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芳 谷潤潤 周杭 張翠燕
【摘要】新時代新疆民族工作的主線是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民族團結故事是新疆人民在發展中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見證,講好民族團結故事也是繼續不斷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方式,民族團結故事對筑牢中華民族共同意識有重要意義。新疆民族團結故事不論是歷史資料還是現實素材都豐富多彩,新時代新疆有優渥的條件整理和構建民族團結故事,圍繞“三個離不開”和“五個認同”意識構建民族團結內容體系,有助于新時代對民族團結故事進行理論解讀,從而進一步筑牢新疆各民族人民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關鍵詞】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新疆民族團結故事
【中圖分類號】D0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23-098-03
【本文著錄格式】李利芳,谷潤潤,周杭,張翠燕.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新疆民族團結故事的整理與構建[J].中國民族博覽,2021,12(23):98-100.
基金項目:2021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新疆各民族傳統文化創新交融研究》(項目編號:21YJCZH208);基金資助:2021年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科聯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潤疆研究》(項目編號:2021ZJFLY23)。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回顧黨的百年歷程,民族工作取得的成就并強調:“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1]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式講好新疆故事,理直氣壯宣傳新疆社會穩定的大好局勢、人民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講好新疆故事已經成為新疆工作的重要內容。新疆民族團結故事不僅史料充盈,而且現實題材豐富,但故事不整理收集和歸納就會被遺忘,在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對新疆民族團結故事進行系統性整理與構建有重大意義。
一、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新疆民族團結故事整理與構建的意義
新疆自古以來是多民族地區,民族團結對新疆社會發展有重要意義,民族團結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民族團結有利于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反對“三股勢力”和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故事是新疆在歷史和現實社會的生動體現,民族團結故事的整理對團結穩疆有重要作用,既符合國家文化強國戰略,也有利于新疆社會全面發展進步。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要講好中國故事,新疆民族團結故事是中國故事的重要內容,新疆民族團結故事是記憶新疆社會發展歷史,傳播中華民族文化和價值觀念的重要方式。好的故事能展現人民智慧,闡發新疆的精神狀態和風貌,講好民族團結故事有利于提升新疆地區人們的文化素養和政治素養,有利于新疆各民族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每個新疆人作為中國人的自信和自豪。新疆民族團結故事的整理與構建是新疆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體現,是新疆文化繁榮的體現,新疆民族團結故事整理與構建有利于新疆在團結穩疆和文化潤疆等多方面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
二、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新疆民族團結故事整理與構建的現狀分析
新疆民族團結故事內容豐富,歷史悠久。新時代在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對其共性概括,有現實條件和也有不足之處。
(一)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新疆民族團結故事整理與構建的條件
1.文化潤疆工程的開展為新疆民族團結故事整理與構建提供了強大文化層面的支持
在新疆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有力抓手,在民族工作方面,文化潤疆工程的重要任務就是要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傳播新疆民族團結故事是新疆文化浸潤的重要方式,民族團結的故事整理和構建應該成為文化潤疆工程的重要內容,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會議座談會上提出要理直氣壯宣傳好新疆人民幸福生活的故事。
2.富民興疆為新疆民族團結故事整理與構建提供了物質支持
新疆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不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了經濟發展的偉大成果。經濟的發展為精神文化發展提供了物質保障和財力支持。富民興疆在圍繞不斷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經濟建設同時,也在為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打下物質基礎,盛世修史是歷代中央政府的經驗,也給今天強起來的中國重要啟示。整理和構建新疆民族團結故事已經有了豐厚的物質基礎,富民興疆也會持續為新疆民族團結故事整理和構建提供源源不斷的經濟支持。
3.團結穩疆為新疆民族團結故事整理與構建提供了社會基礎
團結穩疆是新疆各民族共同筑牢精神家園的重要的社會基礎。新疆在中央集中領導下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結合時代和實際,與時俱進民族理論,確立民族政策,進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培養少數民族干部、開展民族團結活動、民族團結進步月、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這些都使民族團結的同心圓越來越大,各民族相互交流交往越來越頻繁,民族交融越來越緊密,這樣團結和諧的社會關系為民族團結故事庫構建提供了社會基礎。
