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芷妍 曹寒娟
摘要:近年來文化產業總量不斷增加,國家正在推進文化產業向民族化、原創化等提高國民美學意識與升級文化產業的方向發展。 本文以“圖騰百科書”為例對傳統手工藝傳承的困境進行歸納總結,尋找傳統手工藝活態傳承發展方式,讓手工藝發展貼近現代生活,剖析現代文創產業與傳統文化結合方式,探討五溪流域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發展渠道。
關鍵詞:五溪流域;文創產業;品牌價值
一、引言
伴隨社會經濟的不斷轉型,五溪流域傳統手工藝受到市場變化的影響,傳統手工藝技藝逐漸失傳,面對嚴峻的存續現狀,探索傳統手工藝新的發展道路成為迫切的新需求。隨著文化產業總體量的不斷增長,產品表現形式也在不斷變化,在保留文化內核的同時擺脫傳統手工藝的困境,以傳統手工藝轉化的文化產業助推現代經濟發展。本文以五溪流域傳統文化為例,旨在探討如何提取五溪流域傳統文化元素,用新的設計思維將文化元素融合在具有實用性的新型民族文化文創產品上,做到滿足人民精神層面需求,開拓傳統與現代協調共生的傳統文化新道路。
二、五溪流域背景與面臨問題
(一)五溪流域傳統手工藝背景
五溪流域處于不同地域的交界處,不同民族的傳統文化在此地經過時光的淬煉孕育出獨特的民族文化。傳統文化以服飾為主,不同地域民族在傳統手工藝方面有一定的區別,但從紋樣題材方面入手,可分為將其分為:動物、植物、自然現象、人物、幾何紋樣。
五溪流域地形群山環繞、五水交匯,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神靈崇拜,英雄崇拜等不同精神崇拜混雜相交,自:然與超自然之間界限模糊,人們認為書寫故事就是書寫未來,他們以圖騰作為載體寄托崇拜的要素。圖騰不僅記錄了他們的歷史,也是傳統勞動人民物質與精神追求的表現,將肉眼可見的蜿蜒山水延伸于所穿著于身的衣物上,于是人們就成了大山的孩子。以線繪圖,蠟染色彩,在傳統勞動生活中這些提取自植物的顏色凝聚了勞動人民熱愛生活,富有藝術情趣的精神世界,是五溪流域的精神財產。
(二)手工藝現代背景下的發展問題
傳統手工藝傳承的境遇已經岌岌可危。唯有使文化保持蓬勃的生命力,才能做到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為了不讓傳統文化失去活力,在現代更好的保護與傳承文化,應該在現有方法的基礎上突破原有傳播途徑地域的桎梏,放眼遠方,對于五溪流域傳統文化進行符合現代審美再創的同時保留民族特色,做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是傳統民族文化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市場的主要問題有:
1、物質載體陳舊
文化局限在傳統載體上,創新能力不強,主要特色產品以服飾和首飾為主,缺失對于傳統民族文化內涵的挖掘與再設計。對于五溪流域傳統文化元素生搬硬套,內涵挖掘流于表面,產品外形粗糙,缺乏美感,對于傳統民族文化的利用轉化成果幾近于無,市場缺失有創造能力的人才。
2、產品設計單一
產品與現在的市場消費模式不適配,對消費人群定位模糊,沒有找到樂于消費傳統文化產品的消費人群,未能精準針對消費人群心理需求推出產品,缺少內在價值與解讀空間,形式單調,同質化高,對于內在精神價值的挖掘流于表面,核心價值與產品的結合懸浮,由于自身的獨特性加劇了傳統手工產品消費意愿不高的窘境。
3、品牌知名度低
運營落后,大眾知名度不高,商業模式單一,商家文化意識薄弱,缺乏對于文化情感投入。圖騰紋樣具有較強的地域特色,掌握技藝的主要人群為少數民族手工藝者,傳統文化困居深山,現代商業運營能力不足,盛裝華服缺失消費渠道。需要對文化進行一定程度的再設計,強調五溪流域傳統文化的獨特性,避免與其他地域文創產品同質化,拓展分銷渠道,以地域為依托打造地方品牌,激發消費人群的消費欲望,打破五溪流域傳統文化的困境。
