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躍
摘要 對情境試題的發生背景、情境的來源和分類、情境試題助力學科育人價值的實現等方面進行比較全面的介紹。
關鍵詞 中學生物學 情境試題 學科育人價值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志碼 B
情境試題是近年高考試題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本研究旨在對中學生物學情境試題的相關問題做簡要的介紹與論述。
1情境試題的發生背景
1.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教學及學業質量評價的影響
20世紀90年代,建構主義理論成了教育界的寵兒。1994年,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羅伯特.斯萊文說:
“在教育心理學中正在發生著一場革命,人們對它叫法不一,但更多地把它稱為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確切地說,建構主義并不是一種觀點,而是一系列的觀點。據何克抗分析:建構主義并非如西方許多建構主義者所宣揚的那樣屬于主觀主義的認識論,而本來應該是認知主義的一個分支,它的哲學基礎與認知主義應該是相同的,都強調主觀(內部的心理過程)與客觀
(外部刺激)相結合,即“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情境一詞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當時學校教育出現脫離實際、知識惰性化的不良狀況,因此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礎上,情境認知與學習理論開始興起并逐漸成為主流,學習的研究取向從表面的認知逐漸轉向了實際的情境。情境認知與學習理論要求能夠將學習者和社會環境等因素放置在同一個整體中考慮,從而對學習進行新的界定,讓學習者感受學習的新意,同時在學習的形式和內容以及本質等方面呈現一個與學習者認知取向相吻合的有意義的認知結構。
簡言之,基于建構主義的學習應該是學習者主動構建的過程,應該是在情境中建構知識。同時,對學習者進行評價時也應該考慮知識的情境性。新課程改革就受到了建構主義的極大影響,對中學生物學教學、教學評價和學生的學業質量水平的評價等方面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顯然,在建構主義影響下,關于學生學業質量水平測評的各種考試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其中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基于真實情境所命制的試題所占的分值越來越大。2021年2月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在深化考試內容改革中提出要優化情境設計,增強試題開放性、靈活性,充分發揮高考命題的育人功能和積極導向作用,引導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
1.2基于核心素養的學業評價的要求
《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新課標》)要求課程內容的選擇要注重情境化,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新課標》要求教學過程注重設置真實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構建知識。《新課標》中有關學業質量水平的描述也多次提到問題情境,例如,質量水平1-1中提到,在給定的問題情境中,能以生命觀念為指導,分析生命現象,探討生命活動的規律,設計解決簡單問題的方案。在不同層次的學業質量水平也對應不同難度的問題情境,依次為給定(簡單)的問題情境、特定的(復雜)問題情境、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真實情境等。
1.3高考評價體系的要求
高考評價體系的核心內容是“一核四層四翼”,其中“四層”規定了高考的考查內容。通過學科素養的測評完成融合知識、能力和價值的綜合評價,這使得“立德樹人”在高考評價中得以落實。而情境正是實現這種“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的綜合考查的載體。同樣,通過解決復雜程度不同的情境問題也是“四翼”考查要求實現的有效方式。高考評價體系是全新的測評體系,測評體系的深層內核可以解讀為核心價值“金線”與思維“銀線”的融通匯合,其中核心價值“金線”貫穿始終;能力素養取向的“銀線”,隨著研究的深入和實踐的探索,常做常新;情境作為考查載體,是“金線”和“銀線”的穿連線。
2情境的來源與分類
高考評價體系中所謂的“情境”即“問題情境”,指的是真實的問題背景,是以問題或任務為中心構成的活動場域。“情境活動”是指人們在情境中所進行的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的活動。根據目前高考的考查方式,高考內容的問題情境是通過文字與符號描述的方式即紙筆形式進行建構的,而情境活動也同樣是通過文字與符號的形式進行的。
高考評價體系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對情境進行分類。基于知識應用和產生方式的不同,可以將情境分為生活實踐情境和學習探索情境;基于情境的復雜程度,可以將情境分為簡單的情境活動與復雜的情境活動。不同情境活動所測評的學生的能力不同,簡單的情境活動能測評學生的基本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復雜的情境活動在測評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上,可以評價學生的價值取向、測評其學科素養水平,從而發揮高考評價體系中“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的作用。
基于高考評價體系的要求,楊帆等結合生物學學科特點將生物學任務情境分為3類: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生命科學史情境。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是指學生日常生活中或社會實踐中常見的生物學相關現象或問題,如設施農業、施肥、澆水等栽培措施與植物生長發育、產量的關系等情境。科學實驗和科學探究的情境主要來自于真實的生物學研究的內容以及由這些內容進行知識遷移設定的情境或提出的問題,如根據“群落演替”的一般規律,對生態修復提出合理建議等情境。生命科學史述說生物學科發展的脈絡軌跡,是生物學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成分,含有豐富的生物學知識、生物學研究思路方法以及獨特的社會價值。生命科學史也是一部人類適應自然、認識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歷史,如基因工程的建立實現定向改造生物特性的目標,可通過DNA重組和定向編輯技術使生物體獲得新的遺傳特性,提高生物技術在農業生產、生物醫藥中的工作效率等情境。
有研究從試題分析的角度對情境試題進行分類,從情境設置的功能特點上歸納為“變化型”“信息型”“實驗型”“材料型”四類。吳成軍根據情境的作用,將情境分為背景型、啟發型、解釋型、探究型等。楊帆等的分類方式更加貼近高考評價體系中對情境的分類,同時在指導試題的命制方面可操作性更好。
3情境試題的作用——助力學科育人價值的實現
傳統的試題更多地重視學生知識和能力的考查,在德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等方面難以考查或幾乎不考查。而情境試題有利于全面考查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的發展,這對高中教育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多方面發展,實現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的育人目標有很好的導向作用。
3.1情境試題有利于增加學生文化自信
