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竹,魏玉龍
(1.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醫院 檢驗科,內蒙古 巴彥淖爾;2.內蒙古巴彥淖爾市醫院 病理科,內蒙古 巴彥淖爾)
臨床免疫檢驗是臨床疾病診斷及治療的重要參考指標,運用免疫測定技術對人體的水平變化呈現客觀、精確的數據,有利于臨床疾病診斷以及后續治療,因此確保免疫檢驗的精確性與可靠性是有重要意義[1]。臨床免疫檢驗過程中容易受到樣本采集、儀器性能、操作人員等多種因素影響導致檢驗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相關研究證實對免疫檢驗過程中加強質量控制可以提高檢驗的精確度[2]。因此本研究將對臨床免疫檢驗實施質量控制的具體內容及質控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實驗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4 月至2020 年8 月本院滿足研究條件的96 例住院患者,按隨機平均分組原則各48 例。觀察組男、女 人 數 分 別 為23:25,年 齡24~71 歲,平 均(51.43±3.26)歲。對照組男、女人數分別為19:29,年齡23~69 歲,平均(50.89±3.47)歲。兩組住院患者的入院資料,差異較小(P>0.05),無統計學意義。
納入標準:(1)符合《臨床免疫學和免疫檢驗》[3]中的對應免疫檢驗適應證;(2)患者對本研究知情,自愿參與研究并積極配合免疫檢驗及隨訪。
排除標準:(1)合并重大疾病或生命體征不穩定者;(2)患者存在意識、交流障礙,依從性差。
對照組采用常規臨床免疫檢驗方法;包括規范的免疫檢驗操作,采集樣本、送至檢驗科檢驗、清洗及處理檢驗儀器及設備,實施檢驗操作等流程。
觀察組實施加強質控管理后的臨床免疫檢驗方法,操作流程如下。
①加強檢驗過程質量的控制:采集樣本前對患者的生理作息、飲食進行嚴格控制,記錄激素用藥史,避開激素濃度峰值時間采集樣本,減少時間、用藥等因素對采集樣本的質量產生的影響;收集樣本后需要及時送至檢驗科檢驗,若無法及時送至的需進行預處理,按照規定嚴格保存;采集免疫檢驗儀器需要定期維修及檢查,確認設備的性能可靠與完好;檢測試劑的使用需要確保有效期與質量合格性;整個檢驗過程均需要保證無菌、科學操作。
②檢驗人員的質量控制:檢驗人員進行定期培訓與考核,對免疫檢驗全流程操作進行規范,及時糾正個人不良習慣,減少個人主觀操作,從而避免影響檢驗質量因素。
③檢驗結果的質量控制:檢驗完畢后需要按照規定嚴格執行校驗與復檢工作,由2 位及以上人員進行檢驗,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無誤。
觀察兩組免疫檢驗的臨床效果,參照《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4]制定本研究的相關療效標準:①治愈:免疫檢驗結果準確、可靠,為后續治療提供有效依據,患者的相關疾病癥狀消失,免疫檢驗顯示正常;②好轉:免疫檢驗結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與準確性,但與臨床實踐結果存在一定偏差,患者的相關疾病癥狀有所改善,免疫檢驗指標有所改善;③無效:經免疫檢驗后進行治療,臨床癥狀及相關指標未出現明顯變化,仍顯示為病理狀態。免疫檢驗有效率=治愈率+好轉率。
使用SPSS 22.0 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處理,計量數據通過t檢驗,以(±s)表示,免疫檢驗臨床效果為計數資料以χ2檢驗,表示方式為(%),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免疫檢驗有效率為91.92%,明顯高于對照組81.25%的免疫檢驗有效率,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免疫檢驗實施質控前后的臨床效果對比情況[n(%)]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臨床免疫檢驗設備及技術也越來越精密與可靠,但檢驗過程中主要采用人機一體化模式,關鍵步驟由專業人員進行操作及把關,人員的操作技術與職業素養等因素均會對免疫檢驗結果產生一定的誤差;導致檢驗價值及效能無法發揮,不利于后續臨床治療[5]。因此有必要提高臨床免疫檢驗的精確度,降低檢驗誤差,為臨床治療提供保障。本研究顯示臨床免疫檢驗實施質量控制后效果顯著,可以提高檢驗結果的精確度,為后續治療提供優質保障。
常規免疫檢驗中由于質量控制不到位,人為影響因素較多,導致檢驗結果的精確度受到影響,而加強質量控制后的免疫檢驗后,對檢驗人員、檢驗過程進行動態監督及考察,嚴格按照標準實施,全方位的控制檢驗質量的相關不利因素[6]。對醫療設備的性能進行定期檢驗及維修,對相關操作人員的專業素養進行定期考核及檢驗,控制采集樣本中的環境、生理因素,確保樣本的達標率,提高質量的客觀性及檢驗準確性,滿足臨床治療的基本需求[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免疫檢驗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是由于加強檢驗過程中的質控工作,減少外部因素造成不合格樣本以及不精確的檢驗結果數據;充分發揮檢驗價值,為后續治療提供精確依據及優質服務,確保治療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從而提高治療效果[8]。
綜上所述,臨床免疫檢驗實施質量控制后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為臨床治療提供更有價值的參考依據,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