4.長期建疆為新疆民族團結故事整理與構建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和故事資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新疆工作,是全黨全國的大事,必須從戰略全局高度,謀長遠之策,行固本之舉,建長安之勢,成長治之業。”[2]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都明確指出要長期建疆。新疆相對于全國經濟發展水平較慢,自1949年以來,中央就持續幫助和支持新疆全方面的發展。新疆地處“一帶一路”核心區,也是西部大開發重要地區,這些重大戰略的實施都是一個長期過程,這些都離不開國家扶植和19個省市的對口援疆。在長期建疆過程中,產生了很多感人故事,同時也為新疆民族團結故事整理與構建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和故事資源。
(二)新疆民族團結故事整理與構建的不足
1.新疆故事內容豐富,但缺乏民族團結故事獨立的系統整理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這片土地上各民族在交流交往交融中編織著無數傳奇,新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和平解放后,各民族在穩定團結的環境中譜寫著更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民族團結作為新疆的主旋律,民族團結故事也層出不窮。民族團結故事作為新疆故事的重要內容豐富多彩,但卻缺乏單獨的體系和系統的整理,這對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工作無疑是一種損失,對民族團結故事進行獨立的系統整理和構建十分有必要也很重要。
2.對新疆民族團結故事理論解讀不夠
民族團結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民族團結故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宣傳的重要內容,民族團結在不同時期呈現狀態不同,新時期對民族團結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對民族團結故事的解讀就要跟上新的理論。目前很多新疆故事都屬于民族團結的范圍,也是民族團結的典型代表,但由于缺乏對其在民族團結方面的理論研究和理論解讀,呈現出就故事講故事,多以情感解讀為主,缺乏理論高度。民族團結故事理應在新的理論下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挖掘民族團結故事里的理論意義能更好的教育新疆各族人民群眾,以新時代的理論去整理構建民族團結故事的內容體系能凸顯其理論價值。
三、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構建新疆民族團結故事庫的內容體系
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要突出新要求,要用新的理念和思想不斷的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新疆民族團結故事庫的構建應圍繞“三個離不開”思想、“五個認同”意識,以中央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座談會精神為基礎,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團結的最新理論和重要論述,結合新疆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多層次、多領域收集整理和構建新疆民族團結故事庫。
(一)聚焦“三個離不開”思想,構建各民族增強共同體意識的故事庫
1.“三個離不開”思想是新時期我國新型民族關系發展的科學總結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不斷鞏固各民族大團結”[3]。鞏固民族團結要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重要思想,各民族互助互愛是匯聚聚力量、凝聚共識的重要表現,是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典型事例。
圍繞“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構建漢族人民幫助少數民族人民的故事庫。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居住地,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的民族關系。在新疆漢族幫扶少數民族的故事內容豐富感人,集中收集漢族幫助少數民族故事有利于增進新疆少數民族與漢族的感情,減少不同民族差別帶來的不必要的隔閡,加強少數民族對中華民族的向心力。
2.圍繞“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構建少數民族人民幫助漢族人民的故事庫
新疆各民族的大雜居、小聚居的居住特點讓各民族在生活中必須相互交往,團結合作,各民族在相互影響的同時也彼此團結和互相幫助。只有民族團結,社會才能安定,經濟才能發展,國家才能繁榮昌盛。漢族在新疆生活生存中離不開少數民族的幫助,構建少數民族人民幫助漢族人民的故事庫能更好的讓更多的人扎根新疆和服務新疆,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新疆建設,讓不了解新疆的人有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讓新疆有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3.圍繞“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構建各民族互助互愛是故事庫
素有“民族櫥窗”的新疆生活著47個少數民族,除了13個世居民族,各少數民族都是后來陸續從全國各地遷徙而來,各少數民族同樣長期團結友愛、和睦相處,形成了共同體意識。各少數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演繹著多姿多彩的共同生活場景。收集整理各少數民族之間互助互愛的故事,有助于更大范圍和更多領域的描繪各民族凝心聚力的同心圓,促進各少數民族之間更大程度的相互包容、團結進步。
(二)立足“五個認同”意識,構建各民族增強共同體意識的故事庫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的講話強調:“必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推動各民族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五個認同”是新時代各民族情感共識和思想認同的集中表達,是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立足“五個認同”意識構建故事庫,能夠增強新疆各民族共同體意識。
