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海
(吉林市化工醫院,吉林 吉林)
垂體瘤是臨床醫學中常見的內分泌神經疾病,其主要指發生在患者垂體前葉、后葉以及顱咽管上皮組織的腫瘤,該疾病病發會影響患者生長發育,部分病情嚴重的患者還會誘發尿崩癥、腦神經麻痹以及腦膜炎等并發癥,以此危及患者性命。近年,我國該疾病病發率愈來愈高,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人民的健康水平[1-3]。本文通過對鼻內鏡輔助下單鼻孔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在該疾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分析,意在為提高該疾病臨床治愈率提出可行性方案。
選取我院2017 年9 月至2019 年9 月行單鼻孔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治療的垂體瘤患者66 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每組33 例,其中研究組年齡24~58 歲,平均(42.1±5.9)歲,平均體重(56.5±5.4)kg,男性23 例,女性10 例。對比組年齡25~60 歲,平均(41.8±6.2)歲,平均體重(56.3±5.7)kg,男性25 例,女性8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入選標準:(1)兩組患者均接受CT 檢測且符合該疾病臨床診斷標準;(2)兩組患者均知道此次實驗研究的目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患有其他臟器疾病者;(2)患有血液動力學疾病者;(3)合并其他循環疾病者。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由醫護人員統計其遺傳病史、既往病史以及藥物過敏史等一般資料,醫師依據臨床CT 檢查結果、患者臨床癥狀以及患者一般資料展開臨床診斷,確診后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切除術治療方案,隨后分組展開手術治療。其中研究組行鼻內鏡輔助下單鼻孔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治療,術前給予患者常規消毒后全麻,調整患者為仰臥位且麻醉效果開始后展開手術治療。術中將鼻內鏡經患者右側鼻孔緩慢插入,經內鏡確定蝶竇開口后,切開黏膜組織,推開黏膜是鞍底顯露出來,隨后切開硬膜,使腫瘤組織完全暴露。在內鏡觀察下切除腫瘤組織,確定腫瘤組織完全清楚后,以海綿壓迫止血。對比組行顯微鏡下單鼻孔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治療,術前準備與研究組一致。術中采用鼻窺器經竇跌前壁將黏膜緩慢推開,隨后采用顯微鏡明確蝶竇開口,在剝離黏膜組織后將蝶竇分隔咬除并打開鞍底。經穿刺確認安全后切開鞍底硬膜,隨后切除腫瘤組織,術后操作參考研究組。兩組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后均接受持續抗感染藥物治療。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住院時間等指標數據,數據統計嚴格參考臨床資料,確保數據統計的準確性。觀察兩組患者術后VAS 疼痛評分,疼痛評分參考視覺模擬疼痛評價展開統計,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術后疼痛程度越高。
用SPSS 19.0 軟件對研究中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數據以(±s)表示,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經過不同手術方案治療后統計得知,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后住院時間等指標數據均低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對比數據見表1。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數據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數據對比(±s)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 住院時間(d)研究組 33 75.4±13.5 51.3±7.5 7.1±2.3對比組 33 91.2±12.9 97.2±10.1 10.4±1.9 t 4.860 20.959 6.354 P 0.001 0.001 0.001
兩組患者經過不同手術方案治療后統計得知,研究組患者VAS 疼痛評分低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對比數據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VAS 疼痛評分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VAS 疼痛評分對比(±s)
組別 例數 VAS 疼痛評分研究組 33 1.12±0.23對比組 33 4.56±0.84 t 8.070 P 0.001
垂體瘤是青壯年高發疾病之一,該疾病病發后不僅會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還易誘發多種并發癥,以此危及患者性命。垂體瘤病因頗為駁雜,生長激素和促腎上皮質激素過多、甲狀腺、腎上腺功能衰竭以及遺傳等均易導致病發,患者臨床癥狀表現為閉經、陽痿、頭痛等。目前針對該疾病可采用手術切除、藥物控制以及放射治療三種方式展開治療,患者接受治療后臨床癥狀能夠得到顯著改善[4-7]。
在該疾病臨床治療中采用藥物展開治療,雖能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瘤體清除率較低,因此更多的治療選擇單鼻孔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展開治療。顯微鏡下單鼻孔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是借助顯微鏡照明系統展開的手術操作,由于垂體瘤患者病灶鞍內結構復雜,以此導致顯微鏡應用受限,隨著手術開展,其照明效果會逐漸降低,最終導致手術進程受阻。此外,顯微鏡下的單鼻孔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應用雖具有一定的療效性,但治療過程中不利于醫師第一時間掌握手術進度,以此不僅提高手術治療時間,還易誘發患者出現多種不良反應,因此,針對垂體瘤患者需考慮更有效的切除術治療方案展開治療。
鼻內鏡輔助下單鼻孔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通過將鼻內鏡經患者鼻孔插入,以此獲得患者病灶內部詳情,能夠幫助醫師準確快速的辨別患者病灶內部組織,進一步提高手術效率。鼻內鏡輔助的手術相比顯微鏡,其具有視野更廣、操作更簡單等優點,將其應在該手術治療中,其能清晰的顯示患者鞍內以及周圍組織的結構組織,以此幫助醫師更徹底的切除腫瘤組織,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8-11]。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行鼻內鏡輔助下單鼻孔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治療的研究組患者,其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以及VAS 疼痛評分均低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鼻內鏡輔助下單鼻孔經鼻蝶垂體瘤切除術的應用,有效的提高了垂體瘤臨床治療有效率,提高患者術后康復效率。此外,該手術的應用還能有效規避患者術中風險因素,降低醫療事故的發生率,減少醫患矛盾的發生,進一步促進良好醫患關系的建立,因此,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