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
摘要: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領路人。教師的素質特別是其職業道德素質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關系到社會的發展進步,關系到祖國的前途命運。進一步深入開展對當前中學教師職業道德現狀及建設路徑研究,是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水平中學教師隊伍的首要任務。本文從宏觀、中觀和微觀的視角提出改進當前中學教師職業道德現狀的措施。
中學教師是教師隊伍中的一個重要群體,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中學師德建設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提高和改善中學師德,才能更好的實現和發揮中學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加強師德修養,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著手。
一、宏觀層面:協同政府和社會的合力
(一)加強核心價值觀教育,堅定職業理想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中學教師職業道德作為中學教師這個特定群體的價值觀的體現和要求應該也必須以它為基礎和根本,其建設和提高離不開它的指導并應以其為中心開展。
(二)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加強師德建設
社會對于教師行業的看法和態度,決定著教師群體在這個社會中所處的社會地位。只有全社會都去重視教師事業發展,都去關心教師的成長進步,形成正確的輿論趨勢,才能在社會中營造出尊師重教的氛圍,也才能進一步激發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的工作熱情。所以,好的社會輿論有利于師德師風的養成和提高。
(三)提高教師社會地位,維護職業尊嚴
教師的社會地位是指教師職業在整個社會職業體系中所處的位置,是由經濟地位、政治地位、文化地位等諸多因素構成的總體性規范。它是教師群體職業自豪感的體現更是教師自我價值的體現。毫不夸張的說,社會地位直接影響著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忠誠度。
二、中觀層面:發揮學校及教育管理部門的管理效能
(一)優化評價機制,加強隊伍建設
師德評價工作是師德建設的重要內容,構建科學合理的師德評價機制是提高教師道德水平和育人質量的現實需要。
(二)完善監督體系,實行綜合治理
師德監督是師德建設的保障和制約機制,對違紀違規教師能夠發揮較強的制約作用。通過完善監督體系,以促進教師自律,從而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
(三)健全激勵機制,提高工作效率
在師德教育過程中,同樣離不開激勵。科學的師德激勵機制,有助于提升師德修養。
(四)樹立正確導向,堅持以人為本
校長是一所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成功與否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所以,校長對于提高中學師德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微觀層面:重視教師道德涵養教育
馬克思曾指出:“道德的基礎是人的精神的自律”。而自律就意味著能夠自發的約束和規范自己,它的前提是自律者對于要遵守的原則規范是認同的。所以教師要做到模范的遵守教師職業道德,首先必須要讓教師從內心去認同它,這就需要培養教師的道德涵養,提升教師的職業素養。
(一)堅定理想信念,提高職業素養
“我們的教育是為人民服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黨和人民需要培養的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好老師應該以這一要求為基準。”根據習近平的講話,堅定理想信念應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二)尊重學生人格,創建和諧關系
新課改的推進要求師生之間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針對中學教師職業行為中存在的“冷暴力”“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優先待遇”等問題,中學教師應從以下三方面改進。
(三)加強師表修養,塑造良好形象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簡簡單單四個字卻概括了教師職業的精髓,為人師需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做基礎,有過硬的教學技能做輔助,這是教書。做出表率,卻是需要用言行去讓學生覺得所教之理合理合法,應該去遵從。所以,教師加強師表修養,踐行為人師表是提高師德水平的關鍵。
(四)倡導終身學習,提高職業技能
學無止境,教師在教授學生這一道理的同時,自己更應該明白它的意義。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之,中學師德建設是一個有機系統,需要在社會環境的改善上,在學校制度的制定與實施上,在教師自身的學習教育上通力合作、多管齊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在于教師,而教師之本,就在于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的普遍提升,關系到教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富強。因此,加強中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需要社會、學校和教師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陳秀瓊,顏慧瓊,張薇,史載鋒,林強.淺析高校青年教師如何提升職業道德修養[J].山東化工,2018,47(20):149-150.
[2]段慧敏. 陶行知師德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18.
[3]姚曉萍. 中學教師職業道德現狀及建設路徑研究[D].蘭州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