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馨
(開遠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云南 開遠)
泌尿外科是臨床上收治患者數量較大的一個科室,所收治的患者中所患的疾病主要有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統損傷、泌尿系結石、泌尿系腫瘤等[1],因為泌尿外科疾病病灶的位置比較特殊,很容易發生感染等并發癥,因此,對患者的身體健康與心理會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發現泌尿外科的患者心理情況普遍不太理想,患者常常存在不良的心理情緒。手術作為一種應激反應,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與身體素質普遍低下,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性較低等,造成在護理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多種護理風險事件,造成不能達到理想的護理效果,甚至會產生嚴重的后果。通過對患者應用預見性、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很好地預防護理工作中的風險事件出現,從而使得不良事件的發生概率下降[2],使得護理質量顯著提升,使患者的疾病快速得到恢復。下面就來分析一下老年泌尿外科病人手術護理的風險情況,并對患者實施針對性、預見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理想的護理效果。
研究對象均是選取本科的病例資料,是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這個時間點范圍內收集到的泌尿外科老年病人,共計收集符合研究標準的患者100例,全部患者均簽署同意書。將全部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50例與對照組50例。在觀察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0例,女性患者有20例;患者的年齡為60-80歲,平均年齡為(70.2±2.0)歲。在對照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患者有25例;患者的年齡為60-85歲,平均年齡為(72.2±2.5)歲。比較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對照組:對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措施,嚴格按照醫囑對患者實施護理措施。
觀察組:實施預見性護理和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主要護理內容:
1.2.1 心理因素
護士要全面評估患者的身體情況,全面了解患者的情況,若患者手術有高風險的,要積極做好防范措施,與此同時護士要與患者的家屬進行有效溝通[3],以此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針對患者出現的不良心理做好針對性的心理護理,以此化解患者的不良情緒,促進患者的心理向積極、良好的狀態發展,有利于疾病取得理想的治療干預效果。
1.2.2 心血管疾病護理
老年病人通常都會合并一些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4],因為手術是一個應激因素,所以很容易誘發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等疾病,所以,需要對泌尿外科手術中護理操作流程進行不斷規范與完善,要求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操作的過程中嚴格遵循并實施無菌操作原則與規范,在手術過程中嚴格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增強治療的安全性,以確保手術能夠順利實施。
1.2.3 并發癥的防治護理
在手術治療結束之后,護理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的麻醉清醒情況[5],還要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是否正常,觀察患者在術后出現的不良反應,有沒有發生創口滲血、便秘、泌尿道感染等并發癥情況,同時要向患者說明泌尿外科手術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和相關的預防策略,以此來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不斷提高治療效果[6]。
1.2.4 跌倒護理
老年患者由于年齡較大,他們的平衡感普遍比較差,泌尿疾病常引起患者出現尿急、尿頻等癥狀,在著急排泄的過程中患者很容易發生跌倒情況[7];所以,護士要加強對患者的觀察,加強病房巡視力度,盡量安排人員在老年患者旁陪護,病床加上護欄,注意地板干燥清潔等,確保患者的安全性。
1.2.5 皮膚護理
在手術治療后,患者需要較長時間的臥床休息,同時老年患者的皮膚組織存在一定的萎縮現象,長時間臥床發生壓瘡的概率很高,所以,護士應為患者提供氣墊床,定時協助翻身與叩背,注意定時為患者清潔皮膚,確保床單元的整潔干燥[8]。
將數據納入SPSS 19.0統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χ2檢驗,P<0.05可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的圍術期不良事件發生概率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
因為泌尿外科病人人群中中老年人群較多,多數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手術的耐受程度較低,在手術治療過程中很容易發生危險事件,造成手術無法順利進行或治療效果降低。所以,對泌尿外科手術老年病人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是意義重大的[9]。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術護理中存在的護理風險主要包括技術風險與非技術風險,技術風險指的是護理水平、醫療器械等;非技術風險指的是不當的護理操作或環境等。通過對患者實施風險評估,確定了在護理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相關風險因素[10],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預見性的護理干預措施,給患者構建安全的手術氛圍,規范護士的護理操作,協調護理人員之間的交接、合作[11];加強對患者的巡視,能夠使醫務人員及時發現患者在手術住院期間存在的護理安全問題,并及時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與心理舒適度,有利于取得理想的護理效果[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