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向潔,張亞軍
(新疆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腎盂癌作為泌尿系統常見疾病大約占尿路腫瘤的5%,其有效治療方式是腎盂癌根治術,傳統開放式手術需要在腰部做切口切除腎與輸尿管,再經腹部切除遠端的輸尿管和膀胱壁,總體而言對于患者的創傷較大,隨著各種腔鏡的發展,現使用較少[1-2]。目前治療此類患者主要借助腹腔鏡和膀胱電切鏡開展手術,腔鏡手術的特點是切口小、出血少,但是盡管如此,患者在依然會因手術操作造成創傷[3]。因此為減少手術的創傷,提高手術效率,本次研究通過科學的手術室護理配合干預腎盂癌根治術的手術過程,以期望取得理想的結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腹膜后腹腔鏡下腎盂癌根治術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86例,以隨機分組的方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17例;年齡48~70歲,平均(59.54±5.39)歲;手術位置:左側25例,右側18例。觀察組中,男25例,女 18例;年齡 49~70歲,平均(59.78±5.45)歲;手術位置:左側26例,右側17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手術位置對比差異較小,有可比性(P>0.05)。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膜后腹腔鏡下腎盂癌根治術的手術指征;②患者知情本次研究,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繼發性腎盂癌患者;②合并主要器官功能嚴重不全;③精神或認知功能障礙。
對照組患者按照既往常規方式進行護理干預,觀察組則強調手術室護理配合,具體如下。
1.3.1 術前探視
①由于患者對疾病的了解較少,可能出現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造成心理壓力增大,因此在術前探視時要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將疾病以及手術治療的相關知識以患者容易理解的方式與其溝通,解答患者的疑難,減少患者的負性情緒[4]。
②患者對腹膜后腹腔鏡下腎盂癌根治術了解較少,同時該術式又屬于新興的手術,護理人員還需要向患者介紹該術式的優點,提高患者的認可度;同時介紹患者的主刀醫師,提高患者對手術的信心,增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5]。
表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相關指標對比()

表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相關指標對比()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住院時間(d) 術中出血量(mL)觀察組 43 90.25±18.24 7.25±2.12 67.34±13.28對照組 43 110.24±24.25 9.63±2.87 90.25±16.37 t 4.320 4.374 7.127 P 0.000 0.000 0.000
③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手術的大體流程,介紹如何配合手術,提高手術的效率與質量。
1.3.2 手術室護理
①器械護士準備手術使用的導管、器械,查看相關設備是否能正常工作,同時準備手術時患者體位擺放的固定架與軟墊,保證手術中使用的各種物料齊全[6]。
②洗手護士常規洗手,穿戴無菌手術衣后開始相關的手術配合。按照手術的病灶位置對皮膚進行消毒,鋪無菌單;待醫師肋緣下做切口后,幫助醫師將腎周組織分離,游離出輸尿管上段,待醫師剪斷輸尿管上段后,將輸尿管的導管一端由膀胱置入,完成后將輸尿管的殘余部分與輸尿管導管進行結扎。游離腎動靜脈及腎周組織后,護理人員將腎蒂鉗遞給醫師切除腎蒂,然后準備合適的縫合線,在醫師縫合止血后,放置引流管;之后清點器械無誤后示意醫師可縫合。指導患者變化體位,在患者變為截石位后,重新消毒鋪巾。協助醫師安裝腹腔鏡等腔鏡;在醫師電切輸尿管及其周邊組織電切后,置入三腔導尿管。
③巡回護士其主要任務是查看相關設備、協助麻醉醫師進行麻醉;手術過程中為患者放置軟墊;在使用腔鏡時,幫助醫師調節。同時在整個手術過程中,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在有異常時,及時報告醫師。
1.3.3 術后護理
在患者徹底蘇醒后,將患者送回病房,按照醫囑使用抗生素以及鎮痛藥物;同時為患者提供恢復的建議和指導,給予患者精神支持。
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該問卷得分10~5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滿意度越高。40~50分為非常滿意,得分30~39分為基本滿意,得分29分及以下不滿意。護理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小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對比(n, %)
腹腔鏡下腎盂癌根治術是治療腎盂癌的主要手術方式,相較于傳統手術腰部作15 cm左右的切口與腹部7 cm的切口,采用腹腔鏡后,其切口長度顯著降低,同時患者的出血也相應減少[7-8]。腹腔鏡下進行腎盂癌根治術由于是較新的術式,其手術流程還需要不斷優化,本次研究從手術室護理配合著眼,通過科學的手術室護理配合提高了手術的效率和質量。
本次研究中雖然主要強調手術室護理配合,但患者的術前探視也必不可少。通過術前探視,積極與患者溝通使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增多,其負性情緒得到控制,對于手術流程也更為清晰,因此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解除了負性情緒對于患者的影響,從而利于手術的進行。本次研究采用科學的手術室護理配合,將器械護士、洗手護士、巡回護士的職責和任務明確,避免了相互干擾的情況,從而提高了患者手術的效率。筆者與醫師溝通,相關醫師也表示通過科學的手術室護理配合,使手術的各個步驟更為緊湊,主動幫助患者更換體位等方式大大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縮短了手術時間,提高了手術的效率。同時各個護理人員互相配合,避免了因職責不清導致的器械準備差錯,提高了手術的質量。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以常規的護理方式干預患者的治療,觀察組則強調手術室護理配合,兩種不同的護理理念,導致了兩組患者在圍手術期的相關指標與護理滿意率中呈現明顯的差異。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上述結果對比,均表明通過合理科學的手術室護理配合,能夠提高手術的質量和效率。
綜上所述,在腹膜后腹腔鏡下腎盂癌根治術中注重術前探視、手術室護理配合等護理干預措施,能夠顯著提升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從而提升治療依從性;而注重手術室中的護理配合,能夠協調醫師與護理人員的操作,使手術以更加效率的方式進行,更高質量的完成,最終促進了患者疾病治療效果的提升。因此筆者認為在腹膜后腹腔鏡下腎盂癌根治術期間注重手術室護理配合,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