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矛
摘要:中高職銜接是推動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系統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別是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關鍵。實現“三二分段”中高職的有效銜接,高職院校應在政府的統籌管理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建立高職引領下的中高職的協調發展,不斷拓寬內涵式銜接的路徑,一體化設計中高職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創新招考制度,形成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人才選拔機制,逐步探索“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教學管理和運行模式,真正做到“無縫”對接。
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2019年11月,陜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陜西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將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商洛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商洛市唯一一所市屬高職院校,積極適應推進中高職銜接基本制度建立要求,在中高職一體化建設中,主動作為、先行先試,開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商洛職業教育現狀
截至目前,全市有公辦職業院校9所,其中高等職業院校1所(商洛職業技術學院)、中等職業學校7所(縣區職教中心)、技工學校1所(商洛技校)。
高職院校(商洛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于2005年,在原商洛師范和商洛衛校的基礎上合并組建,占地577畝(含市體育中心面積),有教職工621人(含附屬醫院職工256人),碩士研究生82人,副高級以上職稱108人,“雙師型”教師255人,在籍學生10741人,開設25個三年制高職專業、9個五年一貫制專業、 10個三二分段制專業,有4個二級學院(醫學院、護理學院、師范教育學院、機電工程學院)、7個省級重點專業,臨床醫學、護理、學前教育是省級一流培育專業,是省級“文明校園”、省級“平安校園”、中央財政支持建設項目學校、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試點項目學校、陜西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學校。
中等職業學校中,有國家級示范校兩所(鎮安縣職教中心,洛南縣職教中心)、陜西省高水平中職示范校3所(鎮安縣職教中心、山陽縣職教中心,洛南縣職教中心)、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1所(柞水縣職業中專)。現有教職工1056名,其中專職教師845人,“雙師型”教師298名,占專職教師的35.27%,在校生12178人,開設有8個專業類群共計27個專業,擁有國家骨干專業3個,省級重點(精品)專業12個。
經過“十三五”期間的發展,商洛職業教育在辦學規模、師資力量、教育教學、內涵質量等方面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和增強,為商洛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培訓了一定數量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職業教育的社會效益得到了一定發揮,也為下一步改革創新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十三五”期間,我市未成立“商洛市職業教育集團”,中高職之間銜接不緊密,缺乏溝通合作平臺,各中職校專業缺乏總體布局,辦學規模偏小,“雙師型”教師缺乏,內涵建設不足,教科研水平偏弱,辦學特色不明顯等等,難以適應新時代職業教育大發展的要求,為了實現商洛職業教育追趕超越,迫切需要中高職之間、中職校之間“抱團取暖”,大力開展三二分段制一體化辦學。
二、主要做法
一是思想重視、組織有力。學院成立了中高職一體化辦學領導小組,全面領導和推進一體化辦學工作。在機構職數極其緊張的情況下,征得市委主要領導同意,設立了對外合作辦公室,具體負責中高職一體化辦學工作,有效解決了各中職校與我院相關部門業務對接不暢的問題,并聘任從事中職教育12年、正高級職稱、在商洛市各中職校享有較高威望的原商南縣職教中心主任擔任辦公室主任,配備3名專職人員,具體負責我院與各中職校的協調、指導、聯絡等工作,為中高職銜接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同時,學院還將中高職銜接課題研究做為院級重點課題立項,希望為全省的中高職銜接提供商洛方案。
二是深入調研、共謀發展。為了有效落實中高職銜接,學院先后多次深入市內每一所中職校開展調研,各縣區分管教育副縣長、教育局長均到場參加座談會,聽取大家對中高職一體化辦學的意見建議,共商發展大計,解決面臨問題。針對中高職專業銜接不暢的問題,按照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要求和市場需求,統籌現有中職專業向高職對口專業集中,同時根據高職專業開設情況,各中職校逐年調整或新增對應專業;針對各中職校學位緊張問題,采取統籌招生的辦法,引導初中畢業生通過選擇普通中職、三二連讀、五年一貫制多種方式中的一種就讀,并對“3+2”學生實施“2+3”培養,以緩解中職校學位壓力;針對中職校專業師資缺乏的問題,學院通過選派一批、培訓提升一批、聘任一批教師的方式幫助中職校解決問題;針對中職校資金緊張問題,我院每年拿出一定專項資金,與中職校共建實訓室、設立中職校教師科研和學生技能大賽獎勵等等。通過調研,我院基本掌握了中職校的現狀、面臨的困難和關切,為制定中高職銜接相關舉措打下了基礎。
三是有的放矢、制定措施。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學院主要領導全力爭取市政府、市教育局的理解和支持,曾經3次將各中職校校長和有關業務負責同志,請到我院進行專題溝通,通過真誠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意見互動,最終使我院與各中職校之間化解了分歧、達成了共識、形成了合力。學院牽頭制定了《關于推動“3+2”中高職銜接實施“八個統籌”工作實施意見》(簡稱“八統籌”)和《關于加強三二分段制五年制高職教育管理辦法》(簡稱“五統一”)。根據以上兩個文件,在合作辦學上實施“八統籌”,即:統籌專業布局、統籌招生工作、統籌師資隊伍建設、統籌實訓室建設、統籌人才培養方案管理、統籌教育教學管理、統籌就業工作、統籌教育教學研究,調動了中職校合作辦學的積極性,同時也為縣區政府發展職業教育排了憂、解了難,顯現了地方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的責任和擔當。在教學上實施“五統一”,即:統一人才培養方案、統一課程標準、統一教材、統一教學進度、統一考試。此舉保證了中高職在教學上的銜接,有利于保障人才培養質量。
基于“八統籌”“五統一”,兩年來,大部分措施已基本得到落實,有的還在持續深化之中。2020年學院新申報了中醫學、通用航空、大數據、康復治療技術等新專業,中職校新增會計、建筑工程管理等專業,更好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學院與9所中職校合作“3+2”招生1859人,涉及10個專業;與各合作校聯合修訂人才培養方案2次,現已開始執行統一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2020年暑期,舉辦了為期一周、近百人參加的中高職銜接聯合辦學骨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和校長論壇,邀請了省內外專家講學授課,學院優秀教師做示范課匯報、合作校教師做公開課試講、新聘教師進行課程試講等,同時對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等進行了集中研討,此次培訓得到了省廳的大力支持和肯定;選派專業課教師11名支持市內7所中職校核心專業課教學和實訓工作,在各縣區企業、行業首期聘請了72名兼職副教授、講師供各中職校選用;根據各校專業發展情況已投資140萬元援建了7個實訓室,立項中高職銜接在研課題9項,調動了中職校教師教科研積極性。
三、問題反思
中高職銜接是一篇大文章,要把這篇文章做好還需要教育行政部門、高職校、中職校共同發力,尤其是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一是建議教育行政部門制定“推動‘3+2’成為中高職銜接基本制度”的相關政策,明晰實行職普比4:6后職教學生人數發展的大致“路線圖”,制定“3+2”學生在中職校招生中應占的比例下限和中高職銜接資金投入辦法,引入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考核內容,以利于調動各方積極性。
二是高職院校要有積極作為的職教情懷,愿意主動為合作中職校發展出謀劃策,并力所能及地、最大限度地提供人力、物力和資金支持。同時,要充分尊重中職校的獨立辦學地位,充分認識兩校之間的關系是合作而不是領導,是幫助而不是包攬,是指導而不是主導,是共贏發展而不是兼并萎縮。
三是中職校要強化自身在中高職銜接中的主體意識,轉變觀念,積極作為,改善辦學條件,接受高職校指導,提升教學質量,保質保量地完成中職階段教育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