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飏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走向深入,公立醫院積極引入全成本精細化管理已成為一種趨勢。我們將首先對全成本精細化管理的相關概念進行分析,同時對公立醫院經濟管理中全成本精細化管理的應用前景展開探討。
當前,是醫療衛生行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關鍵時期,公立醫院不斷強化精細化管理已是大勢所趨,單純靠拼設備、拼消耗、拼藥品差價的創收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新時代下的經濟發展環境。
有鑒于此,全面推出全成本精細化管理手段,實現醫療成本的主動控制,并通過規范診療行為,全面提升服務質量,不斷探索在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形勢下的可持續發展之道,已成為越來越多公立醫院的創新選擇。
所謂全成本精細化管理,主要是以全院、全科室為基礎測算單元,在進一步推動人力、財力、物力等相關信息數據的緊密銜接基礎上,針對各門診和臨床科室實現間接成本歸類與分配,在此基礎上來實現對于醫院各科室、項目和病種的全成本計算。全面利用預算管理、成本分析和控制等多種手段對醫院不同類型成本之間存在的異常進行及時查找,進而實現整個過程全成本精細化管理。對于公立醫院來說,不斷深入探索全成本精細化管理具有重大現實意義,也是我國當前公共醫療服務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
全成本精細化管理本身屬于一種形式多樣且系統而復雜的經濟管理手段,在公立醫院經濟管理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需求。
在引入全成本精細化管理之前,醫院首先要針對實施全成本精細化管理模式的可行性以及相關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并根據最終分析結果來構建起完善的組織系統。在全成本精細化管理運行過程中,要堅決杜絕出現任何管理問題,這樣才能在公立醫院中充分體現其優越性。
全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引進和實施,應著重從以下方面展開。
第一、構建專業經濟運營管理團隊。全成本精細化管理具有多種表現形式,要結合自身實際合理確定不同模式的應用范圍,這樣才能實現公立醫院經濟成本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的全面提升。
公立醫院首先要打造專業的經營管理團隊,嚴格按照醫院各項經濟管理制度進一步充實管理團隊和人員,并嚴格按照全成本精細化管理模式對公立醫院資金進行核算,促進醫院各部門各科室之間實現信息的有效銜接,以此來實現醫院各科室、部門管理水平的逐步完善,為全成本精細化管理系統的有效發揮打下基礎,保障公立醫院資金管理的安全性。
第二、正確認識全成本精細化管理。醫院領導層要高度重視全成本精細化管理模式的應用,對其管理理念及相關理論進行全面了解,構建起對全成本精細化管理重要性的正確認識。同時,要采取多樣化的管理措施和手段全面推進精細化管理的有效落實,逐步轉變思想上的桎梏和局限,這樣才能扭轉傳統模式下的陳舊管理手段,帶動全院對全成本精細化管理給予全力支持,實現公立醫院行政管理精細化、信息化、系統化的轉變,促進公立醫院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為了全面推進全成本精細化管理的應用,通過定期開展相關講座和專項培訓工作,幫助醫院全體職工對全成本精細化管理理論知識進行全面了解,在醫院內部構建起“全院一體化”管理理念,幫助部分職工克服“精細化管理與己無關”的思想也是很有必要的。通過深入的培訓工作,讓全體員工樹立起正確的全成本精細化管理意識,在醫院管理運營的各個環節始終滲透全成本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從而使全成本精細化管理落到實處。此外,全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全面推行也離不開硬件設施的支持,醫院要從實際發展角度出發,逐步完善軟硬件設施,構建符合本醫院發展的全成本精細化管理系統,保障經濟管理效果。
第三、構建全成本精細化管理信息化系統。對于公立醫院來說,管理信息化是全成本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支撐,因為在全成本精細化管理的應用過程中會涉及到非常復雜的項目,實際工作量巨大,沒有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輔助,必然會導致醫院運行成本增加,甚至會對全成本精細化管理的應用形成阻礙。
公立醫院全成本計劃管理信息系統的利用能夠全面提升醫院職工工作效率,實現各類資源的集約化管理,并全面促進醫院各部門和各科室之間的溝通交流,實現醫療衛生資源和信息的高度共享,以信息技術手段為支撐,全面提升醫院經營管理效率,從根本上有效控制醫院運營成本。構建全成本精細化管理信息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首先,要進一步拓展信息系統覆蓋范圍,保障信息化管理系統全面覆蓋醫院、科室等兩個層面的核算體系,同時要充分結合醫院具體工作對象的屬性,將全成本精細化核算單元進一步細化為醫療工作、后勤保障、行政管理等三個大類,同時也要將全成本核算單元進一步細化到各醫療組和服務組。
其次,要針對公立醫院財務、資產、物流、后勤等各類數據充分利用全成本精細化管理信息化系統實現綜合分析處理,在此基礎上才能為公立醫院財務信息和固定資產的監督控制提供便利。
第四、梳理流程。在全成本精細化管理落實過程中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這樣才能發揮出這種管理模式的優越性。藥品是醫院的主要商品,其價格和數量區別很大,因此要針對藥品進行科學歸類統計,實施精細化保管制度,全面提升內部核算的工作質量,進而提升醫院運營效果。
第一、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平衡,公立醫院屬于一種公益性單位,其主要職責是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廉價的醫療服務。有鑒于此,在引進全成本精細化管理模式的過程中不能夠簡單地照搬照抄私立醫院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方式,要對整體運營方式進行準確把握,盡可能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發展。公立醫院在面向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過程中要實現成本的科學、合理控制,同時也要保障服務質量,避免因成本控制而影響服務質量。另外,在正常的醫療服務體系外,還需要合理的加大支農支邊、健康講座、公益服務等一些福利項目,以此來實現公立醫院的社會效益。因此,公立醫院必須要對市場與社會、服務與節約等多方面關系進行科學處理。
第二、合理處理全成本精細化管理與績效考評的關系,公立醫院在全面引進全成本精細化管理之后能有效調動醫院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醫院層面也可以針對各科室醫療衛生服務提供過程中衛生資源消耗情況進行及時、準確的把握,為績效考核提供科學數據支撐。但是,績效考核指標的分配也要全面綜合醫療服務質量、數量、時間、效率、醫德醫風、患者滿意度等多種因素,同時要針對特殊科室采取特殊評價方式,這樣才能保障全成本精細化管理實現與績效考核的一致性。
第三、合理處理全成本精細化管理與醫療服務質量評價體系的關系。在全成本精細化管理應用過程中,不僅要對成本控制給予高度重視,也要對醫療服務衛生的特殊性給予高度關注,在構建嚴格的醫療衛生操作規章基礎上,充分體現出人性化關懷。公立醫院全成本精細化管理是建立在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的基礎上,因此在引入全成本精細化管理模式的同時也要構建起有效的醫療衛生服務監督管理評價體系。
醫院各項衛生服務的開展要嚴格遵守相應的操作規范,緊緊圍繞“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規范的醫療衛生服務,針對醫院當前的服務流程進行逐步優化,全面推出微信掛號、微笑服務、網絡繳費、護理專家導診、自動檢測報告打印等多項人性化服務;進一步強化公立醫院醫德醫風的建設教育,并構建起公立醫院的醫療風險防控體系,以此來為廣大患者提供醫療安全保障。
綜上所述,公立醫院全面引進全成本精細化管理是社會經濟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全成本精細化管理的應用能有效提升醫院運行效率,在保障醫院公益性的同時,也能為公立醫院開辟新的發展方向,實現公立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