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元
(豐潤區人民醫院,河北 唐山)
隨著近年來相關學者對新的治療方式的提出,康柏西普逐漸被運用于對患者的臨床治療中[1-2]。為了提高對患者的臨床療效,本次研究結果現報道如下。
見表1。
表1 一般資料[n(%),±s]

表1 一般資料[n(%),±s]
對照組患者行視網膜光凝治療法進行治療。采用散瞳表面麻醉后,患者取坐位,設置光板100~200 μm,功率設置為90~320 mW,曝光時間約為0.1~0.2 s,采用532 激光格柵樣光凝對黃板區域進行照射治療,每周治療2 次,連續治療3個月。
觀察組患者聯合康柏西普對患者行玻璃體注射治療。首先采用左氧氟沙星對患者術眼行連續3 d 的滴注治療,每日4 次;完成左氧氟沙星滴注治療后,于注射前對患者行常規麻醉,并滴入聚維酮碘溶液,隨后于患者眼角膜邊緣3.5 mm 左右處垂直于眼球壁進針,對患者進行康柏西普0.5 mg 注射治療,隨后采用碘劑對患者術眼進行沖洗,并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對患者進行術眼包扎。完成手術治療后,患者連續使用左氧氟沙星進行滴液治療,持續3 d,每日4 次,患者每月進行1 次雷珠單抗注射治療,連續治療3 個月[3-5]。
臨床療效對比。
視力評分改善情況對比,采用BCVA 標準視力檢測表對患者行視力檢測并評分。
患者治療前后CMT 評分對比,采用頻域光學杠桿斷層掃描對患者CMT 進行檢查。
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包括視網膜脫落、玻璃體出血以及青光眼等。
采用SPSS 19.0 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和χ2表示及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和t表示及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2。
見表3。

表2 臨床療效[n(%)]
表3 視力評分(±s,分)

表3 視力評分(±s,分)
見表4。
表4 治療前后CMT 評分對比(±s,分)

表4 治療前后CMT 評分對比(±s,分)
見表5。

表5 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
該病的發生于患者年齡具有較大的差異,其中以老年患者發生率較高[6-9]。在臨床研究中發現,許多老年患者都是在視網膜動脈硬化的基礎上繼發動脈阻塞,而青年患者大多與靜脈炎癥有關,致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導致血液循環發生障礙,繼而對患者視力造成損害[10-12]。
隨著近年來醫學的發展,康柏西普被逐漸運用于對患者的臨床治療中。該藥物通過對患者玻璃體進行注射,能有效對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進行抑制,從而達到對患者治療的目的。根據本次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得知,采用康柏西普聯合激光光凝治療能有效提高對患者的臨床療效[13-15]。
綜上所述,采用康博西普聯合激光光凝進行治療具有顯著的療效,值得廣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