三、文創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文創產業作為文化軟實力的一部分,已經納入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的未來規劃之中。現代文創產業正在不斷增加表現內容,從單一的視覺設計轉向為多感官的多重設計,對于文化內涵的不斷深入挖掘,與物質載體進行全方位的結合。在文創產品上寄托社會意義:美育教育,歷史文化,民族認同感教育等。在向外不斷增加涉及領域的同時,向內收縮提煉統一的文化內核,以地方為依托,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品牌拉近消費者與傳統文化的距離。現下文創產業還處于依賴于地方政策階段,這不利于文創產業的健康發展,應該積極進入市場化競爭,以市場為導向健康發展產業鏈,現在市場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文創產業所擁有的市場與挑戰都是空前的。目前市場已經逐漸轉向注重實用屬性與文化屬性并重的文創產品,現代新生消費者追求獨特,有超前的消費意識以及較高的文化水平,注重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文創產業要做到對新時代消費者決策機制的科學性,使局限的民族文化市場化,無形資產有形化,符號化轉化為價值、設計成果產業化。
四、以“圖騰百科書”為例
(一)“圖騰百科書”項目背景
深入一線實地,對實物留存的繡片進行記錄,詢問手工藝人在她們眼中各地文化的差異性與紋樣背后的故事。對擁有原傳統文化背景與傳統手工技藝基礎的的相關從業人員調查詢問對于文創產品的要求以及對現狀的評價,分顏色、形式、造型、質感、文化表現、抽象具象等不同方面進行量化調查。對文創產品有一定購買意向,但是不了解傳統文化的消費者提出相同問題,尋求一個兩者皆能接受的調和設計方式。
(二)“圖騰百科書”創新運用
以五溪流域傳統文化為依托,提煉文化元素,通過元素的設計創新,豐富文創產品類別,有助于提高五溪流域品牌聲譽。降低個體產品成本,保留文化元素的基礎個體圖騰。通過建立網上平臺,梳理傳統民族文化的歷史、人文、環境等故事,圖騰與故事共鳴。每件產品設置網絡登入接口,消費者以個體的商品做切入口,了解傳統民族故事。以基礎、精準的傳統文化基本元素為基礎,建立適宜廣泛傳播的文化語境。
1、提取五溪文化元素
通過對原始一手材料的元素進行剝離提取,分門別類的列出單個元素,繪制矢量圖,精簡顏色使圖案更加契合現代產品的生產。文化再設計時實用性與美觀性并行,是新時代消費者的新要求,保證文創產品的美觀程度,在產品設計過程中融合現代印刷手段,將元素與產品進行巧妙結合,得到具有五溪流域傳統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
2、發展創新設計產品
2.1 主要核心設計思路
“行走的圖騰百科書”系列商品主打產品為徽章,對不同的民族進行分類推出,以基礎圖騰為商品創新核心,傳達地域特色文化,以獨特性為商品賣點,增強大眾對文化的了解程度。喚起消費者的情感需求,給予消費者積極、正面的情感,提供給消費者獨特的文化情趣,抬高產品格調,為建立品牌文化提供充足的文化語境。
將文化進行不同要素的分類,多角度解析文化元素,提供線上平臺,通過文化、色彩、含義、出處等多重要素組合復雜關鍵詞,供消費者進行要點檢索,建立完備的元素庫,多層次甄別消費者消費需求,創造合適的環境激發創造者的創造力,鼓勵民間創作者自由發揮,通過版權授權,方便傳統民族文化與不同平臺、不同技術的融合接洽。多元推動產品創新發展?;ㄙM充足的時間在基礎工作上,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力求文化不是簡單的照搬照套原始文化元素,將傳統民族文化進行深入理解后再進行二次創意。
將提煉后的形象擴充成不同產品時,同樣向五溪流域傳統文化尋找出處,拉長產業鏈,以文化貫徹產業鏈上下游,利用現代科技活化傳統民族文化,讓設計與科技元素融合,煥發出與眾不同的新型感官體驗,突破傳統思維的桎梏,結合現代流行科技多渠道展現文化,通過產品的外形、符號、意象等展現出當地特色同時能夠勾起游客遐想。
2.2 貫徹全新營銷思路
線上與線下的雙重營銷,線下開設樣板店、小推車加盟,以點化面在小范圍內建立多感官的沉浸式體驗,加強消費者在短時間內對于五溪傳統文化的認可度,讓消費者對產品所帶的文化產生參與感。立足當地旅游資源,將當地人文歷史與文創設計充分結合,彌合歷史與消費者的鴻溝。
