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什么樣子?
會有人說青春就是手無寸鐵、一腔熱血。有人說青春應該是鮮衣怒馬、快意江湖。還有人說青春是少年意氣、揮斥方遒。那么青春到底是什么樣子?中國中鐵的優秀青年用“忠誠擔當”描繪出他們心中青春最美好的樣子。
青春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詞匯,是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的年華美好,是乳虎嘯谷、鷹隼試翼的初露鋒芒,更是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的壯志凌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青年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追夢需要激情和理想,圓夢需要奮斗和奉獻”。廣大青年要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在擔當與奉獻中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鏗鏘誓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擔當就意味著要主動承擔責任,不畏難不懼險,需要非凡的勇氣和過人的智慧。五四先驅李大釗曾說:“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中華民族向來不缺乏有擔當精神的青年,中國中鐵作為中國建筑領域的“開路先鋒”,也從不缺乏勇于擔當的青年。
2021年7月,河南鄭州,大雨傾城。熟悉的城市在暴雨中漸漸模糊起來,京廣北路隧道被30萬立方米積水灌滿,無數市民被困水中,危在旦夕。中國中鐵一局青年勞務工袁格兵不顧個人安危,克服重重困難,在水中連續奮戰16個小時,期間就啃了幾口饅頭,歇了10分鐘。在他不懈努力和忘我付出下,50余名被困群眾順利脫險。中鐵一局得知其英勇救人的義舉后,破格將他轉錄為正式員工。隨后,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紛紛對袁格兵英勇救人的事跡進行采訪、報道,他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一心只想救更多溺水群眾的精神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被媒體稱為“平民英雄”。
打隧道,最怕的是地質復雜。玉楚高速舊寨隧道施工區域主要由破碎的板巖和泥巖構成,自穩性差,恰好又處于富水帶,洞身遇到水就容易軟化、泥化,洞內涌水就很容易引起圍巖崩塌,發生安全事故。姜春平是中國中鐵七局玉楚高速項目副總工程師,2020年12月,正在舊寨隧道帶班作業的他發現拱頂右側有股狀水涌出且出現少量掉塊現象。憑借超強的應變能力和豐富的隧道施工經驗,他判斷掌子面將發生垮塌,緊急組織正在作業的16名工人迅速撤離掌子面。十分鐘后,掌子面拱頂右側鋼拱架開始垮塌,頃刻間塌方量便達到5000立方米。因提早發現、及時轉移,現場16名施工作業人員及部分大型設備安然無恙,而他也成了工友眼中的“守護神”。
深山中,他背著幾十斤的勘探設備在陡峭的山坡上攀行。隧道內,他在炸藥的巨響中緊盯著屏幕上波速曲線。工位上,他認真思索,不斷優化企業管理制度。黑夜里,他伏在書桌上“啃”著厚厚的復習資料。他是中國中鐵六院勘察院技術部副部長孫中科。在分析企業對于執業資格證書的需求后,他毅然踏上取證之路。備考注冊巖土工程師時,他頻繁輾轉于多個項目之間,一直把考試相關書籍帶在身邊,火車、飛機都變成自習室,參考書籍又多又重,用壞了裝書的皮箱。經過不懈努力,他先后取得注冊巖土工程師、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咨詢工程師執業資格證書,持續提升個人專業技術能力,同時為集團公司資質建設、生產經營提供有力支撐。
2018年6月,某鐵路既有線因暴雨導致的山體滑坡泥石阻斷,情況危急,相關單位向貴南高鐵項目部發出緊急救援請求。中國中鐵上海局貴南高鐵項目經理王飛征得上級同意后,不到10分鐘時間召集一支由20名管理干部,141名工人,7臺挖掘機、6臺自卸車、5臺指揮車組成的搶險組。他帶隊,冒雨連續作戰52小時,完成插打防護樁100根,對護坡進行刷坡減載15000方,有效保障了沿線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像這樣的搶險,他經歷了5次。除了搶險救災,他還積極助力脫貧攻堅。了解到項目沿線農戶由于土地貧瘠難以脫貧,他與當地政府、農戶溝通交流,提出“高鐵棄土改良土地變沃土,種植武鳴沃柑助力脫貧”方法,利用高鐵棄土土壤肥沃的特點改良沿線土地400余畝,助力7家農戶脫貧摘帽,項目部也因此解決40余萬方土方外棄問題,節約成本200余萬元,實現雙贏。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無數央企青年響應號召投身“一帶一路”建設。現任中國中鐵二局埃塞工程指揮部商務部長的周琪芳畢業就投身中非合作旗艦項目“亞吉鐵路”建設,一待就是八年。八年堅守期間,不管是出席與埃塞政府高官會晤、亞吉鐵路移交遺留問題談判會,還是項目部與業主日常對接、項目部與當地員工例會,她都會提前將會議資料整理到位,及時準確地翻譯傳達信息,確保企業核心利益。2018年底亞吉鐵路移交談判,她與團隊一起突破重重困難,成功實現合同價款調增,為企業節支創效貢獻青春力量。
非洲大陸自然資源得天獨厚,礦產資源尤為豐富,但因經濟不發達,工業落后,對礦產資源的利用率并不高。中鐵九局大連分公司剛果(金)聯合體項目部副經理祁曉鑫已經扎根剛果(金)六載有余,他潛心研究采礦技術,成立重點投資項目青年攻堅小組,多次中標海外重點項目,為企業做深做實礦建事業發揮重要作用。2020年初,剛剛任職項目管理崗位的祁曉鑫面臨前期物資設備匱乏、居住環境差、新冠病毒肆虐等一系列難題。他帶頭駐扎一線,逐項破解難題,一方面積極與業主溝通,封閉礦區、中止與外部單位往來活動,落實員工疫苗接種與園區內衛生防疫。另一方面積極協調現有資源,調整現場施工組織方案,發揮現有設備最大生產能力,最終項目超額完成年中采剝計劃,為企業在海外市場贏得良好聲譽。
