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第一,團結一心,開創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新局面。在氣候變化挑戰面前,人類命運與共。中方歡迎各國支持《巴黎協定》、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第二,提振雄心,形成各盡所能的氣候治理新體系。各國應該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根據國情和能力,最大程度強化行動。發達國家要切實加大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能力建設支持。第三,增強信心,堅持綠色復蘇的氣候治理新思路。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從綠色發展中尋找發展的機遇和動力。”
——2020年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征程》的重要講話中提出3點倡議。
“對排污違法行為要加大處罰力度,特別是對造成重大或特別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違法排污行為,要堅決依法嚴懲。”
——2020年12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
“要抓住關鍵,突出重點,扎實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要圍繞涵養水源,大力保護修復生態系統。聚焦提升水質,加大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力度。緊緊抓住水沙關系調節這個‘牛鼻子,增強抵御洪澇災害能力。要轉變用水方式,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保護利用制度。強化生態環境、水資源等約束,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沿黃城市群,建設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要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形成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2020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上強調。
“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大力選樹先進典型、宣傳先進模范,讓勤勉工作、敬業奉獻蔚然成風,匯聚生態文明建設強大正能量。要注重人才隊伍建設,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得到重用,激勵廣大干部職工擔當作為,積極回應干部職工關切,完善困難職工幫扶機制,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2020年12月9日,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在“弘揚勞模精神 激發鐵軍力量”先進模范人物事跡報告會上強調。
“要壓實工作責任,加強聯動配合,推動形成強大工作合力。茅洲河、練江等河流流域相關市要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對照時間表高質量抓好各項工作落實,緊盯薄弱環節強化區域協同治理,省直有關部門要加強指導督導,嚴格環境執法,確保綜合治理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近日,廣東省委書記李希調研茅洲河綜合整治情況時強調。
數字
876家
近日,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公布第四批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名單。名單共包括31個省(區、市)的876家設施單位。其中,環境監測設施175家、城市污水處理設施289家、垃圾處理設施203家及危險廢物或電子廢棄物處理設施單位209家。
370?萬噸
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制度正式確立以來,檢察機關立案的公益訴訟案件逐年增加。從2019年1月到2020年10月,通過檢察公益訴訟,全國督促修復被損毀濕地面積5千余畝,督促治理被污染水源面積20萬余畝,清理被污染水域面積282萬畝,保護被污染土壤154萬余畝,督促回收和清理生產類固體廢物370萬噸。
50?萬元
11月27日,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修訂后的《廣東省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明確城鄉生活垃圾管理要堅持政府推動、城鄉統籌、屬地管理、全民參與、因地制宜、簡便易行的原則,強調垃圾源頭減量,單位未分類投放最高可罰50萬元。
4.65?億噸
近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公布《廣東省2020年度碳排放配額分配實施方案》,共有268家企業納入分配方案。根據廣東省2020年及“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總體目標,結合國家和省的產業政策、行業規劃和經濟發展形勢預測,廣東省確定2020年度配額總量為4.65億噸,其中,控排企業配額4.38億噸,儲備配額0.27億噸,儲備配額包括新建項目企業有償配額和市場調節配額。
1290?名
截至目前,黑龍江全省生態環境部門新增機關行政、生態環境執法、生態環境監測隊伍編制1290名。上收13個市(地)生態環境監測機構;上收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職責,構建了由督察辦、督察專員和5個區域派出生態環境督察局三級生態環境督察體系。全省生態環境部門新增機關行政編制351名;全省生態環境執法隊伍新增編制848名;生態環境監測隊伍新增編制91名。
19.87?億元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河源市綠色信貸余額19.87億元,比年初增加10.51億元,增長112.29%。河源市共有控排企業16家,截至2020年11月底,河源地區控排企業累計成交碳排放權386.81萬噸,累計成交金額5892.23萬元。其中,累計交易廣東配額、CCER和PHCER分別為 330.89萬噸、37.10萬噸和18.82萬噸,累計成交金額分別為5435.55萬元、101.33萬元和355.35萬元。
事件
8個執法案例被生態環境部通報表揚
日前,生態環境部公布第二批8個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件,廣東占了2個!生態環境部對廣東省東莞市生態環境局橫瀝分局、廣東省肇慶市生態環境局廣寧分局等單位在辦理案件中的突出表現提出表揚,對廣東省東莞市生態環境局茶山分局等單位協助調查跨區域案件的做法提出表揚。
