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婷
(呼倫貝爾市人民醫院,內蒙古 呼倫貝爾)
白細胞檢驗是臨床醫學中針對尿道炎等疾病重要的檢驗指標和方法,通過對尿液中白細胞以及尿紅細胞等成分指標進行檢驗,其指標參數能夠準確反映出疾病種類以及病程,醫師參考其檢驗數據不僅能有效的進行臨床診斷,還能以此為患者制定科學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案,以此提高患者臨床治愈率。隨著我國醫療科技不斷發展,臨床應用于白細胞檢驗的相關技術愈來愈多,而為進一步提高臨床檢出率,可考慮多種檢驗方式聯合應用的方式提高檢驗的準確性[1-3]。本文通過對尿液干化學法聯合尿沉渣鏡檢法在白細胞檢驗中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分析,意在為提高相應疾病臨床檢出率提出可行性方案。
選取我院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進行白細胞檢驗的患者100 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兩組各50 例患者,其中研究組患者年齡28~73 歲,平均(49.6±8.6)歲,平均體重(64.5±7.2)kg,男女比例5:5。對比組患者年齡30~75 歲,平均(49.5±8.5)歲,平均體重(64.8±6.9)kg,男女比例5:5。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入選標準:(1)兩組患者均接受病理學檢驗且符合相應疾病診斷標準。(2)兩組患者均知道此次實驗研究的目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認知存在缺陷或障礙者。(2)妊娠期孕婦。
研究組行尿液干化學法聯合尿沉渣鏡檢法檢驗,其中尿液干化學法:取患者早晨新鮮中段尿液約10 mL,置于加蓋尿試管,將標本混勻后除去管蓋,編號后使用迪瑞H-800 全自動尿干化學分析儀對尿液標本進行分析,其檢測結果傳輸至Lis 系統實時記錄。尿沉渣鏡檢法:樣本收集參考尿液干化學法,將尿液置入離心管以400 g 離心力離心5 min,將離心過的尿液上清液棄去,取適量尿沉渣樣本混勻后置于高倍鏡下進行觀察,對其樣本白細胞數量以及各物質組成進行統計。
觀察兩組患者檢測準確率以及漏診率和誤診率,將病理學檢驗作為金標準,以上指標均由病理學檢驗對比得出,觀察兩組患者檢測陽性率,其中尿液干化學法以++為陽性,-+為陰性,尿沉渣鏡檢法以1 μL 內白細胞大于25 個為陽性,小于25 個為陰性。
用SPSS 19.0 軟件對研究中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用t和(±s)對計量單位進行抽樣檢驗和表示,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用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經過不同方式白細胞檢驗后統計得知,研究組患者檢測準確率高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漏診率和誤診率低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對比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檢測結果對比[n(%)]
兩組患者經過不同方式白細胞檢驗后統計得知,研究組患者陽性檢出率高于對比組,陰性檢出率低于對比組,但對比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對比數據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陽性檢出率對比[n(%)]
尿液白細胞檢驗是臨床檢測泌尿系統疾病重要的指標,其包括尿道炎、前列腺炎以及腎結核等疾病,這類疾病病發不僅會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還會誘發嚴重并發癥,以此危及患者性命,因此需要采用準確有效的臨床診斷方法及時診斷出疾病并給予患者有效的治療[4-7]。
尿液干化學法是臨床醫學中常見的尿液檢測法,其具有操作簡單、廉價等優點,能夠被多數患者接受且檢測結果準確率較高。其通過對吸收尿液的試紙進行樣本分析,能夠準確地對尿液中白細胞等成分進行表達,檢驗表達結果能夠準確地反映出疾病種類等疾病信息。而在大量實驗中發現,尿液干化學法應用極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出現質量降低的情況,如器械指標、尿液樣本等,以此不利于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而將尿液干化學法與尿沉渣鏡檢法結合展開檢驗,通過對患者追加尿沉渣低倍鏡聯合高倍鏡檢驗白細胞分布,能夠有效規避尿液干化學法在檢測過程中因干擾因素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的情況,其檢測結果能夠為醫師的臨床診斷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8-10]。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行尿液干化學法聯合尿沉渣鏡檢法檢驗的研究組患者,其疾病診斷結果以及樣本檢測結果均優于對比組患者,其中疾病診斷結果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尿液干化學法聯合尿沉渣鏡檢法的應用,提高了白細胞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醫師依據其檢驗結果能夠準確對患者疾病展開診斷,以此使患者疾病檢出率提高,醫師參考檢驗結果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提高了治療方案的有效性。因此,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