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城關初級中學 趙桂林
小學數學教學涉及的內容很廣,從學生的數學思想方面上講,需要培養他們的解題思維以及良好的分析問題的習慣,幫助他們掌握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提高探究新知的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從數學學習的內容上說,需要學生很好地把握各種運算的能力,學習每一章節的內容,理清數學知識的前后邏輯關系,然后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從學生學習的發展角度上考慮,需要培養學生的各種綜合能力,引導他們全面發展,健康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利用多媒體設施設備進行輔助性教學,可以將小學數學中表層的知識點轉化為抽象思維來加深學生印象。即將抽象的內容具象地展現在學生的思維中,這部分是深入理解,將表層的知識點進一步加深從而轉化為抽象的思維。
在利用多媒體設施設備進行輔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獲得大量的教學資源,合理地利用這些教學資源構建出一個圖文并茂的教學模式。這樣針對小學數學中的一些知識點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技術進行合理的演示,能夠在最大限度上將學生們的感性認識開發出來。
比如,學習“觀察物體”這一章節,學生可能對于不同位置觀察出來的物體仍然存在一些疑惑,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下載一些3D的圖片,學生的位置雖然說不能移動,但是我們可以移動圖片的位置來達到讓學生觀察物體的效果。這樣學生的思維可以得到最大程度上的開發,突破平面,達到空間的想象力。
小學生處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在今后的學習中事半功倍。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力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也要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設施,可以讓學生眼界更加開闊,知識點更加全面,獲取知識的途徑也更加寬廣,同時也可以將小組學習的模式融入課堂教學中,在教學過程中,填鴨式教學逐漸向引導式教學轉變。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學習“分數與除法”這一章節,有的學生對于理論部分理解不全面,這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設施進一步深入講解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系,而對理論部分了解熟悉的同學,這時候就可以讓其通過計算達到深入理解的目標。同時,教師進行教學時也要觀察不同學生的不同狀態,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學生的不同學習狀態可以給教師一個非常好的分組條件,通過分組進行輔導可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不論是教師還是家長,性格不可能完全一樣,就像世界上完全沒有相同的樹葉一樣,存在差異性。那么教師和家長在親子活動中進行溝通的時候,就要事先設計好方案,組織好自己的語言,想好和家長溝通的策略,以取得圓滿的結果。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和教師和諧相處,一起營造和諧愉悅的育人環境,促使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有的教師不善于和家長做思想上的溝通工作,因此出現了不必要的誤會,造成一定的麻煩,這樣活動就不能順利開展,也不能取得圓滿成功。學生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與家庭教育密切相關,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學生積極學習的首要條件,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及時與家長溝通,針對學生的具體表現,學校和家庭一起制定教育方案,有目的性地去教育學生,讓他們能夠端正學習思想,認識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學科的學習中,以飽滿的熱情探究新知,讓自己能夠全面發展,全面提高綜合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學生感興趣時,會全神貫注、專心致志去聽教師講解,認真仔細地觀看教師的講解示范,教師布置的練習題,學生會一絲不茍地完成。當學生對此項活動不感興趣時,上課會出現心不在焉,當教師布置練習時,會表現出不在乎很隨便的樣子,完成質量不高,有時甚至出現意想不到的答題錯誤,這充分說明興趣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強大的內驅力,學生對學習內容是否感興趣,直接關系到這堂課的教學效果。因為存在的個體差異,學生的身體素質與接受能力、數學技能差異較大,從而造成對該項活動存在興趣,讓學生做沒興趣的事很令他們失望,更談不上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學生的興趣與愛好需要教師進行培養。學生做有興趣的事,會把學習活動變成快樂的活動,自然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去鉆研練習,直到成功。數學教學其實也是學習興趣的培養過程,抓住了這個重點,就能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
小學數學探究式學習,對于一些運算法則的靈活使用是一個教學難點,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件頭疼的事。主要原因是學生不能靈活使用運算法則,導致運算的過程特別復雜,而且在計算的時候又費時間,又不能正確運算,浪費了學生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比如說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等的計算法則,需要學生靈活地探究學習。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增加計算的難度,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通過有一定難度的計算,就能熟練掌握各種運算法則。有些數學知識和生活聯系特別緊密,那么這部分的學習內容,教師完全可以放手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學習,自己一邊閱讀教程,一邊結合生活內容就可以完全學習掌握了。
例如鐘表,和學生的生活時時刻刻聯系在一起,學生每天在學習的時候無時無刻在遵守時間,可以說時時刻刻在看著鐘表上下課。大多數情況下,每個班級里都會放置一個鐘表,目的是讓學生遵守時間,養成珍惜時間刻苦學習的良好行為習慣。那么學習鐘表的相關知識,教師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結合平時對鐘表的觀察,理解時針、分針、秒針的所代表的時間的意義,這樣就能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學習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探究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探究的精神。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就要在課堂教學中,傳授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就是古人所講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不能給學生傳授一定的學習方法,教師講得多精彩,課堂設計多么精妙,課后練習多么豐富,學生最終還是不知其所以然。探究式教學在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方面,是一種非常好教學。探究式的教學方式,首先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盡情遨游在數學知識的海洋里,享受探究數學問題帶來的愉悅,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探究知識的精神,而且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是一個非常大的幫助。學習數學知識,主要以抽象思維為主,那么探究式教學就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讓他們能夠正確全面地理解數學知識,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學習《通分》一課時,學生對于“公分母”難以理解,那么教師就要引導學生理解“通分是要把不同分數的分母,用相同的分母表示”。然而學生在尋找“相同的分母”的過程中會遇到一定困難,在確定最小公倍數的時候猶疑不定,不敢果斷做出決斷。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引領,指導學生如何去找相同的分母,找到以后如何去判斷,給學生心理上的疏導,這樣就能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探究學習能力。通過各種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有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增加難度,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思維邏輯能力,培養他們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實際問題的能力。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