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力仙·托呼提,吳麗娜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一人民醫院分院 手術麻醉科,新疆 烏魯木齊)
手術室上醫院拯救病患的重要場所,對于患者的生命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醫院服務的要求已不僅限于對治療上,更多是追求在護理體驗上。有相關文獻記載[1],人性化護理能夠讓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感受到人性的關懷,感受到護理的舒適體驗,從而緩解心態上的不良情緒。人性化護理主旨在于以患者為核心的護理模式,致力于為患者的提供一個舒適的治療環境。有鑒于此,選取2017 年至2019 年在本院手術室接受診治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共選取150 例患者,利用硬幣隨機法方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患者為75 例,探究人性化護理模式對于手術室患者的應用價值以及其影響,現將資料歸納報道如下。
選取在醫院收治的患有手術室患者150 例作為此次研究的分析對象,擇期時間為2017 年至2019 年,通過硬幣隨機法方式將患者均等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每組患者均為75 例,對照組中男性49 例、女性26 例,年齡25~74 歲,平均(56.28±5.46)歲;患者手術類型中有24 例患者實行全身麻醉、21 例患者實行局部麻醉以及30 例患者實行硬膜外麻醉。觀察組組中男性38 例、女性37 例,年齡26~73 歲,平均(53.58±4.86)歲;患者手術類型中有21 例患者實行全身麻醉、26 例患者實行局部麻醉以及28 例患者實行硬膜外麻醉。所有患者來自普外科、骨科以神經科室。為確保組間基線數據并不會影響后續研究所得數據的公正性,應用統計學軟件分析,所得患者年齡、性別以及手術類型等數據檢驗后提示P>0.05,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為首次接受手術治療;②患者的病情較為穩定,且患者能與醫師正常溝通;③對于本次研究知情且已簽署同意書;④本次研究已通過院方倫理委員會同意與授權。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重大器官疾病;②患者有精神疾病史,無法與醫師正常溝通;③患者合并先天性疾病史;④對于本次研究不同意。
1.2.1 對照組
該組所有患者均通過常規手術室護理模式干預,根據手術室具體情況護理人員根據醫師需求協助配合到手術中來,術前給予科室常規性措施,術后給予患者常規性抗感染護理措施。
1.2.2 觀察組
接受手術室人性化護理模式,包括如下:①護理人員在患者接受手術治療之日起,現通過與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溝通,通過溝通了解患者的文化、病情等基本信息,在溝通過程中對注意患者的情緒變化,以此了解患者內心變化,需要注意的是在于患者進行溝通時候要保持微笑與親切的語氣,讓患者時刻感受到醫院的關愛。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手術室的環境以及周圍設施、手術過程、接受手術時候的注意事項,為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建設,以患者內心的不安情緒;②術中的人性化護理。患者在進入手術前,護理人員將手術室中的溫度與適度調整至適宜條件,并聯合家屬為患者做好術前的準備工作,例如衣物的整理工作等。患者在進入手術室時,護理人員應面帶微笑陪伴在患者左右,并且注意患者的表情變化,患者出現不安情緒時候,護理人員應用親切語氣安撫患者內心,可通過成功案例方式增強患者信心。在進行手術時候,護理人員在配合醫師操作時候動作要輕且快,同時可在手術室內放較為輕松愉悅的輕音樂,為患者與醫師緩解緊張情緒。當需要患者配合體位等協助時候,患者出現疑問,護理人員應及時為患者進行解答,如患者在手術中出現與手術無關的不適感受時候,護理人員應及時與醫師進行共同進行診治措施;③術后的人性化護理。患者在結束后手術時,護理人員應及時向患者匯報手術情況,并為患者擦拭因手術而留下的血壓以及處理好患者的傷口情況,而后為患者換好衣物與蓋好被褥。結束手術室操作后將患者帶回病房進行休息,在搬動患者時候應注意動作要輕并且不可促動患者兒身上的引流管,在運送患者回病房時候應注意護送過程中應注意速度,以及拐角處與路上的顛簸情況,盡量避免由于撞擊為患者帶來不適感。患者回到病房后,及時向家屬匯報手術情況,并告知患者在接下來住院期間應多注意休息,飲食方面應盡量給予高蛋白、多纖維的流質食物為主,遵守多餐少食原則,待患者身體較為恢復時候,患者家屬應多于患者進行適宜的運動以促進患者機體恢復。在患者回到病房的第2天,護理人員觀察患者傷口情況以及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巡訪時候應再次囑咐患者及其家屬,病情修養方式以及用藥的科學方式,期間患者如出現內心的不安或需求時候,護理人員應盡量滿足患者,為患者在護養期間時刻操持樂觀心態。
情緒變化評估:通過護理干預后,院方可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2]為患者進行情緒變化評估,兩個評估表滿分均為100 分,評估分數越高則說明患者內心情緒越嚴重。
護理質量評估:應用院方自制的調查評估表對患者住院期間接受護理的護理質量進行評估,其中內容包括手術室管理、護理安全、護士態度以及消毒與衛生,總分為100 分,評估分數越高則說明護理質量越高,其評估結果有醫院高資歷的醫護專家進行效度評估。
護理滿意度:患者病情穩定后,通過院方自制的治療療效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治療期間的療效進行調查評估,歸納分析患者對于本次治療的滿意度,以百分制作為滿意評分標準,滿意度標準分為非常滿意、滿意與不滿意三個標準,非常滿意為分數在90 分以上,滿意分數60~90 分,低于60 分則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之和)/患者總例數×100%。
對于實驗所需要數據均輸入Excel 表格中,同時應用統計學分析處理的數據輸入專業軟件SPSS 23.0 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1 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
經過不同護理模式干預后,兩組患者相較于手術前在評分上有顯著改善性,根據評估結果上顯示,接受人性化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在評分上的優勢相較于接受常規性護理干預的對照組患者更高,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種護理模式焦慮自評量表(SAS)比較(±s, 分)

