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銳 程魯光 黃秋月

從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訓養點選23 頭7 周齡昆明犬幼犬作為實驗犬。所選犬發育良好,無疾病。實驗在未進食狀態進行。
攝影機、秒表、網球、毛巾、牽引帶、房間、場地、傳送帶、箱包、車輛、帶繩小球、彈力球、空礦泉水瓶、紙盒、雨傘、鐵罐、小麻棒、廢舊的紙盒。
1.天氣:避免高溫或低溫。
2.場地:初期在犬較為熟悉的環境下進行,后期在較為陌生的清靜環境下進行。
1.行為測試方式
測試參照問卷調查結果進行,測試項目的難度逐漸增加,難度越大分值越高。測試中出現部分犬能通過高分值項目測試,卻不能通過低分值項目測試。分數統計分4 個階段,第一階段6 周,其他3 個階段各4 周,每周測試1 次,共測試18 周。在昆明犬幼犬7~24 周齡期間,每周對所選的實驗犬進行1 次相關警用行為的測試。
2.評分標準
(1)每頭犬每周按3 種警用行為測試內容按序測試,可完成的打“√”,當該犬無法完成項目測試時,不再繼續本周測試。(2)每頭犬每周測試的成績為該周打“√”的測試序號所對應的分值,第1 次測試至第18 次測試對應,分值分別為1 至18 分,評分表連續出現相同的分值意味下一項測試未通過,具體測試方法見表1~3。

表1 昆明犬7~24 周齡期間環境適應行為測試表

表2 昆明犬7~24 周齡期間探求行為測試表

表3 昆明犬7~24 周齡期間獵取行為測試表
1.7~24 周齡犬環境適應行為描述及回歸分析
對幼齡昆明犬不同周齡的環境適應行為得分進行描述性統計,在SPSS 中用圖表顯示結果如圖1 所示。
2.7~24 周齡犬探求行為描述及回歸分析
對幼齡昆明犬不同周齡的探求行為得分進行描述性統計,在SPSS 中用圖表顯示結果如圖2 所示。
從柱狀圖看出7 周齡犬幾乎無探求行為,從8 周齡開始出現明顯的探求行為。
3.7~24 周齡犬獵取行為描述及回歸分析
對幼齡昆明犬不同周齡的獵取行為得分進行描述性統計,在SPSS 中用圖表顯示結果如圖3 所示。

圖1 幼齡昆明犬不同周齡環境適應性描述圖

圖2 幼齡昆明犬不同周齡探求行為描述圖

圖3 幼齡昆明犬不同周齡獵取行為描述圖
本文應用SPSS 中專門用來進行測驗信度分析的模塊為Scale下的可靠性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分別對環境適應行為、探求行為和獵取行為進行分析,結果如表4。
本文應用SPSS 中專門用來進行測驗效度分析的模塊為Scale下的KMO 檢驗和Bartlett的球狀檢驗,結果如表5。
實驗設計時對3 個警用行為盡量采用縱向遞進的方式和橫向遞進的方式同時進行。隨著幼犬周齡增長,針對幼犬在各個成長階段的特點,逐步加強測試難度,并在測試時選擇綜合評估的方法。
本研究行為測試設計是在整理問卷結果基礎上開展的。測試是對固有警用行為的驗證,也是對變化警用行為的發現。測試經過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可以在較可靠程度上區分出不同幼齡階段昆明犬的評測得分高低。測試的方法也是幼犬按周培訓的方法,能完成不同周齡測試就屬于該階段的合格犬。

表4 行為測試信度分析結果

表5 行為測試效度分析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