1.立足對偉大祖國認同,構建各民族筑牢共同體意識的故事庫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偉大祖國認同是“五個認同”的首要要求,對偉大祖國認同是新疆各族人民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前提和基礎。對偉大祖國認同的故事內容豐富,集中收集整理相關故事可以有效激發人們對偉大祖國的歸屬感。首先,新疆發展離不開中央和其他省市的幫扶幫助,所以要構建經濟上中央財政支持新疆發展的故事。新時期,要深入挖掘全國對口援疆的故事。其次,構建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國家分裂的故事庫。各民族維護祖國統一的故事需要重點從新疆反分裂史挖掘。正如在2019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祖國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在新疆維護祖國統一就要維護國家領土完整,新疆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生存空間之一,各民族在歷史上維祖國領土完整立下了豐功偉績。
2.立足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構建各民族筑牢共同體意識的故事庫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區,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血脈相連的家庭成員。”[4]新疆各民族在對自身具體民族身份認同時,首先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身份。新疆現有的少數民族屬于中華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共同創造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新疆現有的少數民族早已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收集整理對中華民族認同既要從新疆民族發展史中找素材也要立足當下新疆制定的相關政策和組織的相關活動去挖掘故事。“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生動故事是新疆人民對自己中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表現,集中收集整理和構建相應的故事庫是筑牢新疆各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方式。
3.立足對中華文化認同,構建各民族筑牢共同體意識的故事庫
新疆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差異性的民族文化是共同性的中華文化的基礎,多樣性的民族文化是統一性的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新疆人民的文化認同是對本民族文化和中華文化的價值歸屬。文化認同的故事是新疆人民民族團結的重要表現,講好文化認同的故事更是筑牢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收集整理對文化認同的故事首先要深入挖掘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中彰顯民族特征、反映民族特性、展現民族精神的史料和典故。其次要收集整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為代表的文化認同故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少數民族的優秀文化在很多方面上有一致性,從國家、社會和家庭三個層面集中概括了理想憧憬和價值追求,相關故事題材豐富,生動有趣。
4.立足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構建各民族筑牢共同體意識的故事庫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領導各族人民在中華民族實現人民富裕和民族獨立的征程上不斷奮斗,不僅建立了統一獨立的國家而且共同建設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不斷的筑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新疆人民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故事多姿多彩,見證百年黨史在新疆的實踐和新疆發展的歷程,也訴說著新疆人民愛黨愛國的事實。收集整理新疆人民對黨認同的故事要從中國共產黨史中挖掘素材,收集整理新疆人民對黨認同的故事有利于進一步推動新疆人民對黨的向心力,進一步推動新疆各族人民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5.立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構建各民族筑牢共同體意識的故事庫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應該以增進“四個自信”為目標,在習近平總書記集中統一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入了新時代,新疆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偉大成就的同時越來越自信,呈現前所未有的良好精神狀態,在自信中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定會帶領中國人民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講好新時期新疆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能增強新疆人的底氣和骨氣,能更好的展示新疆人民在新時代的精神面貌,增加新時代新疆人民的政治定力和意識形態上的正確性,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提供精神支持和智力供給。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出席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EBOL].新華網,2021-8-29.
[2]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談會[EBOL].新華網,2014-05-29.
[3]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EBOL].新華網,2020-09-26.
[4]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EBOL].新華網,2020-09-26.
作者簡介:李利芳(1983-),女,漢族,四川,講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張翠燕(1987-),女,漢族,寧夏,講師,研究方向為文化民俗學。本文的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