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賀佳,郭萌
(河北省廊坊市人民醫院,河北 廊坊)
經股動脈穿刺行冠脈介入(TEI)手術治療具有操作簡便且快捷、創傷小、應用廣泛等特點,目前是進行冠狀動脈介入手術選擇性較高的路徑之一。但TEI 也存在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問題(抗血小板、抗凝藥物應用、血壓等因素),術后極易出現外周血管并發癥,由此給手術患者帶來高風險的并發癥威脅,同時還會影響手術患者術后的恢復效果[1-3]。本次研究針對以上情況,決定在治療期間對TEI 手術治療患者提供預防性護理措施,積極改善手術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具體內容如下。
抽取某院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經股動脈實施冠脈介入手術治療的患者參與研究調查,并將其中的20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100 例)和參照組(100 例)。參照組中男69 例,女31 例,年齡35~78 歲,平均(61.28±21.09)歲;研究組男67 例,女33 例,年齡34~79 歲,平均(62.19±20.38)歲。
參照組常規護理:參照常規手術的護理流程實施相應護理措施,包括用藥指導,健康宣教等。
研究組預防性護理:①健康教育。為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解有關TEI 診療相關知識,包括具體治療過程、實施方式、診療目的及效果、注意事項、手術異常現象等。為患者及家屬解疑答惑,提高患者及家屬的配合度,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4-5]。提前為患者講解術后翻身技巧、咳嗽方式等,幫助患者緩解緊張、焦慮、困惑等情緒,避免有術后并發癥發生。②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注意手術前后體征的變化。依據血壓情況延長或撤離拔管時間。術后加強巡視頻率,重點關注患者術后的皮膚溫度、穿刺點等。③加強術后對患者的觀察力度,降低外周血管并發癥發生風險。及時處理術后出現惡心嘔吐、打噴嚏等情況,指導患者盡量保持小動作完成翻身或伸展運動。術后8 h 內,指導患者對穿刺側下肢保持伸展狀態,并適時給予按摩,降低出現下肢靜脈血栓的概率[6-8]。
參照《中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指南2012》制定標準:①TEI 外周并發癥相關因素:年齡、性別、高血壓、糖尿病、壓迫方式、有無強化抗凝。②外周并發癥情況:局部血腫、深靜脈血栓、腹膜后血腫、動靜脈瘺、假性動脈瘤。③按照TEI 手術治療患者術后的恢復情況對護理滿意度予以評估:比較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
利用SPSS 18.0 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和參照組患者經有效治療后,研究組和參照組共有27 例患者出現術后并發癥,從性別、年齡、有無糖尿病及高血壓比例等方面進行全面性探究發現,有無高血壓及糖尿病比例和有無強化抗凝等因素均存在相關性,詳見表1。

表1 TEI 外周血管并發癥相關因素[n(%)]
研究組和參照組的并發癥情況對比,出現局部血腫、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概率偏高的一組是參照組,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少,兩組并發癥情況存在差異性,詳見表2。

表2 外周血管并發癥(n,%)
在治療期間實行有效護理后,參照組和研究組的護理情況比較,經統計,護理滿意度更高的一組是研究組,比較滿意率和基本滿意率均高于參照組,兩組在治療期間的綜合滿意度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下表3。

表3 護理滿意度(n,%)
近來年,伴隨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介入治療術被廣泛應用于各大疾病的診治中,但也有相關報道稱,部分患者在實行TEI 治療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術后并發癥,而外周血管并發癥的出現不僅會影響手術患者的術后恢復效果,同時也會加重患者的緊張、恐懼、不安等情緒,嚴重癥狀者很有可能造成生命威脅[9-11]。本次研究結合治療期間出現的問題和研究結果可知,外周血管并發癥的相關因素包括:(1)患者自身疾病影響(高血壓、糖尿病、老年常發疾病等);(2)穿刺時間影響(受穿刺技術導致);(3)血壓因素影響(高血壓現象,延遲穿刺口愈合時間,導致反復疼痛且加重現象);(4)患者自身因素影響(不聽從醫師囑咐,擅自下床活動;動作過于劇烈導致血腫等)[12]。本次研究將采用TEI 治療后的手術患者發生外周血管并發癥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同時將結合預防性護理措施和常規護理模式的護理情況進行對比,依據對比結果可知,研究組和參照組患者經有效治療后,對TEI 外周血管并發癥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組和參照組共有27例患者出現術后并發癥,從性別、年齡、有無糖尿病及高血壓比例、壓迫方式、有無強化抗凝等方面進行全面性探究發現,有無高血壓及糖尿病比例和有無強化抗凝等因素存在相關性;研究組和參照組的并發癥情況對比,出現局部血腫、深靜脈血栓、腹膜后血腫、動靜脈瘺、假性動脈瘤的并發癥概率偏高的一組是參照組,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少,兩組并發癥情況存在差異性;在治療期間實行有效護理后,參照組和研究組的護理情況比較,經統計,護理滿意度更高的一組是研究組,比較滿意率和基本滿意率均高于參照組,兩組在治療期間的綜合滿意度具有對比價值及統計學意義(P<0.05)[13-15]。
綜上所述,在實行TEI 治療后,對外周血管并發癥的相關因素進行有效分析,可強化治療后期的護理質量,減緩外周血管并發癥發生頻率,盡可能降低外周血管并發癥頻發的風險,同時給予預防性護理措施,提高綜合治療和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