兩部委確定京津冀等地水泥錯峰生產時間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通知,部署做好水泥常態化錯峰生產的工作。通知明確了全國部分地區錯峰生產的時間,其中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每年自11月1日至次年3月底;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河南每年自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每年自12月1日至次年3月10日;而其他地區在春節、酷暑伏天、雨季和重大活動期間,應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開展錯峰生產。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政策研究專題會議在京舉行
2020年12月1日,“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政策研究專題發布暨研究院啟動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當前全球疫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求和共識使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的重要性更加凸顯。綠色聯盟將秉持綠色、開放、廉潔理念,積極分享綠色低碳發展實踐,為推動實現韌性、包容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交流與合作的平臺,為共建國家落實聯合國 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積極貢獻。
內蒙古自治區出臺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各級黨委和政府及自治區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進一步厘清了全區各級黨委和政府及自治區有關部門和單位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邊界,對有效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部門責任,有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全國首個生態環保鏈在山東鄒平發布
2020年12月22日,由山東省濱州市生態環境局鄒平分局牽頭建設的全國首個以智慧執法為中心、以監管預防為抓手的區塊鏈生態環境監管平臺正式發布上線。該平臺是濱州市生態環境局鄒平分局在“十四五”生態環境規劃的要求下,為打好2020污染防治攻堅戰收官戰,加快推進鄒平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實現“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目標的重大創新舉措。
深圳危險廢物處置交易平臺上線
2020年12月30日,深圳市生態環境局聯合深圳排放權交易所舉辦深圳危險廢物處置交易平臺上線儀式。該平臺將覆蓋深圳1萬余家危險廢物相關企業,可為企業提供簽約、檢測、支付“一站式”線上服務,切實協助企業降本增效,服務企業成長,系統推進危險廢物處置管理。
新政
《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印發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的《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提出,推動全社會增強法治觀念,積極組織野生動物保護等方面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加強權利保護,促進生態環境、野生動物保護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和執法效果不斷提高;推進社會治理法治化,依法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等違法犯罪活動,遏制和預防嚴重犯罪行為的發生。
《綜合行政執法制式服裝和標志
管理辦法》印發
2020年12月9日,經國務院同意,財政部、司法部聯合印發《綜合行政執法制式服裝和標志管理辦法》,統一生態環境保護、交通運輸、農業、文化市場、應急管理、市場監管等綜合行政執法制式服裝和標志管理,推進規范文明執法。
《長江保護法》印發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長江保護法》,包括總則、規劃與管控、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修復、綠色發展、保障與監督、法律責任和附則9章,共96條。《長江保護法》明確,長江流域經濟社會發展,應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長江保護應當堅持統籌協調、科學規劃、創新驅動、系統治理。
12部門印發意見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等12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力爭再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建立配套完善的生活垃圾分類法律法規制度體系。地級以上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居民普遍形成生活垃圾分類習慣;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淘汰工作實施方案》印發
2020年12月19日,山西省交通運輸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公安廳聯合印發《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淘汰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到2021年9月底前,山西省將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76500輛,《實施方案》將以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中、重型營運柴油貨車為重點,加快推動淘汰工作。
《廣州市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印發
近日,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生態環境局印發《廣州市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明確提出2021年起,市中心六區星級賓館、酒店不在客房內擺放“六小件”一次性用品。一同發布的,還有廣州市相關塑料制品禁限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