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微微
(永年區第一醫院,河北 邯鄲)
在臨床兒科中收治最多的呼吸系統疾病患兒是毛細支氣管炎,該疾病主要發生在年齡兩歲以下的患兒中。引起該病發生的主要機制是病毒感染,大部分是因為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所導致的[1]。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的主要臨床表現癥狀分別包括:喘憋、呼吸障礙以及口唇發紺等。倘若未能給予患兒早期的有效治療,則會引起肺氣腫、支氣管擴張以及支氣管肺炎等一系列并發癥發生,對患兒的身體健康以及生命造成嚴重威脅[2]。由此可見,治療毛細支氣管炎患兒核心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解除氣道阻塞,而目前臨床針對該疾病主要采用的治療方式為藥物治療。本研究挑選2018 年1 月至2020年1 月收治的毛細支氣管炎患兒84 例進行探究,探究實施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同時加入布地奈德共同治療其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本研究挑選(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毛細支氣管炎患兒84 例進行探究,根據給藥的治療方式不同將其均分為42 例常規組和42 例實驗組。將沙丁胺醇霧化吸入用于治療42 例常規組,男性21 例,女性21 例,年齡6 個月至2 歲,平均(10.3±0.6)個月,病程時長1~14 d,平均(5.4±0.4)d;將沙丁胺醇霧化吸入+布地奈德用于治療42例實驗組,男性20 例,女性22 例,年齡5 個月至2 歲,平均(10.4±0.5)個月,病程1~13 d,平均(5.3±0.5)d;對以上84例患兒各項基本資料進行比對,顯示組間數據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
以上兩組患兒入院后全部給予常規治療,包括:祛痰、吸氧、補液以及抗感染治療等。
常規組:沙丁胺醇霧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AstraZenecaAB/ 瑞典,規格2 mL:5 mg×20 支,批準文號:注冊證號:H20140108),將2 mL 生理鹽水與0.25 mL 0.5%的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混勻,隨后對患者實施霧化吸入治療,2 次/d,每次治療15 min,持續治療7 d。
實驗組: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方式與用藥與常規組完全一致,布地奈德(布地奈德混懸液:AstraZenecaPtyLtd澳大利 亞規格:2 mL:1 mg×5 支,批準文 號:注冊證 號H20140475),2 mL 生理鹽水與與1 mL 布地奈德混勻,隨后對患者實施霧化吸入治療,2 次/d,每次治療15 min,持續治療7 d。
比較兩組患兒經不同方式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分別包括哮鳴音、喘憋、呼吸困難以及咳嗽等癥狀消失時間。
根據兩組患者經不同方式治療后各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進行評定,治療后7 d 患兒咳嗽、憋喘以及肺部啰音等癥狀徹底消失,視為顯效;治療后7 d 患兒咳嗽、憋喘以及肺部啰音等癥狀基本消失,視為有效;治療后7 d 患兒咳嗽、憋喘以及肺部啰音等癥狀未消失并且不斷加重,視為無效;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
應用SPSS 24.0 軟件進行計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如下表1 所示,通過實施2 種不同治療方式后與常規組患兒相對比,實驗組患兒發生哮鳴音、喘憋、呼吸困難以及咳嗽等臨床癥狀消失時間顯著偏短(P<0.05)。
表1 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后相關臨床癥狀消退情況(±s,d)

表1 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后相關臨床癥狀消退情況(±s,d)
如下表2 所示,通過實施2 種不同治療方式后與常規組患兒相對比,實驗組患兒總臨床療效顯著偏高(P<0.05)。

表2 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后臨床療效[n(%)]
臨床中出現支氣管炎疾病是因為患者自身的支氣管出現炎癥,通常毛細支氣管炎出現病變的位置主要集中在患者肺部細小支氣管也就是毛細支氣管當中[3-4]。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多在嬰幼兒中,主要是因為其細支氣管受累下呼吸道急性感染。該疾病多發群體處于1~6 個月的小嬰兒,與此同時僅限于兩歲以下的嬰幼兒。據相關研究人員指出,該年齡階段支氣管解剖學特點與病情的發作有一定關系[5]。微小的管腔很容易受到肌收縮、水腫以及黏性分泌物引起梗阻,同時還會引發肺氣腫或者是肺不張等。支氣管炎患兒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喘咳以及缺氧癥狀等,通常毛線支氣管炎是由于普通感冒以及流行性等帶有病毒性感染所引起的并發癥。該疾病還會受到細菌感染的影響,支氣管炎患兒一般上呼吸道經過感染以后的第2~3 天會出現發作性呼吸困難或者是持續性倒干咳癥狀。此病的主要特點是咳嗽和喘憋一起發生,一旦該病發作,會存在輕度和重度不等的臨床癥狀表現。病情較為嚴重的患兒呼吸困難發展,咳嗽和白日咳有相似之處[6]。當發病初期患兒會呈現發作性的憋喘,其呼吸道癥狀和中毒癥狀均較為嚴重,患兒會出現體溫高低不一或者是低熱、無熱。
臨床中沙丁胺醇屬于平喘藥物中的一種,可抑制組胺引起過敏性物質釋放,避免發生支氣管痙攣,該藥物不易被組織中茶酚氧位甲基轉移酶以及消化道內的硫酸酯酶的破壞,患者服藥后半小時便能生效,維持6 h 以上,被用于治療氣道變應性炎癥,療效顯著,有利于患兒痰液被順利排出[7]。而布地奈德具有極高的脂溶性與水溶性,主要作用在對脂皮素的合成實施誘導,抑制磷酯酶A2,促使呼吸道內炎性物質分泌降低,給予患者霧化吸入后治療后對其呼吸道產生藥物效果,抗炎作用良好,還能降低藥物劑量。將2 種藥物聯合使用,可緩解患兒氣道內炎癥的反應,改善支氣管痙攣以及通氣功能,利于氣道內黏液排出[8]。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實施2 種不同治療方式后與常規組患兒相對比,實驗組患兒發生哮鳴音、喘憋、呼吸困難以及咳嗽等臨床癥狀消失時間顯著偏短(P<0.05);通過實施2 種不同治療方式后與常規組患兒相對比,實驗組患兒總臨床療效顯著偏高(P<0.05)。由此可見,將沙丁胺醇霧化吸入+布地奈德聯合治療療效更為顯著。
總而言之,沙丁胺醇可促使肥大細胞維持穩定狀態,針對支氣管收縮拮抗,促進氣道纖毛擺動,讓痰液順利排出。布地奈德可促使患兒呼吸困難以及喘息等癥狀迅速消失,通過霧化吸入直接藥到氣道,起效快。將2 種藥物聯合治療毛細支氣管炎患兒不僅能縮短患者病程時長,減少患兒的痛苦,在操作方面極為簡便,同時還能提升整體療效,可被臨床廣泛推廣并加以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