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人聯
加快醫療健康公共數據開放共享立法、完善蘇南地區大交通規劃、推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范區建設、打造超級計算中心、多渠道擴充學前教育資源、合理布局沿江砂石碼頭、共建蘇州中醫院校、設立養老護理專業……
上到頂層設計、下到日常生活,這些是在2020年9月蘇州市“我為‘十四五’規劃獻良策”活動中收集到的民聲民意。這一樁樁“小建議”凝聚著代表們的“大智慧”,飽含著代表們刻苦鉆研的“工匠精神”以及為民擔當、為民服務的深厚情懷。
自江蘇省人大常委會作出關于“我為‘十四五’規劃獻良策”活動工作部署以來,蘇州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精心組織,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建言獻策,切實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充分反映到“十四五”規劃編制當中,力求提出全局性、針對性、建設性的意見建議,為今年省、市人代會審查批準“十四五”規劃作好準備。活動開展以來,共收集到意見建議618 條,其中涉及省級以上層面建議132 條、市級層面建議198條,其他建議288條。
2020年7月21日,蘇州市人大常委會發出《關于在全市五級人大代表中開展“我為‘十四五’規劃獻良策”活動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嚴格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在全省各級人大代表中開展“我為‘十四五’規劃獻良策”活動的通知》要求,上下聯動、齊心協力、精心組織在蘇州的五級人大代表和街道議政代表開展“我為‘十四五’規劃獻良策”活動。一個月后,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召開五級人大代表“我為‘十四五’規劃獻良策”活動動員部署會,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振一出席會議并講話,他要求各級人大認真謀劃方案,有序組織實施,加強溝通聯系,深入調查研究,在全市上下形成為“十四五”規劃獻良策的濃厚氛圍。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溫祥華就組織五級人大代表開展“獻良策”各項相關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級人大全方位組織好人大代表活動,高標準完成獻計獻策任務。

蘇州市人大常委會始終堅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于民統一起來,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為“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2020 年8 月31 日,蘇州人大組織開展五級人大代表“統一接待日”活動。本次“統一接待日”共設置接待點156 個,收集到選民群眾各方面意見2031 條。在蘇州的五級人大代表和街道議政代表走進全市鎮村、街道社區,與選民群眾零距離溝通接觸,宣傳“獻良策”活動的背景和主題,圍繞“十四五”時期省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任務及優化營商環境辦法舉措等內容,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努力使所提建議意見更加體現科學性、民主性。
為更好地匯聚人民群眾智慧,在舉辦的“我為‘十四五’規劃獻良策”座談會上,18 位在蘇州的全國、省、市、縣級市(區)、鎮人大代表及街道議政代表熱烈交流,進行頭腦風暴,頻頻擦出思維火花。代表們提出的建議涉及產業升級、營商環境、社會治理、城建交通、財政金融、科教文衛體等多個方面,既體現戰略性、引領性,又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全國人大代表、啟迪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雅萍建議,將規劃建設蘇州機場納入國家層面規劃,為加快蘇州機場建設進程創造有利條件,助推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希望國家和省支持蘇州依托自貿片區、中新合作、兩岸合作等優勢開放平臺,支持蘇州創建國家“產業鏈雙循環創新示范城市”,充分發揮蘇州產業基礎優勢。希望國家和省支持蘇州打造“國家生物醫藥實驗室”總部,形成跨區域、全覆蓋的協同創新與開放合作等。這些建議非常中肯、富有智慧,發言贏得了陣陣掌聲。
省人大代表、蘇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黃戟就蘇州未來發展提出了四個“注重”。他認為,應當注重城市能級提升,加快推動實現蘇滬同城,關注與錫常通等城市的區域一體化發展;注重創新驅動發展,推動產業用地資源向產業含“綠”量、產出含“金”量、科技含“新”量高的項目傾斜;注重城市發展品質,圍繞“一江兩湖”核心自然資源,全力推動沿江、沿湖綠色發展;注重城市韌性和安全,統籌做好備用水源地的規劃建設,加快推動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大力推廣氫能、太陽能等新能源使用及做好生豬保供等工作。
市人大代表、吳江汾湖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琦建議,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是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應當充分發揮江蘇、蘇州特別是吳江生態環境稟賦優勢,實現制度創新、要素流動,更高層次上率先突破行政區經濟模式,積極融入“滬蘇同城化”發展格局,切實把“對接和服務上海”的文章做好。同時,全力推進蘇州片區“古鎮+鄉村+生態”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不斷擴大“江南水鄉游示范區(游黎里)”品牌知名度,推動長三角古鎮“串點成線、串珠成鏈”,共建江南水鄉古鎮生態文化旅游圈。
姑蘇區人大代表、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院長傅菊芬強調,以實實在在舉措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她提出,構建簡單明了的普高和職高升學方案,給中等職業教育應有的地位,給中職學生應有的發展空間。
一枝一葉總關情,情深意切暖人心。人大代表們在會上娓娓道來,他們的每一條小小的建議都代表了人民的所急所難、所思所盼,凝聚了人民的智慧,肩負著人民的重托。他們以“工匠精神”深入基層、細致研究、充分論證,有效發揮出蘇州市各級人大代表植根于民的優勢和代表在各專業領域的作用。
“我為‘十四五’規劃獻良策”活動也僅僅是蘇州市人大代表為民服務的一個縮影,蘇州市人大常委會在鼓勵代表履職方面作出了諸多嘗試與努力。
蘇州市人大常委會將繼續推進代表工作機制、載體和服務創新,密切人大機關同代表、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大力支持和保障代表充分發揮作用。建立健全“雙聯系”工作機制。堅持主任會議成員定期接待市人大代表、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代表、人大代表聯系村(社區)等制度。規定我市選舉產生的每位省人大代表固定聯系3 名基層一線市人大代表,明確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領導以代表身份參加視察、調研和聯系群眾等活動每年不少于2 次。組織開展市人大代表統一接待日活動,更加有效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加強載體建設,對標“八有”要求(有活動陣地、有統一標識、有規章制度、有工作計劃、有臺賬記錄、有學習資料、有辦公設施、有線上平臺),全市共建成“代表之家(工作站)”872個。堅持“建管并重”,建立“五級代表進‘家’”機制,定期接待人民群眾,努力把人大代表之家建設成為代表日常履職的重要場所,成為向人民群眾宣傳人大知識、展示人大工作和民主法治建設成就的重要陣地。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會的主體,更好發揮代表作用是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在要求,是人大工作保持生機與活力的“源頭活水”。蘇州市各級人大和全體代表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秉承“工匠精神”,用真心履職盡責,全力以赴助力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