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軒,周敏
(新疆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新疆 克拉瑪依)
下肢深靜脈血栓(DVT)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臨床血管疾病,其引發因素大多為血流滯緩、血液高凝以及血管壁損傷等因素造成,該病以及造成患者靜脈瓣膜功能不全,還可能引起患者出現肺栓塞與血栓綜合征等嚴重情況。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對于血栓患者的治療方式也取得了極大的發展,對于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的治療措施也出現了多樣性的變化[1]。本次針對采用系統溶栓與綜合介入治療中老年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效果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自2017 年1 月至2019 年5 月收治的120 例中老年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患者60 例,男性36 例,女性24 例,年齡48~72 歲,平均(61.53±4.37)歲;對照組患者60 例,男性35例,女性25 例,年齡45~76 歲,平均(62.19±4.12)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下肢深靜脈血栓診斷標準;年齡>40 歲患者。
排除標準:患有嚴重臟器疾病的患者;不愿配合的患者。
本次研究兩組患者均已知曉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觀察組患者采用綜合介入治療,首先對患者行下腔靜脈濾器植入,隨后行血栓碎吸、導管溶栓以及肝素抗凝等方式對患者進行綜合接入治療。同時給予患者尿激酶20~30 萬U/次,稀釋液40~60 mL,并采用微量泵進行泵注,每日泵注2 次。術后1~5 d 對患者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對照組患者采用系統溶栓進行治療。首先對患者采用50 萬U/d 尿激酶,并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00 mL/d 進行靜脈滴注。
對比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前后的療效。包括患者膝下15 cm處周徑差。
對比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有效率。分為治愈、好轉、無效三個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采用SPSS 19.0 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差異較小,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周徑差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前后的周徑差(±s, cm)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前后的周徑差(±s, cm)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60 1.96±0.61 0.81±0.24對照組 60 1.93±0.58 1.32±0.47 t 0.276 7.486 P 0.783 0.000
觀察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總有效率[n(%)]
觀察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n(%)]
對于中老年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的治療措施通常采用系統溶栓以及綜合介入等方式進行治療。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對患者的血栓進行徹底的清除,并盡可能對患者的治療流程進行縮短,并且對患者血管的再通率進行提高,同時有效的避免患者靜脈瓣膜出現粘連的情況發生,從而降低因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而導致其血栓再次復發的幾率。
當前我國對該病的治療方式大題可分為兩種,其一為綜合介入治療,其二為系統溶栓治療。這兩種治療方式各有特色。其中,采用系統溶栓的患者進行治療,其溶解效果不全,且對患者靜脈的通暢率較低,并且患者術后需要較長時間休養,并且患者在經過治療后,其發生水腫、色素沉著以及潰瘍等并發癥的幾率較高,甚至還可能引起肺栓塞以及血栓后綜合征的情況發生。而對深靜脈栓塞患者采用綜合介入治療,能夠較為迅速的對患者靜脈血栓進行清除,并且還能對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進行提高,此外,還能夠有效的減少患者的病程與術后休養時間,同時能夠降低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情況[2]。
根據陳培升等[3]的研究指出,綜合介入治療具有較為顯著的近期療效,由于采用該方法能快速的對患者的血栓進行清除,從而極大的提高了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此外,還能較大的縮短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后的休養時間,并降低了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此外,對于年齡偏大的患者以及身體不佳的患者進行綜合介入治療,能夠減少對患者的創傷,從而提高對患者的療效,縮短患者的術后休養時間。我們認為,對深靜脈血栓患者采用綜合介入治療,能夠對患者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由于深靜脈血栓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因此患者自身的身體素質較差,術后恢復能力也較差,因此,對患者的術后恢復效果十分重要。而采用綜合介入治療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能夠減少對患者的創傷,還能夠顯著提高患者術后的康復速度,減少患者術后的休養時間,因此,綜合介入治療對中老年患者更為適合[4]。
根據王珊珊等[5]的研究指出,綜合介入治療效果顯著,其原因為通過介入治療,可對患者中央主干靜脈內的血栓進行快速清除,并且快速疏通受到阻塞的血管,使血流恢復正常,同時能夠有效的緩解患者肢體遠端靜脈的高壓狀態。因此,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現術后不良反應的幾率,甚至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肺栓塞與血栓后綜合征的發生率。我們認為,采用綜合介入治療能夠對患者的療效起到較為積極的作用[6]。
通過本次對深靜脈血栓患者進行研究,得出以下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差異較較小,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周徑差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因此我們認為,與系統溶栓對患者進行治療的療效相比,采用綜合介入治療能夠顯著提高對患者的療效[7]。
綜上所述,采用綜合介入治療中老年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效果顯著優于進行系統溶栓的患者,并且具有更高的療效與更佳的安全性,值得廣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