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2020年,五四青年節前夕,一部名為《后浪》的宣傳片登上了央視一套的黃金時段,緊接著又霸屏了朋友圈,該片的發布方bilibili網站(即B站)也由此收割了一大波流量。至此,“后浪”一詞成為年輕人的代名詞。事實上,所謂“后浪”,指的正是Z世代。
Z世代,又稱網絡世代、互聯網世代,意指受到互聯網、即時通信、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科技產物影響很大的一代人,按時間角度可定義為95后和00后人群。這個群體趕上了中國經濟騰飛的時期,物質生活富足,同時是互聯網的原住民;受計劃生育政策影響,他們普遍都是獨生子女,受到家庭長輩的關注程度更高。
“后浪”洶涌,他們的消費需求正在成為推動下一階段經濟增長的巨大引擎。“抓住年輕人就是抓住了未來”,不同行業的大小企業均在圍繞Z世代重新構建其商業模式。尤其是消費領域,面對新群體的強勢崛起,只有用心傾聽他們的訴求、理解他們的消費邏輯,以及懂得如何討好這一代年輕人,品牌才會有未來。
Z世代進入消費主場之后,他們的錢和時間都花在了什么地方?他們有什么樣的審美和價值取向?什么樣的產品調性才會打動他們,讓他們愿意買單?這些問題橫亙在創業者面前。在找到答案之前,人們需了解Z世代的與前輩們相比,有哪些不同的消費特征。綜合不同的研究報告,我們可以發現新一代消費群體至少有以下四大屬性——
一、對高顏值的極致追求。新一代年輕人對顏值的追捧不遺余力,甚至可以讓“顏值經濟”橫空出世,和美直接相關的行業,美妝、護膚、唇彩、醫美等蓬勃發展。間接的甚至連小家電、手機、食品等行業也把顏值作為吸引消費者的關鍵所在。如本刊案例提到的鐘薛高,其精致的外觀設計是其與同行差異化競爭的主要賣點。
二、重視“圈子”的認同感。工業時代人們會在某個單位或企業尋找歸屬感,新一代消費者因伴隨著互聯網成長,對有共同愛好的“圈子”更為看重。一個個圈子便是年輕人社交、消費的主要場景。針對這些不同的圈子形成了百花齊放的垂直業態,精準滿足了年輕人的消費需求。
三、不走尋常路,喜歡“腦洞大開”,從盲盒這樣的商品風生水起便可窺一斑。“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于2020年12月11日正式登陸港股,上市首日高開超100%,報77.1港元/股,市值超1000億港元。盲盒,顧名思義,就是不知道盒子里裝的是啥,只有你買回家拆開了之后,才知道自已收獲了什么,所謂“小小盒子,帶來大大驚喜”。
四、愿意為體驗消費買單。新一代消費者長于物質充沛的時代,加上互聯網技術的加持,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他們均高度關注體驗。一件商品從設計開始直到投放市場,每一個環節他們都可以參與其中。而重視消費者體驗的企業會把與他們接觸的每一個“觸點”都做足文章,通過與年輕人的互動,打造話題,增強用戶黏性。這方面,小米手機做得非常到位。
除了這四個屬性之外,Z世代還更加喜歡社交、互動、強調娛樂性等,不管是哪一個屬性,對創業者來說都是引爆點所在。品牌能夠做到擁抱年輕人、與年輕消費者對話,前提便是能對這些屬性了然于胸。事實上,我們也發現,無論是新晉的“網紅”品牌,還是傳統消費品企業,都在竭盡所能地以各種方式嘗試與年輕消費者溝通。“網紅”品牌更多地借助互聯網營銷,引爆消費品市場;傳統品牌則以跨界、打造IP的方式來引起新消費群體關注。正如《2020年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報告》所指出的那樣,新消費更加以消費者為中心,注重掌握、了解和預測用戶的需求,繼而系統性創造產品、場景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真實需求和潛在需求。
總而言之,新消費促進新需求、帶動新商機,對創業者而言,這也是新機遇與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