表1 兩種護理模式焦慮自評量表(SAS)比較(±s, 分)
組別 例數 手術前 手術后 t P對照組 75 64.58±10.65 53.25±9.58 6.256 <0.05觀察組 75 65.25±11.25 42.59±8.64 12.549 <0.05 t 1.359 8.549 P>0.05 <0.05
2.1.2 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
經過不同護理模式干預后,兩組患者相較于手術前在評分上有顯著改善性,根據評估結果上顯示,接受人性化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在評分上的優勢相較于接受常規性護理干預的對照組患者更高,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種護理模式抑郁自評量表(SDS)比較(±s, 分)

表2 兩種護理模式抑郁自評量表(SDS)比較(±s, 分)
組別 例數 手術前 手術后 t P對照組 75 52.55±11.28 48.69±10.78 4.556 <0.05觀察組 75 51.36±10.95 41.49±9.84 12.739 <0.05 t 1.969 5.648 P>0.05 <0.05
經過不同護理模式干預后,接受人性化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在手術室管理、護理安全、消毒與衛生、護士態度等護理質量評分上相較于接受常規性護理干預的對照組患者更具優越性,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3。
通過不同護理方案進行比較,接受人性化護理模式干預的觀察組患者對于護理療效滿意度更高接受常規性護理干預方式的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4。
表3 兩種模式對護理質量比較(±s, 分)

表3 兩種模式對護理質量比較(±s, 分)
組別 手術室管理 護理安全 消毒與衛生 護士態度 總分對照組 16.25±4.32 26.25±2.45 16.18±4.25 10.29±2.49 72.65±9.54觀察組 22.25±3.25 31.68±3.24 21.59±5.15 13.54±2.32 88.69±8.94 t 7.842 6.245 7.563 10.446 11.958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4 兩種護理方案下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情況(n, %)
從本文兩種手術室護理模式下所得數據可知,人性化護理模式護理人員對于患者護理質量與情緒影響上表現出了明顯的優越性,人性化護理模式注重以患者為合理的,通過人性的關愛緩解患者心理上的負面情緒與滿足了生理上的需求,其不同于傳統護理的強硬規定,極大滿足于患者對于醫療護理服務上的生理、心理需求,從整體上促使護理人員工作一定程度上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
綜上所述,手術室應用人性化護理干預護有助于滿足患者對醫護要求,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舒適的護理體驗,值得在該患者群體中重視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