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國 張日朝
筆者通過對數頭尋血獵犬幼犬訓練后,發現尋血獵犬的幼訓方法和成犬的訓練方法差別并不是特別大,此文就以尋血獵犬幼犬訓練的過程及方法進行介紹。

尋血獵犬生性有些膽怯懦弱。我們在幼犬1.5月齡之后不再對其進行集體飼養管理,幼犬單獨住犬舍,不與其他犬玩耍,培養其獨立自主的性格,有條件地增強犬的搶食欲望。2 月齡左右就開始進行小范圍的環境鍛煉,逐步建立與人類游戲玩耍的行為欲望。3 月齡后系牽引背帶開始對犬進行社會化培養,有計劃地進行各種不同環境的鍛煉,讓犬熟悉各式各樣的場所,同時也在培養犬的體能,每日進行3 小時左右的快走、慢走、慢跑等體力鍛煉,每天兩餐早吃少、晚吃飽,并且一定要保證犬充足的營養,同時進行犬對助訓員的追逐游戲訓練。通過不斷地培養,犬應有發達的肌肉、從容自信的性格、鎮定自若的能力。
尋血獵犬對氣味的記憶能力較為持久且執著,并不會受到其他干擾氣味的影響,該犬作為城市追蹤犬,其追蹤作業方式也不同于其他犬種的足跡追蹤搜索作業。該犬種作業時通過捕捉到高位處空氣中的氣味后一邊快速奔跑一邊進行搜索,并非低頭嗅認而是抬頭嗅聞的作業方式,當斷線后犬的速度會減慢,尾巴會耷拉,仰頭四處嗅聞。尋血獵犬具有頑強的毅力,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所以相比于其他犬種的追蹤作業具有更高效、更快捷、訓練周期短、投入使用快、應用范圍廣、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因此訓練的方法和以往的追蹤訓練方法也截然不同。
在犬4 月齡左右時,便開始對其進行追蹤訓練,初期選擇在一個清凈的環境當中,可以選擇的地點有停車場、公園或者公路硬質地面,由助訓員持食物開始對犬進行調引,讓犬達到積極性最高的狀態,助訓員再迅速離開犬的視線范圍并藏匿,此時訓導員下達“蹤”的口令,培養犬對口令的認識,犬會快速地奔跑并找到藏匿的助訓員,此時助訓員要充分地獎勵犬并與犬進行玩耍,待犬的興奮性到最高點時再次快速跑離,以此重復訓練4次即可完成訓練,養成犬的追蹤行為作業方式。
通過訓練,犬的能力會不斷地提升,同時也應該提升訓練的環境復雜程度。初訓需要注意的是布線的距離長度,剛開始培養犬追蹤認識時距離不宜太長,可以是30 米、50 米、100 米,通常尋血獵犬都能夠快速成功地追蹤上線,并且找到目標人物。如果犬不能夠按計劃追蹤上線,可以在助訓員還沒有消失在犬的視線范圍內時放犬追蹤,追到目標后,助訓員充分獎勵,由可視范圍到不可視范圍再到延時追蹤的過程,最終培養犬追蹤的行為方式。
尋血獵犬在5 月齡左右時開始進行對嗅認嗅源能力的培養,這一訓練過程相對比較復雜,整個過程重點在于讓犬明白嗅認完嗅源要順著助訓員行走的軌跡找到隱藏的助訓員,這是一項既艱巨又有挑戰性的任務,也是貫穿整個訓練以及未來實際使用當中最難的節點。尋血獵犬嗅認嗅源的方式也不同于其他犬種的握鼻嗅、指嗅、套嗅等,該犬依托于自身強大的氣味記憶能力與鑒別能力,在嗅認嗅源時只是迅猛地用鼻子嗅聞一下嗅源,鼻部有可能會直接接觸到嗅源,也有可能是還沒有碰到嗅源,便可快速追蹤突破起點上線。有研究表明其鼻頭部的褶皺可以儲存氣味,長長的耳朵像扇子一樣將空氣中的氣味扇進鼻腔內輔助其追蹤搜索作業,所以犬對目標氣味記憶能力持久。

訓練嗅認嗅源這一過程是由助訓員完成的,助訓員在初期調引犬時可以用嗅源挑逗一下犬,吸引犬對嗅源的好奇心和游戲欲,然后再將嗅源放置在犬的視線范圍1 米左右,便迅速離開犬的視線,因為犬自身的游戲欲望比較強烈,這時犬會對嗅源高度注意,訓導員在助訓員消失后帶犬行至嗅源前,犬出于好奇心自然就會對嗅源進行嗅聞,這時訓導員應當下達“嗅嗅”的口令,逐漸強化犬對嗅認嗅源的意識,明白嗅認嗅源的命令,然后下達“蹤”的口令。犬嗅聞后會出現咬、叼等行為,甚至還會出現叼著嗅源跑一段路的現象。通過訓練糾正犬的不良行為可以改善這些問題。
尋血獵犬示警方式的培養也是在犬找到助訓員后由助訓員完成的,通常我們選擇讓犬吠叫示警或者“坐”示警,吠叫示警對犬的神經類型要求比較高,尋血獵犬一般不太容易吠叫出聲,所以我們在訓練中多采用“坐”示警方式。示警訓練時一般在犬的月齡比較小的時候容易快速訓練成功,犬追蹤過程中越是接近目標越會興奮,奔跑的速度也會越快。找到助訓員后,會出現扒、拱助訓員的行為,這也可以理解為犬的一種示警方式,這時助訓員需要保持安靜,不要動,食物舉高一些,犬自然就會坐在助訓員面前,如果完不成“坐”的示警方式,訓導員可以對犬進行引導,這時候助訓員再對犬進行充分獎勵,通過多次訓練后犬便會養成“坐”的示警習慣。
尋血獵犬的訓練需要訓導員的耐心、細心和充分的體能,在尋血獵犬訓練追蹤技術基礎之上,邊訓練、邊摸索、邊使用,遇到問題及時解決,只有這樣才能更有利于警犬技術的發展,更好地服務公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