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利萍
摘要:馮契的“理想人格”理念提出了在近現代社會應當培育什么樣的新人,以及如何培養新人的問題。關于如何培育這種理想人格,馮契提出了三條基本培育途徑:實踐和教育相結合;世界觀的培養和智育、德育、美育的統一;集體幫助和個人主觀努力相結合。馮契的理想人格理念不僅是對近現代理想新人的界定,還對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啟示,探析馮契的理想人格學說仍然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馮契;理想人格;思想政治教育
一、馮契理想人格理念的內容
馮契的“理想人格”理念中,理想人格不應當是那種遙不可及的圣人一樣的人格,應當是有平民化的特點的,是社會中大多數普通人都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達到的人格。他還認為,近現代社會培育新人,所具有的理想人格是一種自由人格,理想人格不要求人們精通各路才藝,不要求人們成為全能的人。馮契的理想人格是一種“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只有把握了“平民化”和“自由”這兩個關鍵,才能更好的理解理想人格的內涵。
“平民化”即大多數人都可以踐行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只要努力普通人都可以達到的,是不同于對圣賢、英雄的要求的。馮契不贊同古代的“圣人”理念,他認為不能把人神化,每個人都會犯錯誤,每個人都會有缺點,所以理想人格培養的對象不是文武雙全的圣人,而是普通人。
“自由”強調了理想人格對個性的注重,但同時也強調了個人作為社會的一份子,與社會的協調性。馮契提出,雖然普通人都會犯錯誤,都會優缺點,但每個人都有對自由的追求,對自由的要求,對自由勞動的要求是人的本質。馮契認為可以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才能來因材施教,比如有的人喜歡動手,有的人喜歡動腦,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特點采取不同的培養方式。但同時,馮契又提出,雖然每個人的理想都不一樣,每個人的性格特點都不一樣,但是放到同一個時代背景下,還是可以從個性中找出共性,在吸取歷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找出培養中國新人的一般途徑。
二、馮契培養理想人格理念的途徑
實踐和教育相結合。馮契認為理想人格的培養不僅僅需要教育,還需要實踐,就是說理想人格的培養要教育和實踐并行。個體通過一定的社會實踐活動,在一定的環境背景下,透過外部世界的表象,經過自身的理性認識,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構建,從而把握事物的本質屬性和規律。認識到事物的規律性后,又在實踐中更好的體會鞏固知識,在這樣的實踐和知識教育的循環中發展自身的德行。
世界觀的培養和智育、德育、美育的統一。馮契認為:“真正貫徹人道原則和自然原則的統一,就是要求人性有比較全面的、多樣化的發展。” 所以教育就應當注重德育、智育、美育的全面發展,而不能舍棄某一方面的教育。世界觀是人們對于整個世界的看法,世界觀決定了人們的理想信念和行為活動。世界觀對人的精神世界起著導向的作用,要想使人們形成良好的理想信念就必須注重對世界觀的培養。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真的智慧核心,真是培養真善美協調發展的世界觀的前提。對于理想人格的培養來講,要將世界觀的培養和智育、德育、美育聯系在一起。
集體幫助和個人主觀努力相結合。馮契認為教育總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進行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都是如此,理想人格的培育也需要和社會集體結合。馮契認為;“人格的培養,既需要客觀的社會條件和集體的幫助,也需要個人的主觀努力?!比嗽诒举|上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所以理想人格的培養也離不開社會的幫助。要想成為具有理想人格的人,不能僅僅依賴客觀條件,自身也要積極主動地去提升自我,在實踐中增長知識經驗,努力鍛煉自己,提升自己。
三、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教育工作者要提升自身素質。當代的教師必須要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并在教學工作的實踐中,在生活實踐中不斷的提升自己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除此之外,馮契認為理論的傳播需要人格力量的感染,教師還要鍛煉自身的人格魅力,以人格力量來感染學生。對學生也要有一顆關愛之心,向學生傳達出愛和信任,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信任關系,從而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
理論學習要和實踐相結合。馮契認為,只有將實踐和教育相結合才能培養具有理想人格的新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需要將理論學習和具體實踐相結合。在當代大學的思政課堂上,大學生們很多只是學習單調的理論知識,并沒有機會將知識付諸實踐。所以要推進大學生思政課堂的建設,合理分配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學習,通過實踐活動引發學生深入思考,更好的理解所學理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馮契提出,在實踐中的教育不是被動接受的,而是實踐主體的自愿主動行為,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實踐結合在一起,有利于使大學生們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
社會幫助和個人努力相結合。馮契認為,只有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都充滿著愛和信任,這樣的社會才對培養人最有幫助。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和社會集體的幫助相結合,要不斷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體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制度,使社會的各級組織都呈現出愛和信任的社會關系,從而激發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念的主動學習。同時大學生也要注重自身的努力,大學生要學會主動的學習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識內容,不論社會條件的好壞,都要努力成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努力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從馮契的理想人格理念中,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得到了很多啟示。馮契強調新時代應當培育的理想新人是具有理想人格的新人,而這個理想人格是平民化的理想人格,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開也可以借鑒其中的方法。將馮契的理想人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既賦予馮契的理想人理念新的意義,又更好地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進行。馮契還進一步的提出了培育理想人格的基本途徑。
參考文獻:
[1]馮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M].武漢: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馮契.馮契文集(增訂版)第11卷[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3]宋雨禾.馮契的理想人格學說探析[D].武漢大學,2019.
[4]鄭凱利.“倫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視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
[5]張應杭.論馮契的理想觀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貢獻[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