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瑋鴻
(赤峰市氣象局,內蒙古 赤峰 024000)
氣象科技服務是一項能夠向人們實時提供最近一段時間內氣象資料的服務,近年來,在大數據、云平臺等新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氣象科技服務正朝著精細化、互動化的方向發展,這一情況的出現,不僅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還為促進國家經濟發展提供了助力。
按照屬性分類,氣象服務可以被劃分到公共服務的范疇當中,并且依據服務對象分類,氣象服務又可以劃分成公共氣象服務、專業氣象服務、決策氣象服務以及氣象科技服務(如圖1 所示)。其中氣象科技服務指的是專門滿足用戶特殊需求的服務。比方說,A 省為更好地發揮氣象科技服務防災減災的功效,在十一五期間,該省相關政府部門下發30 多份與氣象相關的文件,發布了16 項氣象地方標準,開展了50 多次氣象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同時,為進一步提升氣象科技服務強化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能力,A 省政府共投入了2.05 億元,初步建成了能夠監測全省的天氣雷達監測網、地面自動氣象觀測站網、生態氣候環境監測網、水分土壤監測網等站網,大大提升了氣象科技服務對于突發氣象災害的短期預報能力,并且在近年來,A 省晴雨預報準確率超過了85%,月氣候預測準確率處于60%—70%之間,為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圖1 氣象服務體系分析
在我國,氣象事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國家財政撥款,在上世紀90 年代,受限于我國財政困難的情況,下發至氣象事業中的資金數量極為有限,盡管近年來,我國不但提升對氣象事業的重視程度,下發的資金數額也有所提升,但資金下發的總量仍不能滿足氣象服務行業的需求,通過查看圖2 可知,2012年到2018 年我國氣象服務產業規模與增速的變化情況。通過觀察下圖可知,2012-2018 年,我國氣象產業規模雖然由63.50億元增加到了137.80 億元,但增速卻逐漸放緩,且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其中2012 年-2013 年的增速為19.4%,而2017 年-2018年的增速卻下降到了10.3%。隨著當前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類新型的氣象科技設備層出不窮,在資金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氣象部門難以采購大量最新型的氣象科技設備,在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群眾開始重視精神文明、享受物質生活的背景下,這種情況的存在不僅使得氣象部門的服務水平無法滿足群眾的實際需求,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氣象服務部門的公信力,阻礙了氣象部門的長遠發展。

圖2 我國氣象服務產業規模及增速分析
氣象科技服務作為一項能夠向群眾提供氣象信息的服務類工作,在當前科技社會發展過程中,為進一步提升服務的質量,人們更注重利用各類先進的設備,獲取更為精確的氣象數據,卻忽視了若不存在復合型的氣象人才對設備加以控制和觀察,氣象數據的準確度無法得到有效地提升。此外,在當前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盡管部分氣象部門開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工作,以期令當地的氣象科技服務能夠朝著專業化、現代化、特色化的方向發展,以便更好地滿足人們對氣象服務個性化的需求,但仍存在一些氣象部門因工作人員仍沒有擺脫傳統氣象科技服務思想的限制,認為氣象科技服務僅需要向群眾提供近期的氣象信息,沒有主動了解當前市場發展變化情況以及群眾對于氣象服務的具體需求,進而嚴重降低了服務的質量與效果,給氣象部門的未來發展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眾所周知氣象科技服務的立足點在于科學技術,若氣象部門的科技服務水平落后于當前社會科技發展水平,將會嚴重降低氣象科技服務的整體質量。近年來,隨著風云一號、風云四號氣象衛星(如圖3 所示)先后發射成功,人們對氣象領域的認知不斷加深,人們對氣象科技服務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但對當前部分地區的氣象設備研發部門進行調查后發現,部分氣象科技服務技術衍生出的產品制作方式仍比較落后,產品的精確度明顯不足,無法滿足當前社會與氣象領域對于氣象科技服務更深層次的需求。

圖3 風云一號與風云四號
對我國氣象科技服務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后,為更好地推動氣象行業的向前發展,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解決目標已經成為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
