的吸引力,從而能夠讓學生對歷史學習感興趣,主動對歷史知識進行探究與學習,不斷促進學生歷史綜合水平的提升,十分有利于有效教學目標的達成。本文立足于高中歷史教學角度,分析了雙減背景下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雙減;高中歷史;課堂教學
引言:
在雙減的實施過程中,實現對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已經成為各個學科的主要教學目標,其中,高中歷史學科的需求更為強烈。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越發重要,因此,對于雙減背景下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策略研究有著鮮明現實意義。
一、創新課前導入
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環節中,教師想要實現對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就必須先做好對學生的認知啟發,讓他們能夠以更好的狀態去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為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做好鋪墊,針對這一教學需求,做好課前導入環節的創新成為教師的首要任務。
例如,在進行“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一課的教學導入時,我在綜合分析學生認知興趣的基礎上,選擇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了電視劇《三國演義》當中“三顧茅廬”的片段。因為學生之前大多讀過《三國演義》,所以對于該情節比較了解,這讓他們對視頻片段產生了一定的觀看熱情。在完成觀看后,我讓學生針對該情節進行討論,讓他們說一說視頻片段與書中寫的內容有什么不同,帶給自己的感官體驗有哪些不同。因為學生在讀書時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觀情感體驗,所以當他們看到視頻時,會表現出不同的情感認知,所以為他們提供一個情感表達的機會,讓學生可以通過相互交流來闡述自己的觀點,既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還能夠讓教師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能夠將學生的信息反饋給教師,以便教師調整之后的課堂教學工作,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由此進入理想狀態之中。
除此之外,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日臻成熟,歷史題材的影視資源成為了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課程資源之一,它可以增強歷史教學的趣味性和靈動性,從而能夠引發學生的探索期待,讓學生將自己的精力都投入歷史教學課堂當中,不斷促進學生學習成效的提升。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入影視資源,以此可以讓歷史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從而能夠讓學生深刻感受到歷史教學的魅力,不斷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自覺性。
二、聯系學生生活
在新時期的教育背景之下,聯系學生生活進行高中歷史教學得到了廣大教育實踐者的關注,它可以將學生從教材和課堂當中解放出來,讓學生有更加廣闊的學習天地,從而能夠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不斷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教師要積極聯系學生生活開展歷史教學,以此可以喚起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進行有效的歷史學習,從而不斷促進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穩定提升。
例如,以《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進步》為例,在進行教學之時,我先為學生展示了古代、現代交通以及通訊的圖片,以此對學生的視覺形成了強烈的沖擊,使學生對近現代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然后,我讓學生聯系生活,說了說現代交通工具以及通訊工具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如利用網絡可以查閱更多的資料;利用手機可以隨時與他人進行交流;飛機、火車等可以方便人們的出行等等,以此比較自然地為學生引出了本節課的主題,不斷提高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接著,我讓學生探究了以下問題:1.中國古代、近代、現代交通工具有哪些變化呢?2.近代交通工具的變化有什么特點呢?并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以及自身實際,回答上述問題。在與學生互動之后,我對學生進行了小結,以此使學生牢牢掌握了“交通工具的進步”的有關知識。之后,我讓學生概述了通訊工具的變遷,并引導學生利用表格總結了電報和電話這兩種通訊方式的發展脈絡,以此使學生對通訊工具的變遷概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有條理地學習了教材當中的知識,取得了良好的教學實效。最后,我為學生出示了本節課內容的思維導圖,以此對學生進行了知識的總結,并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了訓練,提高了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這樣,教師通過聯系學生生活開展歷史教學,促進了生活化高中歷史教學課堂的構建,深化了高中歷史教學改革的進程。
三、布置探究作業
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歷史素養是評價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標準,為此,教師可以通過布置實踐探究作業的方式對學生的歷史素養予以了解,并進一步完成對他們的培養。例如,在完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特點》的學習之后,我就讓學生通過抽簽的方式來隨機分組,在分組過程中,他們的實踐作業內容也會予以確定。如 A 組進行絲綢、刺繡文化的探究,B組進行文字、語言文化的探究,C 組進行音樂、器樂文化的探究等。每個小組學生有一周時間進行本小組作業內容的搜集和整理,之后,我會專門選擇一節課的時間,讓各小組學生進行本小組的作業成果的展示和講解,讓他們化身歷史文化推廣者,進行歷史文化的探究和傳承。在該作業模式中,學生不僅進一步了解了傳統文化的歷史和內容,同時還獲得了歷史知識探究和學習能力的進步,這對于學生的歷史素養構建和學習能力提升帶來了重要幫助,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由此得以提升。
結論:
總之,課堂教學有效性作為評價教師教育水平的方法,將其納入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當中,可以在進一步指導和約束教師教學行為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滿足他們對歷史知識的探究欲望,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質量會因此獲得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琳.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21(06):125-126.
[2]鄭紅梅.歷史核心素養在評價中的重要性及其培養[J].智力,2021(06):35-36.
[3]吳路路,劉向陽.新課改下歷史紀錄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1,41(02):189-190.
[4]楊光福.淺談高中歷史活動課的組織與實踐——“新課改下中學歷史學習的思考”之二[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1(0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