線上增加產品銷售渠道,研發圖騰個人定制小程序,隨身便攜定制與眾不同的產品,使消費者對于文化產品產生積極的情感聯結。開設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新款產品故事,講述產品背后的民風民俗,讓消費者更好的了解到文化故事的同時了解我們的產品新動向。
2.3 加強產業市場對接
加強產業鏈與文化產地對接,加快對新產品的開發進度和加強對文創衍生品領域前沿商品的研究與探索,不斷推出新產品,以迎合市場,豐富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綜合競爭力,增強產品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敏感的體會市場中的潮汐變化,反思微觀環境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產生的原因,倡導方式創新、 思想創新、道路創新,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
(三)傳統手工藝的獨特性
傳統手工藝作為自然環境與當地人文環境共同造就的特有產物,隨著工業化信息化不斷加快,手工藝本身的獨特性反而禁錮了其自身的發展。我們通過保留手工藝的文化要點,發展傳統手工藝,重視其實用性,同時與現代化藝術審美相互貫通,變換多種形態來再現傳統手工藝的內核。傳統手工藝的新探索之路,不管是復興傳統手工藝的形式還是傳統手工藝的內核,都有利于我們對傳統生活的回憶,在工業化的快節奏冰冷生活中,重新找到屬于生活的溫暖。傳統手工藝的現代化,也是讓消費者重溫傳統造物的魅力,尋找生活與設計的最基礎的需求,拂去不斷衍生出的虛假需求,精簡身邊的設計,重溫原來與自然接近,發源于人類最基礎需求的設計產物。
五、基于五溪流域特色文創產品設計的策略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現階段依托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創新的文創產品數量不斷增加,但是深入挖掘文化內涵的產品不多,五溪流域的文創產品本身的問題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協作解決的。作為肩擔繼承民族文化的地域性文創產品,應該運用更深層次的文化要素與產品進行文化內涵耦合。
為了與之前五溪流域所生產的文創產品做出本質上的區別,我們不僅要注意外觀的好看,還要抓住傳統民族文化中的獨特性,因此產品的材質、功能等不同方面需要契合五溪流域文化的獨特處,傳遞文化內涵,結合五溪流域地方品牌塑造,使文創產品不像無根之水,有所深度可供消費者追求。以傳統文化的轉化為現代文創產品的發展不斷提供活力,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有所取舍,這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但是我們只能對于未來的抉擇做出預測而不能斬釘截鐵的斷言,作為設計文創產品的品牌,我們可以依據現有的數據對未來進行預測,但是必須同時對市場進行了解,更多的了解市場才能有更正確地對自己的未來發展做出選擇。
以階段性的設計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者需求,將基本的文化元素與深層次的文化元素有所控制的進行差別設計,從外在向內挖掘,由基本的表現向深處的融合發展。瞄準有潛力、有意向的消費者群體,強調文化的獨特性與故事性。充分利用五溪流域地域資源、政府政策,扶持小微文創企業的發展創新。吸引高端人才深耕傳統文化,推動高等院校、專業企業與地方手工藝人接洽,共同構建產學研基地或傳統文化,推動傳統文化向現代產業鏈轉化,充分利用五溪流域當地文化資源與旅游資源。
課題來源:懷化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五溪流域民族傳統紋樣活態傳承——以“行走的圖騰百科書”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