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普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六〇醫院(淄博院區),山東 淄博]
麻醉是手術治療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麻醉的效果與手術的順利實施及患者術后恢復密切相關。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在實施麻醉后,會在麻醉藥物的影響下,出現血壓、心率等指標的變化,并因此在蘇醒期出現躁動及蘇醒后的其他不良反應,給手術室麻醉蘇醒期的護理帶來困難[1]。如何加強對這一階段的患者護理干預,通過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降低患者發生躁動及出現其他不良反應情況的概率,是麻醉蘇醒期臨床護理的一項重要課題。
根據本次研究的目的需求,對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間在本院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從中篩選出符合本研究樣本納入標準的37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所選患者在本院所以接受的麻醉蘇醒期護理方法,將其中接受常規護理措施的175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另外實施了麻醉蘇醒期綜合護理干預的195例患者作為觀察組;所選樣本男女性別比例為208∶162;平均年齡(40.50±6.50)歲;根據患者體質狀況進行的手術風險性分級(ASA)[2]顯示,患者中ASA為I級211例、II級159例;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同意參與本研究,授權使用其相關資料數據進行研究分析。兩組患者相關臨床資料在分組后的數據組間對比,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給予蘇醒期常規護理干預,包括患者術后由護理人員協同麻醉師送到病房;令患者保持平躺、頭側偏以防止口腔堵塞;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等[3]。
1.2.2 觀察組
患者在接受基礎護理干預的同時,給予綜合護理干預措施,主要內容包括:(1)對患者及家屬在術前進行相關知識的宣教,幫助患者和家屬了解麻醉和手術治療的步驟、方法,明確自身的病情,了解在麻醉蘇醒期患者可能出現的狀況,提高對醫護人員各項操作的依從性和配合度[4];(2)確保手術室和病房的舒適性。手術室應保證溫度適宜,同時護理人員還要對沖洗液、補液予以加溫處理;嚴密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避免患者出現大幅度的體溫波動;對蘇醒期患者注意加蓋被褥或使用電熱毯等進行保溫,加快患者的血液循環和藥物代謝[5];(3)護理人員應協助患者保證術后的舒適性。首先,要讓患者保持平臥狀態,以利于血液循環、呼吸通暢;其次,還應定時協助患者進行體位的變換,防止血管和神經長時間受壓造成操作;對術后出現疼痛強烈的患者,除通過轉移注意力等心理干預外,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適量鎮痛藥物或使用鎮痛泵進行鎮痛治療,以防止患者因疼痛而出現躁動[6];(4)對患者停止麻醉給藥后,護理人員可嘗試對其進行語言喚醒,相隔10-15s對患者召喚,并密切觀察患者反應,并適當調整頻率[7];(5)進行相關并發癥的預防。
1.3.1 蘇醒期血壓及心率
該指標根據兩組患者蘇醒期實際檢測數據進行統計,并計算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均值進行比較;指標數據以兩組患者各指標項目的數據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
1.3.2 蘇醒期躁動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兩組患者在蘇醒期躁動發生情況分為重度(躁動嚴重,需多人控制)、中度(出現無干擾躁動,有自行拔管意圖,需人為控制)、輕度(在行吸痰等護理操作時出現躁動,安撫后消失)、無(均任何躁動情況出現)四種情況[8];不良反應包括患者在蘇醒期出現惡心、嘔吐、高熱、低氧血癥等;對兩組患者中出現各類躁動情況及不良反應的患者例數統計,計算蘇醒期躁動發生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組間數據比較;指標數據及比例關系,以(n,%)表示,用χ2檢驗。
觀察組患者蘇醒期的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三項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組間對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麻醉蘇醒期血壓及心率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麻醉蘇醒期血壓及心率對比(±s)
組別 n SBP(mmHg)DBP(mmHg)HR(次/min)對照組 175 150.45±6.50 97.50±5.50 86.05±4.15觀察組 195 136.50±4.50 86.05±3.85 75.15±4.25 P-<0.05 <0.05 <0.05
指標數據統計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蘇醒期的躁動發生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11.28% vs 42.86%;9.23% VS 26.86%)。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患者蘇醒期躁動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組間對比[n(%)]
麻醉效果和質量對手術的順利進行和治療效果有著重要作用:一方面,充分的麻醉藥物劑量,可以保證手術治療的順利實施;另一方面,恰當的麻醉藥物劑量,才能在確保手術實施的同時,盡量減少麻醉藥物對患者各項生理機能的負面影響,加快患者的術后恢復。而麻醉蘇醒期對患者的有效護理干預,是保證患者順利蘇醒、生命體征平穩,是減少出現蘇醒期躁動引發不良事件的關鍵。
手術室麻醉蘇醒期綜合護理,通過對患者進行術前心理干預、術中舒適性護理、術后生命體征監測和協助喚醒等全方位的綜合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患者在蘇醒期出現躁動和其他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促進了患者盡快恢復血壓和心率正常,極大地提高了臨床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的相關數據分析,對綜合護理模式的重要作用,給予了充分證實。
綜上,在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手術室麻醉蘇醒護理過程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在麻醉蘇醒期發生躁動及其他不良反應的概率,更好地維持患者血壓、心率等指標的平穩正常,有利于患者麻醉后的蘇醒和術后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