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蓮敏

摘要:古詩文是我們中華文化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子曰:“不學詩,無以言?!笨梢妼W習古詩文在古代就非常重要。當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文也是舉足輕重的,但由于古詩文的語言精煉,對于理解能力有限的小學生來說理解古詩文有一定的難度,背誦積累古詩文更是缺乏興趣,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老師要緊跟時代步伐,創造多種新的形式,讓學生快樂積累古詩文。
關鍵詞: 小學生;古詩文;誦讀;積累;形式
古詩文是我們中華文化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子曰:“不學詩,無以言?!笨梢妼W習古詩文在古代就非常重要。當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文也是舉足輕重的,《新課程標準》也提出了明確的標準。為此小學老師要緊跟時代步伐,創造多種新的形式,讓學生快樂積累古詩文。在這方面我做了幾個方面的嘗試:
一、制定評價機制,你爭我奪,激發積累興趣
誦讀評價機制的制定就是為了使老師的評價結果更加清晰明確,從而達到讓激勵學生多誦讀多積累古詩詞這樣的教學目的。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育水平決定了其具有強烈的“向師性”特征.因此,小學教師的教育具有輻射性和彌散性。③他們會為了老師制定的某些獎勵措施,而樂此不疲地努力著。為此,我制定了班級誦讀積累的獎勵評價機制,分別設立了秀才、舉人、進士、探花、榜眼、狀元六個等級,學生根據古詩詞的背誦數量升級到相應的頭銜。附等級升級的具體要求
二、確定誦讀時間,熟讀成誦,擴大積累數量
研究表明:6-13歲是一個人的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時期,13歲達到一生中記憶力的最高峰。在6-13歲的小學階段,我們應該重視古詩文誦讀積累,并且擴大積累誦讀的數量。持久大量地誦讀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記憶潛能,而且還有利于他們養成良好的讀書興趣和習慣,形成豐厚的文化底蘊,為孩子日后學習、成長做好重要鋪墊。
那怎么才能擴大誦讀積累的數量呢?怎么才能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誦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誦讀積累效果呢?我選取了半個小時的早讀時間和十五分鐘午誦時間和課前三到五分鐘讓學生誦讀,每個學生拿著規定讀本大聲朗讀,我們班的孩子就是這些時間里,在書聲瑯瑯中不知不覺積累了大量的古詩詞。
午休時間是我們中午在校用餐的學校特有的時間,孩子們這個時間本來應該是休息的,但是由于孩子的年齡特點,很多一年級小朋友說小學好的原因都是因為小學不用午睡,那么可以抽出十五分鐘用來誦讀古詩文。這樣早上晨讀、中午午誦加上每節課的課前領讀,孩子這一天的誦讀任務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他們經過熟讀自然成誦,而小學六年的時間,當每個學期90天,也有1080天,就算一天能記一首,那么小學六年就能利用規定的誦讀時間積累1080篇古詩文,這個數量是驚人的,而且是在沒有家中學生課業負擔的情況下,在學校里就順利完成了。
三、整合誦讀內容,溫故知新,提高積累質量
小學階段我們的語文課本中一共有46首古詩詞,《新課程標準》中要求1—6年級學生背誦古今優秀詩文160篇(段),在附錄中還列出了推薦的70篇篇目,我們還會增加很多優秀的古詩文讓學生誦讀,但是這么多的古詩詞沒有進行過歸類整合,孩子們東一首西一首地背著,積累的質量明顯不高,經常出現了知道故事內容但是不知道題目和作者,知道故事題目但是不知道作者,于是我就想到了將誦讀內容進行整合。
怎樣讓誦讀內容進行整理、整合?我嘗試了從幾個方面整理、整合。
1.根據作者整理、整合
2.根據詩歌類型整理、整合
3.根據朝代整理、整合
4.根據詩歌題目和詞牌名整理、整合
四、創新誦讀形式,樂此不彼,鞏固積累興趣
1.接龍游戲式誦讀
現在的學生都很喜歡玩游戲,像《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百家姓》、《笠翁對韻》等這樣篇幅長、朗朗上口的古詩文,我們就可以用接龍式的誦讀方式進行誦讀,既提高了孩子們誦讀的興趣,又提高誦讀時的專注度,因為如果不認真聽著誦讀內容,就不能順利接龍。
2.“詩歌好聲音”盲選式誦讀
同樣的一篇古詩文作品,老師做過示范后,學生模擬好聲音導師,由學生進行誦讀,有優秀者轉身并詢問其處理方法,大家認真傾聽,相互學習,不自覺中熟悉了詩句,理解了詩意。
3.“班級詩詞大會”競賽式誦讀
正在央視熱播的《中國詩詞大會》深受廣大電視觀眾的喜愛,小學生,特別是有一定詩詞儲備的高段學生自然也喜歡。我就趁勢,鼓勵孩子多去積累詩詞,定期舉行《班級詩詞大會》。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比绻覀冊诠旁娫~教學中充分激發、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就可以使教和學得到和諧的發展,教學效果就會隨之得到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