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爾林 周 文
(湖南省聯宏水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 株洲 412007)
全面推行河長制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加強河湖管理保護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完善水治理體系、保障水安全的制度創新[1]。實施“一河一策”管理方案,結合流域保護與治理目標,在充分調查現狀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分析原因提出對策,來滿足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管理等多方面的需要[2-4]。湖南省芷江縣青葉樹溪具有承載功能多、沿河情況復雜的特點,根據《芷江侗族自治縣實施河長制行動方案(2017—2020)》及《芷江侗族自治縣河長制實施細則》,因地制宜制定青葉樹溪“一河一策”實施方案,力求通過水資源管理、岸線管控、減排治理、生態修復等措施推行河長制工作,以實現“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治理目標。
青葉樹溪位于懷化市芷江縣,發源于西晃山,流經牛牯坪鄉、羅舊鎮2個鄉鎮、5個行政村。溪水于羅舊鎮曹家坪村匯入舞水,全長31.6km,系舞水一級支流,流域面積112km2。流域海拔231~850m,丘陵地貌,沿河臺地少,耕地分散,河道為U形河床。青葉樹溪水系較為發達,呈樹枝狀展開,主要支流有丁家浪溪、王家溪、鐵山溪、哈垅溪、茶林坪溪、牛牯坪溪。青葉樹溪承擔兩個鄉鎮的灌溉、防洪、養殖、生態涵養等功能,并為沿線1.42萬畝耕地提供農業灌溉用水。水系分布見圖1。

圖1 青葉樹溪流域水系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青葉樹溪河道兩岸人類活動產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固體廢棄物、農藥殘留物及畜禽糞尿污染物逐年增加,導致青葉樹溪水污染速度加快,水環境質量下降,局部水域污染嚴重,缺水日趨嚴重。此外,青葉樹溪尚未完成劃界確權工作,河道兩岸存在無證取水、非法養殖、非法排污、部分河段防洪能力不足及岸線管理無序等現象。因此,青葉樹溪水域岸線管控、水資源的保護和水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以下從水安全、水資源、水域岸線、水污染、水環境、水生態和執法監管等方面存在問題進行分析。
a.現狀河道行洪能力較強,但河道兩岸基本沒有防洪堤,河岸未進護坡,河道內存在高大林木阻洪物,河口沖積層地質條件差,河口段兩岸為農田,河道岸坡陡有崩塌現象,存在水安全隱患。
b.青葉樹溪流域現狀年節水水平不高,農業灌溉主要用水戶牛牯坪鄉、羅舊鎮灌溉水利用系數0.488,流域內工業企業節水設施建設滯后和節水工藝落后,流域節水潛力有待挖掘。由于水功能區劃不明確,流域內基本沒有發放取水許可證,存在無證取水現象。由于農業面源污染、沿河生活污水、家禽養殖污水入河等因素,部分河段水質部分指標超標,枯水期總氮含量明顯較汛期高。
c.青葉樹溪河道管理范圍不確定,劃線標準不明確,自然河段均未完成劃界確權,流域內因未完成確權劃界發生侵占岸線的行為。大量棄土直接傾倒于河道岸線,隨意開挖河道岸坡。未經批準建設臨河、跨河等涉水建筑物。
d.青葉樹溪兩岸入河排污口沒有統一管理,城鎮污水每年入河量為7.30萬t.養殖排污監管不嚴,河道內存在網箱養殖現象。農業化肥、農藥產生的面源污染也較為嚴重,單位面積農藥用量為193.85kg/km2。青葉樹溪流域未設置水質監測斷面,河段水質無監測站點,部分河段養殖場污水及糞便直接排入河道內,水質狀況較差。
e.水庫沒有設置生態流量下放設施,導致大壩下游河段脫水,生態基流不足。青葉樹溪流域為山區丘陵地貌,坡度在40°左右,為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經果林水土流失較嚴重,水土流失面積約占流域面積的13%。流域內工程施工單位水土保持意識淡薄,違章建筑導致部分河道連通性差。
f.各部門對青葉樹溪流域的管理仍未形成合力,執法人員配置不到位,執法人員工作能力有待加強。
青葉樹溪是當地重要的生產生活用水水源。總體目標是通過開展“一河一策”工作,使青葉樹溪流域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現干流水質進一步優化、上游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下游水環境保持水功能區目標要求、流域生態系統進入良性循環、水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基本建立、流域綜合管理能力大幅提升,從而保障青葉樹溪流域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水安全提升目標為清除河道阻洪物,完成規劃未建工程,使牛牯坪鄉和羅舊鎮鄉鎮的防洪標準達到10年一遇。目前,對流域內病險水庫、骨干山塘進行了除險加固,對曹家坪段河道進行了疏浚和岸坡護砌,清理嚴重阻洪物2400m3,治理河道長度4900m,拆除部分違法涉河建筑物,這些措施保護了兩岸農田及大棚種植作物,保障了河道通暢,全河段防洪達到鄉村防洪標準。
