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摘要:高中語文教材中“研討與練習”板塊是練習系統的重要部分,對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方法以及情感態度有著決定性作用。文章通過對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古詩詞的“研討與練習”板塊進行詳細的分類,進而闡述高中語文教材中古詩詞研討與練習的情況,想要優化教學質量,提出改善教學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研討與練習”板塊
前言
高中語文教材中的“研討與練習”板塊是寫作系統的關鍵內容,而寫作系統是語文教材的系統之一,教材中的練習內容有助于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開展拓展練習,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在練習系統中有著自檢與鞏固學習的用途,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培養學生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只不過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阻礙,語文古詩詞的教學中有著很多的不足。那么,本文從研究高中語文教材古詩詞練習系統的角度,分析古詩詞練習系統中的“研討與練習”板塊,結合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對古詩詞的練習提出優化對策。
一、高中語文古詩詞研討與練習的概述及分類
1.古詩詞研討與練習分類
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必修二、三和四都選編了古詩詞,涉及到了3個單元,12篇文章中含有20首古詩詞,結合顧黃初、顧振彪的分類理論,對古詩詞的“研討與練習”板塊進行詳細分類,包含記憶性作業、理解性作業和應用性作業,經過統計發現總共有102道練習題。
2.古詩詞研討與練習的現狀
首先,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可以發現,語文教材中對“研討與練習”這個板塊的內容是比較看重的,主要集中在設計理解性的作業,這樣的練習題占據了多數。而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針對課程目標提出,第一個是領悟與思考,這就說明了練習參照了新課標的需求。例如:高中必修教材中在《詩三首》中后面的研討與練習環節中有這樣的題目:“短歌行”中出現的“憂”是比較頻繁的,這個字是什么意思?想要清楚詩中不同“憂”的含義,就需要對整首詩進行了解分析,才清楚一個是憂愁人生苦短,一個是憂愁賢才不得,還有一個則是憂愁功業未成,經過對整首詩這樣分析,去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
其次,重視朗讀訓練,給學生積累古詩詞的基礎知識。從高中語文教材的古詩詞中的“研討與練習”里可以看到,一般情況下第一題基本設置的是朗讀或背誦課文,這就可以表明朗讀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學生在閱讀時就可以感悟語言中蘊含的美,理解作者所營造的良好氛圍,提高學生的思想感悟能力;不只是朗讀,還有對加點字詞解釋的題目也是比較重要的,是考查學生對古漢語知識掌握的情況,這也是學生對古詩詞知識積累的過程。
二、古詩詞研討與練習使用現狀的影響因素
1.未能依據學情設置問題
高中語文教材中的“研討與練習”環節是根據文章制定的練習題,這不僅涉及到了文章相關的知識點,還有學生這個課堂主體,文章與練習的存在都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對學生的具體要求,要清楚古漢語中字、詞、句的含義,并背誦文章,理解文章要表達的情感;只不過在實際的練習中更傾向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例如: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的《詩經》課后“研討與練習”的題目:《采薇》前三章使用了重章疊句的手法,根據詩句簡單分析這種手法有什么特點?因為《詩歌》是我國歷史悠久的詩歌,高中生想要理解詩歌的內容是很困難的,無法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學生就會認為課后“研討與練習”難度很高,從而降低學習的欲望。
2.閱讀量少,功利性強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需要背誦一定的古代詩篇,學習古代詩詞的基本知識,便于積累傳統文化知識。學生缺乏對古詩詞學習的積極性,很少會主動閱讀,古詩詞基礎薄弱,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根本無法理解詩詞中的意境、情感,這樣學生在進行課后“研討與練習”詞句翻譯時,就產生了形式化的記憶,對古詩詞的學習有了抵觸心理。
三、高中語文古詩詞研討與練習設置的建議
1.練習的設置依據學情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在實施過程中提出,教材的編排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與學習需求,保證與語文能力的發展相符。想要解決課后研討與練習難的問題,就需要教材的編排者在設計研討與練習的內容時,結合學生不同時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劃分練習題的難度。
2.提供閱讀材料,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現在很多的高中生缺乏對古詩詞練習的興趣,教師可以搜集相關文化知識的素材,添加一些趣味性的內容,引導學生自主進行閱讀,提高學生學習的欲望與興趣。例如:高中必修教材中的《離騷》,使用了很多的楚地方言,教師需要拓展作品中的典故,引導學生進入作品中,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
3.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課后研討與練習的答案和一般試卷中的參考答案不同,基本都是比較開放的。在遇到這樣的題目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培養自主探究精神,給學生劃分學習小組,進而以小組討論方式思考問題。例如:高中必修教材中的《李商隱詩兩首》題目為“以你所知道的李商隱寫一篇短文”,這是一道開放性題目,學生可以進行合作討論,便于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
參考文獻:
[1]胡云.人教版高中語文古詩詞研討與練習分析探究[J].文學教育(上),2020(03):122-123.
[2]張樂. 人教版高中(必修)教科書古詩詞“研討與練習”設計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