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很多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自然科學智慧,同時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拼搏史和奮斗史。對傳統文化中科學知識的考查有利于引導高中教學重視傳統文化,增加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增強學生文化自信;從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來看,也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崇尚勞動精神、尊重勞動成果、熱愛勞動實踐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理科綜合全國I卷第30題,選取中耕、施肥、間作等農作物栽培措施為素材,從植物生理調節的角度,考查對這些栽培措施生物學原理的分析和解釋,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其內在機制,以更好地領略中華農耕文化的博大精深。2021年河北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第14題以《齊民要術》中蔭坑儲存葡萄為背景考查果蔬儲存中所蘊含的細胞呼吸、植物激素等生物學知識,使學生認識到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限的。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獲得許多智慧結晶。
3.2情境試題有利于引導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
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包括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高中生物學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著力于學生的長遠發展。高考試題的命制也應該基于核心素養水平測評,這有利于更好地引導中學教學。《新課標》的教學建議提出:組織以探究為特點的主動學習是落實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以探究為特點的主動學習需要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境。在高考中合理設置情境試題有利于引導高中教學,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近年高考試題設置較多的情境試題。
2020年的新冠疫情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較大影響。2020年理科綜合全國II卷第1題和全國III卷第5題均以新冠病毒的免疫原理和防控措施等方面為試題情境,對學生的免疫學知識和疫情中的防控措施及原理進行考查。這提示考生在抗擊新冠疫情的經歷中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增強公共衛生安全意識。這些試題體現了時代主題,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擔當意識,體現了高考立德樹人的核心功能。教師只要將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根植于心,以上教學的實施也就自然而然了;學生在高考中也就更易獲得高分,從而形成核心素養水平提高和高考高分的雙贏局面。
3.3情境試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健康生活理念在黨的十九大中黨中央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這是一項戰略安排,是基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旨在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進人民健康發展,為建設健康中國明確了具體落實方案。高考為了引導高中生物學教學重視健康中國理念的落實,在近年的高考中常常滲透健康中國的內容,而相關內容的考查常常以生活情境為載體。
2020年理科綜合全國II卷第31題,以人劇烈奔跑運動時機體生理變化為素材,考查肌肉酸痛感的生理變化、運動過程中胰高血糖素維持血糖平衡的調節方式,以及運動后大量出汗時補充電解質以維持內環境穩定的方式,引導學生對體育鍛煉進行深入思考,注重體育鍛煉的科學性。該題通過考查體育運動中生物學的現象和原理,倡導健康的生活理念。2021年山東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第23題以緊張、焦慮會引起脫發和頭發發白為背景,使學生知道不良心態對自身的健康不利,引導學生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以上列舉的主要為近年全國卷理綜生物試題。
張素梅通過研究“四省市”(北京、天津、山東和海南)2020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首次等級考試生物學試題得出了類似的結論,情境試題可以考查學生的核心素養,助力學科育人價值的實現。
4小結
綜上所述,可以明確:1在建構主義理論影響下的課程改革和高考改革中,高中生物學情境試題的出現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2生物學情境試題中情境的來源十分豐富。在各種考試中,命題者應該根據需要進行合理的選擇和整合,通過情境的選擇和整合以實現對學生學科素養的考查、價值取向的評價和引領,尤其是價值取向的評價。3在情境中去考查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養有助于對高中生物學教學的正向引導,有助于核心素養培養在高中生物學課堂的落實,也就有助于素質教育的實現。4情境試題助力學科育人價值的實現,增強學生文化自信,培養學生健康生活理念等。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德儒.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97.
[2]何克抗.關于建構主義的教育思想與哲學基礎[J].基礎教育參考,2004,(10):4-7.
[3]王文靜.基于情境認知與學習的教學模式研宄[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2.
[4]姚梅林.從認知到情境:學習范式的變革[J].教育研究,2003,(2):60-64.
[5]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6]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M].北京:人民教教育出版社,2020.
[7]楊帆,郭學恒.基于高考評價體系的生物科考試內容改革實施路徑[J].中國考試,2019,(12):53-58.
[8]章君果.近5年高考理綜生物學試題中“情境”的分析[J].生物學教學,2017,42(4):55-57.
[9]吳成軍.任務情境在考查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中的作用[J].基礎教育課程,2020,(Z2):83-93.
[10]上官苗苗,李春華.論新時代勞動精神的內涵、價值與培育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0,(6):22-26.
[11]中國教育部考試中心.聚焦關鍵能力彰顯時代精神——2020年高考生物全國卷試題評析[J].中國考試,2020,(8):47-51.
[12]張素梅.生物學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的創新與實踐——以“四省市”2020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首次等級考試生物學試題為例[J].基礎教育課程,2020,(23):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