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肖肖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輪機電氣與智能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1170)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成果導向教育,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的教育理念。該理念是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三大基本理念之一,重點關注學生在受教育之后能獲得什么能力,而不是教師教授了什么知識。目前,國內已有一些院校開始進行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從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考核體系等方面進行改革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本文以《電機應用技術》課程為研究對象,深入分析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在此基礎上,基于OBE 理念探索該門課程的教學改革方法和措施。
《電機應用技術》課程概述如圖1 所示,它是高等職業院校電類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教學內容包括變壓器、交流電機、直流電機等工作原理和運行方式。該門課程的前置課程包括《電工基礎》、《電子技術基礎》、《高等數學》等相關課程,它在整個專業教學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為后續的專業課程《船舶電力拖動》、《PLC 及應用》、《變頻調速技術》等課程奠定基礎。但在傳統認知上,學生普遍反映該課程難度較大,知識較難掌握。傳統的課程教學中主要存在教學模式單一、理論與實際需求脫節、考核方式單一等幾個問題。

圖1 《電機應用技術》課程概述
在傳統教學理念影響下,目前《電機應用技術》課程的教學模式多采用教師課堂講授理論性知識,通過布置習題來檢驗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被動性接收知識,課堂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不高,教師依然占據課堂主體地位。目前,雖然很多教師正在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了教學模式的改革,例如課上通過讓學生觀看幻燈片或者短視頻學習等,但是基于傳統應試教育教學理念,導致此種教學模式難以讓學生真正占據課堂活動的主體地位,不利于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能力的培養。
《電機應用技術》課程教學內容主要圍繞電磁基礎、電機學理論、電力拖動系統三部分內容,涉及的電機類型包括:變壓器、交流電機、直流電機以及控制電機等。本課程教學內容側重于構建相關理論知識,安排了較多電機結構與原理、公式理解和計算,忽略了電機設備的使用、維護、故障處理方面的知識,導致學生在面對現實生活中電機使用及維護等較為復雜的實際問題時,并不具備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培養出來的學生在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方面有所欠缺。
考核評價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當前《電機應用技術》課程中大部分教師考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期末考試成績(占比60%),平時成績(占比20%),實驗成績(占比20%)。其中期末考試以理論題為主,較多學生存在平時上課不積極主動、考前“臨時抱佛腳”的現象。平時成績根據學生課上考勤、作業完成度、以及課堂表現給出,實驗成績依據實驗完成度、實驗報告分析進行評定。這種考核方式難以衡量高職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較難體現學生的實際學習產出。
OBE 理念即成果導向教育,其重點就在于成果二字。成果是學生的學習成果,重點不在于課業分數,更重要的是知識內化后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在《電機應用技術》教學改革時,圍繞高職高專是以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應用型專門人才”為目標這一主題,本著“必需、夠用”為度的原則,明確這門課程想讓學生取得哪些學習成果以及為什么要取得這些成果。教師可以深入企業調查分析,從電機拖動及控制系統的生產制造崗位及其在生產設備中的維護維修崗位需求出發,重建培養目標和能力指標,從學生職業能力需求出發,使得學生具備電機拖動及控制系統的制造、維修和設計等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職業能力,消除學生“學而無用,學而不知所用”的疑惑感,強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激發其主動性。
OBE 理念下《電機應用技術》課程的設計是一個“逆向設計”過程,如圖2 所示,該理念強調從學生能夠取得的學習成果出發設計教學內容。明確學生學完《電機應用技術》應取得的目標成果后,教師應該依據基于OBE 的課程標準,結合電氣建造師、電氣技術員、調試工程師、售后服務工程師、電氣工程師、電氣安裝工藝員等崗位實際工作任務,將課程知識結構整合重構,體現課程核心能力培養。

圖2 逆向設計教學內容
為了讓課程緊跟國內外電機的最新發展趨勢,基于實際應用案例,教師應重新梳理課程知識點和技能點。例如:目前國內外電動汽車業迅猛發展,驅動電機作為電動汽車驅動系統的動力裝置,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電動汽車中常用的驅動電機包括:感應電機、永磁同步電機、永磁無刷直流電機等;國內家用電器企業也不斷進行技術和設備創新,使得風扇、空調、冰箱、洗衣機、燈具、小家居用品等設備上的小型電動機性能逐步提高。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課程結合電機上述應用案例與工作任務,分為六個學習單元模塊:變壓器、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拖動及控制、單相交流異步電動機、同步電機、直流電機及拖動、控制電機。以應用為主,根據專業崗位群所需提出每個學習單元的知識技能要求。
OBE 理念,尊重學生主體性要求,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以學生作為課程設計和教學的中心,轉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主要發揮引導作用。教師根據每個學習單元的知識技能要求,將每個單元學習內容分成若干個學習任務,拓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做”一體課程教學模式,部分學習內容在實驗室、實訓室完成,教師邊講解、邊演示,學生邊學習、邊實踐、邊提問,使學生在“教、學、做”一體的教學環境下,較快理解電機拖動及控制的工作原理,具有較好的電機拖動及控制系統的安裝、接線、調試及故障排除能力。
考核評價是檢驗教學效果和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電機應用技術》教學改革必須建立基于OBE 理念的考核體系,必須能夠檢驗出教育教學成果是否完成。圖3 為成果導向多元化考核體系,針對傳統考核方式單一的問題,可以將《電機應用技術》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分解量化,每個階段占據不同的權重分數,將考核評價過程化。通過將學生分為學習小組,每組由組長負責完成一定任務,組織同組同學完成實驗實訓項目、國內外先進電機技術調研匯報、網絡資源自主學習研討等,通過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等3 種方式,綜合得到過程化考核成績,教師將每個階段的過程考核結果及時反饋給學生;結果考核包括期中測試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通過過程考核、結果考核,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能夠更好地衡量學生的學習成果,更好地檢驗學生是否具備職業能力及素養。
《電機應用技術》是高等職業院校電類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將OBE教育理念融入到該課程中,從課程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設計、考核評價等方面進行課程改革和實踐探索,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能夠為電機相關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