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娟
摘要:中學地理教師應從自身教學觀念中不斷創新,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自主學習意識,鍛煉地理思維能力,讓所有的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中心內容要求教師注重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同時,提高其地理實踐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地理實踐力培養
地理實踐不單純是包括了室外的考察、調研活動,嚴格意義上各種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的實踐、探究課程活動都可以稱為地理實踐。地理實踐力則代表著學生在參加這一系列活動中所表現出的各種品質以及實際行動的能力總稱。早在2018年1月份的時候,我國教育部門就頒發了有關各學科的課程標準,并著重強調了要培養學生必備的地理科目核心素養,其中地理實踐力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簡析地理核心素養
隨著時代發展的不斷進步,國家開始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使之成為更加適應社會發展的全面發展型人才。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包括了學生的地理知識、地理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地理技能等。此外,學生需要加強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能力,形成終身學習意識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地理素養,不僅僅能讓每一位學生從地理學科中獲取學科素養,還能使學生從不斷的學習中形成終身學習能力,是持續終生的過程。地理是一門具有關鍵性、實踐性的學科,其核心素養包括了區域認知、實踐能力、人地觀念、綜合思維,包含了正確的人口觀、發展觀、自然觀、環境觀等。
二、地理實踐力
地理實踐能力具體指的是通過對具體地理位置的社會考察、戶外勘測、模擬實驗等,形成的行動能力和品質。其屬于地理核心素養的范圍內,與其他核心素養一樣,需要良好的人地協調觀念、區域認知能力和綜合思維模式,并擁有自身獨特的特點和內涵。地理實踐力與地理實踐活動有著不少區別,地理實踐活動屬于活動學習,不等同于地理實踐力,例如地理實踐活動里教師組織的地理主題班會、野外考察等,都是實踐活動。地理實踐力是學生在地理實踐活動中,通過地理工具和已學的知識加以運用所表現出的意志、品質以及能力等綜合表現。
三、現地理實踐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地理教師對實踐活動認識不一
大部分地理教師專業背景良好,教學經驗充足,知識結構也相對穩定。但是學校地理教師對實踐活動的認知情況不能統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總體來看學校對地理學科的課程安排較少,而地理實踐活動需教師耗費更多的課時,使得留給學生進行習題復習的時間較少,難以滿足實踐教學的教學條件。第二,實踐活動的收放難以掌握,生動有趣的實踐活動往往使學生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提高,但容易使教學活動不受指導教師的控制,耗費的時間增多,還要面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突發的各種問題。第三,地理實踐活動課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考慮到所有發生的狀況,然后進行充分的準備、實施、總結等,工作量很大,很難保證教學質量。
(二) 實踐活動指導教師能力亟待提高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傳授者,在實踐活動的學習中更是離不了教師的指導,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和教學能力都對學生有著重要影響。大部分教師對野外實踐活動流于形式,使得教練活動的開展得不到預想的效果。另外,多數教師不開展實踐活動的原因不僅是主觀認識的欠缺,能力的缺乏也是一方面。由此,實踐指導教師需提高實踐活動的認識和指導能力,確保活動教學的順利開展。
(三)現有實踐活動形式單一
當代學生對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的呼聲愈來愈高,大部分傾向于通過地理旅游教學,希望能夠用輕松愉快的方式來學習地理知識。由上述分析可知,實踐教學應從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進行合理設計,多引入學生感興趣的與實際生活有關的知識,從而保障實踐活動的效果。
四、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方法
(一) 在研學旅行中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
研學旅行就是在教師的帶領下,有序組織學生走出課堂到校外參加實踐活動。比如在學習“中國的河流”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莆田的綬溪公園研學,讓學生結合莆田的自然環境特點分析延壽溪的水文特征,如河流的水量、汛期、含少量、結冰期等。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
(二)積極開展相應的探究性實踐活動
地理教師可以運用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正確學習,適當開展戶外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學習課本以外的地理知識及學習技能。在現實生活中,通過切身實踐得出經驗,使學生樹立科學的人文觀念,增強學生思考和動手操作能力,加深學生理解知識的能力。例如,在講解“氣溫和降水”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周六或周日的課余時間,帶學生到市區的氣象部門或者自然博物館參觀瀏覽,并在觀賞的過程中向學生講解并適時提出問題,比如“氣象部門是如何進行每天氣溫、雨水、日照等的預測及監測的”。讓學生學習自主思考,引導學生參與氣象監測,學習生活中的地理。
(三)掌握地理基本技能
中學教師,特別是初中地理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學時,要想到相同的地理環境和不同地理環境存在很多特殊性和獨特性,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將相關的課外知識引入課堂學習中,改變教學地點,多讓學生到學校以外的地方體驗不同區域的特性,讓學生學會利用現實生活實踐學習。例如,在學習經緯網時,可以利用經緯網定位學校的位置,或某一個學生家的位置。在學習等值線時,可以先對等高線圖進行判讀,再結合等高線圖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靈活應用已經學到的知識,在提高學生分析能力和舉一反三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
綜上所述,在地理教師進行教學時,需結合學生自身學習特點,改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從地理核心素養的視域下開展多樣化教學,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地理實踐力進行培養,給提升地理教學質量奠定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