根據《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水資源保護規劃》,對重要河流控制斷面生態基流、水質管理及牛牯坪鄉和羅舊鎮的用水總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區限制納污能力制定了控制性指標。
2015年牛牯坪鄉和羅舊鎮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水質達標率為91%,用水總量為500萬m3,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96m3,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為0.488。通過規范河道內網箱養殖、對禁養區養殖遷移并標準化改造、遷移河岸垃圾收集點、建設集中收集養殖場污水系統、對規模以下取水口實行登記審批、安裝智能水表完善取水監測系統、取水項目審批發證、制定用水定額、推廣節水型用水器具的應用、新建1000畝高標準灌區等措施,2018年芷江縣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水質達標率達到95%,兩鄉鎮用水總量控制在600萬m3,萬元工業增加值降低到65m3,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至0.55,排污量降低到現狀年的85%,城鎮污水年入河量為6.21萬t,流域內村鎮垃圾入河量697t。
根據《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青葉樹溪河道管理范圍劃定方案》,對青葉樹溪流域進行了劃界確權,建立健全青葉樹溪流域水域岸線管理體制及制度,并完成了河湖管理范圍界樁埋設工作。2020年已完成對芷江縣制定縣水功能區劃,劃定一級功能區7個,二級功能區4個。計劃編制《青葉樹溪流域水岸線利用規劃》,對青葉樹溪干流進行功能性分區,確定各岸線功能分區的長度及范圍、管理目標及利用控制計劃、岸線資源補償機制及處罰措施等,在保護岸線資源的同時合理開發利用青葉樹溪岸線資源。
a.已完成對牛牯坪鄉青鶴溪村規模以下的入河排污口登記造冊,并對非法入河排污口進行取締。新建羅舊鎮污水處理廠,城鎮實行雨污分離,建設污水管道,集中收集處理污水。規范牛牯坪鄉曹家坪村河道內網箱養殖,按禁養區規定遷出河道邊界500m以外。通過推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有效控制了農田農業化肥、農藥產生面源污染,減少了農田化肥氮磷損失。
b.通過構建水環境監測體系推動水源地達標建設,在青葉樹溪流域建立了水環境監測與管理系統,設置了1個監測斷面,每年監測2次。
c.定期清理河道、水域水面垃圾、水體障礙物及沉淀垃圾。2018年已確立“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集中填埋處理”的垃圾收集處理模式,對農村生活垃圾進行有效整治。每100戶配置1輛保潔車,每個鄉鎮配2~4臺可卸式垃圾運輸車,每個鄉鎮建立1~2個垃圾中轉站。
a.制定生態流量保障制度,青葉樹溪河口斷面生態流量為0.24m3/s,通過嚴格控制沿河取水設施,調控流域水庫放水,設置生態流量下放設施,滿足了下游河段生態基流。
b.通過栽種柑橘、蜜桃等作物恢復經果林坡腳,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km2。
對當地群眾普及了《水土保持法》內容,發放水土保持宣傳圖畫,激發群眾對水生態保 護的意識。2019年芷江獲批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
青葉樹溪流域建立了“縣鄉黨政領導、三級河長管理”的責任體系,設置了縣、鄉(鎮)兩級河道警長,每村落有1名村級河道保潔員。通過執法監管,青葉樹溪流域建立了流域長效管護機制,健全了綜合執法制度,完善了執法隊伍與裝備建設,全面遏制流域范圍內的違法違規涉水事件,消除污染隱患、改善水環境質量,違法行為處理率達到了100%。
通過青葉樹溪“一河一策”實施工作,以青葉樹溪提升水安全、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采取了水資源管理、岸線管控、減排治理、水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等措施。目前,青葉樹溪水功能區水質達到目標要求,干流范圍內無污水直排、水域無障礙、堤防無損毀、河道無淤塞、河面無垃圾、綠化無破壞、沿岸無違建,城鄉生活排污、干流支流周邊農業面源等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基本實現了“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