在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氣象部門的任務越加繁重,所需要的檢測設備規模也越來越大,面對近年來氣象設備原材料價格逐年上漲的情況,新型氣象監測設備的價格以及原有氣象設備的檢修成本都有所提升。為避免因經費不足導致氣象科技服務水平下跌的情況,首先,氣象部門可以在開展部門工作之前,先對氣象觀測設備所需資金進行核算,制定詳細的經費預算規劃,并依據核算出的資金數額,向上級部門尋求資金支持,以便保證氣象部門能夠在后續工作過程中正常運轉。其次,氣象部門還可以通過向社會尋求資金幫助,舉例來說,盡管氣象科技服務具備一定的公益性,但這種公益性應當建立在盈利的基礎上,B 市氣象部門為獲取更多的資金支持,與當地棉花種植戶進行溝通,通過科技軟件對當地歷史氣候條件進行分析,降低因干旱、暴雨、霜凍等不良氣候變化對于棉花生長產生不利影響的可能性,在增強棉花種植戶對于自然災害防御能力、提升其經濟收益的同時,保證當地社會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促進當地農業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最后,為進一步提升氣象部門氣象科技服務的準確性,部門應當在資金的使用過程中,加強對資金的管控力度,具體來說,現階段,氣象部門在引進部門急需的各類新型氣象設備,或者在開展氣象設備檢修工作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對當前部門各種設備的具體情況以及部門倉庫內現存替換零件的個數、種類、當前市面上各類零件的價格、質量等因素加以統計,同時在購買相應設備零件的過程中,選擇性價比較高的供應商,在提升設備檢修質量的同時,減少資金的不必要消耗量。
對當前世界局勢進行分析可以了解到,現階段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就是人才的競爭,對于國家來說人才的缺失將會大幅度降低國家在世界上競爭力,對于氣象部門來說,人才的缺失同樣會降低部門在社會上的公信力。在當前社會形勢下為進一步提升氣象科技服務水平,氣象部門必須擁有自己的科技研發隊伍,以便實現科技服務朝著多元化、精準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F階段,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各類新型的氣象設備引入部門當中,為使氣象科技服務的質量得到有效提升,氣象部門必須加強自身對于人才的重視力度,盡可能培養出能夠適應當前社會發展需求、具備專業氣象知識、可以熟練操作氣象設備的人才。具體來說,為使氣象科技服務能夠更好地服務于群眾,在當前“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服務人員可以借助網絡運用抽樣調查法、分析法等調查方式,收集整理群眾對于氣象科技服務的要求,進而對自身的服務不足進行統計,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對其加以完善,最終達到提升氣象科技服務水平的目的。舉例來說,C 省某氣象部門為獲取更多高素質的專業化氣象人才,該部門通過與當地高校進行校企聯合的方式,定期組織氣象科技服務人員到高校講解具體工作內容,并將氣象部門作為當地各高校部分成績優異的學生畢業實習地點的方式,定點培養氣象科技服務人才。
現階段,在互聯網技術深入千家萬戶的背景下,無論是科技產業還是服務產業,創新都為其正常運轉提供了極大的幫助。近年來,面對氣象監測設備不斷更新、檢測技術不斷創新的情況,為使氣象科技服務水平得到有效地提升,氣象部門需要加強對自身的管理水平,氣象科技服務人員也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以便在進行氣象數據收集時能夠正確地操作各種新型設備。首先,氣象部門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建立氣象消息實時共享平臺,通過語音、文字、視頻等形式,及時向群眾播報氣候變化情況;其次,對當前市面上的氣象設備加以優化創新,使其更適應當地的氣候變化情況;最后,利用互聯網建立科學的人員服務管理平臺,并通過隨機檢查服務人員工作質量的方式,確保服務人員在日常工作過程中,能夠嚴格依據氣象部門制定的工作條例開展工作,在進行氣象數據收集時,能夠依據當地的地理環境對數據進行科學的評估,并且在實施數據采集過程中,能夠對氣象設備進行簡單的檢查,保證設備工作狀況正常,通過這種方式,在提升氣象部門人員管理效率、提升氣象數據準確性、降低設備維護成本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氣象科技服務的質量。
總而言之,在當前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科學技術水平不斷進步的背景下,涌現出一批新型的氣象科技服務產品,傳統的氣象科技服務形式得以改變,這種情況的出現不僅滿足了人們對氣象情況的需求,還有效地促進了我國現代化氣象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