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芹,顧曉清,沈春明,路陽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江蘇盛澤醫院,江蘇 蘇州)
社會的進步主要表現在交通出行、生產、生活等方式的改變之中,這改變除了帶來許多便捷外,從另一方面看也給人們增加了許多意外事故的風險。每一天,在世界各地都可能會有大大小小的車禍、意外等事故發生,在這些事故受傷患者中,腹部閉合性內臟損傷非常普遍,這是由于患者腹部受到外力的擠壓或者擊打,對腹腔內的臟器形成壓力,從而造成損傷[1]。同時,這類患者通常還會伴有其他類型的外傷,因此在臨床中表現出來的病癥非常復雜。這一點對疾病的診斷會造成一定的困難,尤其是若患者在事故中導致腹部閉合性內臟損傷,對其后期的預后將會延長其恢復的進程。因此,這一類患者入院后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檢查來篩查腹部閉合性內臟損傷的可能性。相關醫學案例中表明,因腹部閉合性內臟損傷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導致死亡的比例較高,這一病癥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脅性極高[2]。而怎樣評估患者是否患有腹部閉合性內臟損傷、具體損傷的臟器、損傷部位及受損程度,并盡可能早的給予對癥處理,有利于患者的治療和后期恢復,同時也是拯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措施。目前應用于腹部的影像檢查方法較多,其中超聲檢查和CT 檢查的使用頻率較高,其檢查結果也獲得較高的認可度[3]。本文中納入89 例相關患者,將其超聲檢查結果和CT 檢查結果與手術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發現CT 檢查結果中與手術結果一致的例數更多,準確率高于超聲檢查,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在我院接受超聲檢查、CT 檢查和手術治療的閉合性腹部內臟損傷患者作為本次觀察的范本,共計納入89 例患者。包括58 例男性和31 例女性;年齡17~68 歲,平均(48.97±3.68)歲;患者從腹部受傷到接受診療耗時45.78 min 至14.78 h,平均(4.01±0.63)h;腹部損傷成因有墜樓19 例、腹部擠壓13 例、外力擊打17 例、車禍40 例。納入標準:①患者接受過超聲檢查和CT 檢查,且檢查結果等相關資料保存完整;②患者和患者監護人對本次研究內容及過程皆已了解,并且同意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患者入院時受傷嚴重,生命受到威脅,如頭部受創等;②在診療過程中因故放棄治療的患者。
超聲檢查:選用本科室彩色超聲診斷儀器(GE 公司LOGIQ E6),選擇低頻探頭,頻率2.5~6 MHz。指導患者保持仰臥或是側臥的體位,方便儀器對患者腹部的掃描,掃描中要從橫、縱、斜三個方向做一個全方位的掃描,觀察并詳細記錄患者腹腔中有無積液回聲,同時還要對腹腔中各臟器的大小、位置、形態,內部回聲等是否發生變化進行判斷。
CT 檢查:選用本科室配備的64 排螺旋CT(GE Optima CT660),平掃患者劍突位到恥骨位,之后增強掃描,仔細觀察并記錄好患者腹腔內臟器水腫、包膜血腫、臟器形狀、有無氣腹等情況。
分別記錄好超聲和CT 這兩種檢查方式的結果,在患者術后與手術結果進行對比,綜合分析這兩種檢查方式在診斷中應用的準確率。
使用SPSS 24.0 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如下表1 所示,超聲檢查結果中與手術結果一致的有67例,準確率為75.28%,與手術結果不一致的有22 例,誤診率為24.72%,CT 檢查結果中與手術結果一致的有83 例,準確率為93.26%,與手術結果不一致的有6 例,誤診率為6.74%,對比發現,CT 檢查的準確率比超聲高(P<0.05)。

表1 分析比較超聲檢查和CT 檢查的診斷準確率[n(%)]
超聲檢查中,實質性內臟損傷表現為受損內臟的體積變大且出血局部隆起,表現為低回聲或無回聲,無法清晰的觀察到該內臟的邊緣;空腔臟器損傷表現為受損內臟改變形態,回聲不均勻,且周圍表現為無回聲。CT 檢查中,實質性內臟損傷表現為受損內臟體積變大,且出血、局部隆起,周圍組織密度不均勻,增強掃描可清晰的觀察到受損內臟的形態發生變化,有液體滲出、血腫;空腔臟器損傷表現為受損內臟改變形態,周圍組織密度較低。
人體的腹腔中生長著許多重要的器官,比如肝臟、腎臟和脾臟等,一旦腹部受到外力的擠壓或者擊打,對腹腔內的臟器都會造成一定的傷害,從而危及人體健康甚至生命[4]。腹部閉合性內臟損傷普遍存在于各類事故當中,如車禍患者、墜樓患者等,除內臟損傷外通常還會伴有其他一種或多種外傷,傷處可能存在于患者胸部、頭部、四肢等多個部位,因此這類患者在臨床中的癥狀表現會比較復雜,單從癥狀是無法準確的判斷患者的具體病情,尤其是對于內臟損傷的判斷。從以往的臨床中不難發現,存在部分受到其他外傷癥狀影響誤診的患者,后期因內臟損傷導致嚴重后果的案例。因而怎樣評估患者是否患有腹部閉合性內臟損傷、具體損傷的臟器、損傷部位及受損程度,并盡可能早的給予對癥處理,有利于患者的治療和后期恢復,同時也是拯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措施。目前,影像科中可用于腹部閉合性內臟損傷篩查的檢查方法較多,在無數的研究和臨床實用中發現,超聲檢查和CT 檢查更具優勢,無論是操作的便捷性還是檢查結果的準確率都獲得了一定的認可。對于這兩種檢查方式在腹部閉合性內臟損傷診斷中的價值研究,本文納入了89 例相關患者,分別將超聲檢查結果、CT 檢查結果和手術結果進行對比,得出CT 檢查的準確率更高的結果。
本次檢查中,超聲檢查結果中與手術結果一致的有67例,準確率為75.28%,與手術結果不一致的有22 例,誤診率為24.72%,CT 檢查結果中與手術結果一致的有83 例,準確率為93.26%,與手術結果不一致的有6 例,誤診率為6.74%,對比發現,CT 檢查的準確率比超聲高(P<0.05);超聲檢查中,實質性內臟損傷表現為受損內臟的體積變大且出血局部隆起,表現為低回聲或無回聲,無法清晰的觀察到該內臟的邊緣;空腔臟器損傷表現為受損內臟改變形態,回聲不均勻,且周圍表現為無回聲。CT 檢查中,實質性內臟損傷表現為受損內臟體積變大,且出血、局部隆起,周圍組織密度不均勻,增強掃描可清晰的觀察到受損內臟的形態發生變化,有液體滲出、血腫;空腔臟器損傷表現為受損內臟改變形態,周圍組織密度較低。
總而言之,超聲檢查和CT 檢查對腹部閉合性內臟損傷的診斷都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但是從手術結果來看,CT 檢查的結果和手術結果更相符,因此更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