中國中鐵北京局援巴基斯坦瓜達爾新國際機場項目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援外工程,楊龍章作為項目總工程師帶領團隊克服施工物資短缺、生活條件差、水土不服、語言溝通不暢、國際恐怖分子襲擊、新冠疫情爆發等重重困難,提前完成施工節點,為國家和企業贏得良好聲譽。在海外工作期間,他主持編制施工技術方案累計50多項,優化重點施工方案4項,完成較大工程變更5項、工程技術洽商及現場工程量簽證多項,累計創造直接經濟效益上千萬元。
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是世界海拔最高首都,達到3300-4500 米,是外交部地區分類中的全球唯一六類地區,整個城市建設在雪峰夾峙的谷坡上,氧氣含量及氣壓只有平原的65%,一個習慣在平原生活的人陡然來到高原,連呼吸都困難,更不要說高強度的工作。然而中國中鐵國際南美分公司市場營銷中心主任馬春生已經在這里堅守了六年。面對高原環境和防疫復工雙重壓力,他連續奮戰24個月,成功簽署3個項目,為企業滾動經營和復工復產提供保障。疫情最嚴重時,他作為玻中企商會會長單位日常工作負責人,聯絡協調62家會員單位共同抗擊疫情、參與“春苗行動”和籌備復工復產,受到商務部肯定。作為海外經營陣線上一名老兵,他將十年青春綻放在南美大地,他的深耕細作擴大了中國中鐵品牌影響力,為企業在南美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當遠離家鄉、語言不通、物資匱乏、環境惡劣時,他們克服困難、堅守海外的身影,就是青春該有的樣子。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主持召開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時提到不久前收到的一封成昆鐵路青年來信,在信中總書記感受到青年一代對祖國和人民的擔當和忠誠。作為向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的成昆鐵路項目20余名青年黨員之一,鄭冬冬是中國中鐵隧道局成昆鐵路項目調度主任兼工程部副部長,是一名“鐵三代”。他帶著骨子里那股不服輸、不怕苦的韌勁,扎根在小相嶺隧道深處。作為項目青年突擊隊一員,他始終發揮著一名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隧道涌水時,他帶頭在冰冷湍急的冰水中奮戰10多個小時,直至雙腿失去知覺。前期放線時,他連續在云貴高原超強紫外線下工作數月,直至臉上開始蛻皮。他所在的成昆鐵路項目二號斜井在晚開工3個月及井身增長900m的不利條件下,提前施組計劃44天安全到達井底,連續6個月實現持續高產,創下了長大山嶺隧道機械化施工的記錄。五年來,他甘于寂寞,默默奉獻,在成昆鐵路小相嶺隧道每寸土地都留下堅實腳步,用實際行動踐行中國中鐵青年忠誠擔當。
我國鐵路營運里程位居世界第一,鐵路線貫穿全國各省份,這離不開筑路人默默堅守。從“百里風區”蘭新線到“地質博物館”蘭渝線,再到“西南邊陲”玉磨線,中國中鐵武漢電氣化局玉磨鐵路項目黨工委書記楊玉東長期扎根邊遠一線,用青春與汗水踐行初心。為了降低一線作業人員勞動強度、提高施工效率,他積極參與工藝工法創新,改進的“接觸網無滾筒模型鋼筋籠加工一次成型”項目,有效解決百里風區鋼筋籠加工困難的問題。多年崗位歷練促使他成長為一名既懂技術又精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所在的項目在生產經營、項目黨建、群團工作等方面成績突出,公司歷年評優評先均處于前列。
從會計員到項目經理,從蘭新鐵路到阿壩九環線,中國中鐵八局二公司四川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道路提升與保障項目部項目經理胡強,腳步遍布祖國大江南北。他秉承“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理念,合理制定施工組織設計,認真審核施工圖紙 ,減少施工成本,確保項目施工效益,近三年負責的項目全部盈利,且沒有發生一例安全事故,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同時,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
當面臨急難險重任務時,他們一身泥濘、滿面風霜的身影就是青春該有的樣子。
有這么一群人,無論是荒無人煙的戈壁灘,還是一望無際的大沙漠,無論是山川秀美的江南水鄉,還是遙遠神秘的青藏高原,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將青春綻放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綻放在成昆鐵路小相嶺隧道最深處,綻放在鄭州數十年一遇的滂沱暴雨中,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他們用實際行動刻畫出青春的模樣——忠誠擔當。
當承建的工程在人跡罕至、環境惡劣、交通不便的地方時,人員流動分散靠什么凝聚?工作條件艱苦靠什么支撐?攻堅克難靠什么戰勝?企業不斷發展靠什么創新?靠的就是融入一代代中國中鐵青年血脈中那種“報效祖國、為民造福”的無私奉獻,“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奮進,“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頑強拼搏,“不辱使命、為國分憂”的勇于擔當。
青春應該是什么樣子?這就是青春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