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騰騰
(東光縣中醫院 彩超室,河北 東光)
急性闌尾炎是最常見的外科急癥之一,部分研究人員認為,急性闌尾炎主要是根據臨床結果和醫療檢查診斷的,在外科可能是第一急腹癥[1]。急性闌尾炎的主要表現癥狀有:右下腹轉移疼痛和右下腹有限疼痛、突然疼痛、逐漸惡化、惡心和嘔吐。大部分患者中會有白細胞和中性白血病的數量增加的現象出現,還可能會有胃腸炎的癥狀出現[2-3]。在以前的診斷中,急性闌尾炎大約完全依賴于判斷臨床癥狀、物理癥狀和實驗室檢查,但沒有具體的特征,圖像和病理的變化難以協調,無法為醫師提供具體治療方案。近多年來,醫學技術不斷改進,特別是超聲檢查技術的迅速發展,為診斷急性闌尾炎開辟了新的視野。有臨床學者認為[4]:“超聲檢查可以直接和清楚地顯示炎癥,評估炎癥的程度,確定是否存在高膿毒或腹膜積液,以幫助臨床醫生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所以本次研究選取2016 年11 月至2019 年11 月到我院接受多普勒彩色超聲檢查判斷的2000 例急性闌尾炎患者,觀察淺析超聲診斷急性闌尾炎的臨床價值,現分析報道如下。
選取2016 年11 月至2019 年11 月到我院接受多普勒彩色超聲檢查判斷的2000 例急性闌尾炎患者進行回歸性分析;在這之中,男1097 例,女903 例。年齡19~80 歲,平均(49.5±6.8)歲,從發病到就診所用時間5~20 h,平均(12.5±7.4)h。本組患者急性闌尾炎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右下腹疼痛、臍周痛、出現異常血象、體溫過高、惡心嘔吐等。
納入標準:①患者及家屬知曉本次研究并簽署相關同意書;②患者符合腹部超聲判斷標準,有相關臨床表現,確診為急性闌尾炎;③未接受其他溶栓治療的患者。
排除標準:①凝血障礙患者、藥物過敏患者、傳染病患者;②患有精神疾病或者配合度低的患者;③其他原因導致腹部疼痛的患者。
1.2.1 檢查儀器
飛利浦EPIQ5 全數字思維彩色多普勒超聲系統(批準文號:鄂械注準20142211493),使用凸形超聲探頭,超聲探頭的頻率:3.4~7.5 MHz。高頻探頭頻率為:7.5~10.0 MHz。
1.2.2 檢查方式
所有患者在手術之前都進行多普勒彩色超聲判斷檢查主要檢查方式:①引導患者擺出平臥的體位,檢查患者腹部、大血管、盆腔各個器官;對右下腹部或者進行腹部按壓時出現明顯疼痛的部位進行縱斷面和橫斷面連續性掃查;對闌尾基本圖像、闌尾周圍變化情況進行檢查,整個超聲檢查密切觀察闌尾大小、形態、部位、內部回聲、血流信號等相關信息,排除糞石出現的可能。肥胖、腸氣過多的患者在檢查時,采取適當按壓探頭的方式,能得到更加清晰的圖像,方便觀察,能夠對闌尾區病變進行共同分析。②使用計算機影像工作站記錄圖像。闌尾的位置改變相對較大,檢查的范圍就很大,對按壓疼痛的位置仔細檢查,因為按壓疼痛的位置通常就是病變位置。小部分闌尾穿孔之后,很大可能形成盆腔積膿、膿腫,所以在進行檢查時,需要對盆腔變化情況進行檢查。
兩組患者分別接受手術檢查和超聲檢查,觀察對比急性闌尾炎患者超聲檢查和手術檢查情況。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對所有患者的臨床進行分析并建立數據庫,其中計數資料使用(%)進行表示,經由χ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經由t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急性闌尾炎患者超聲檢查和手術檢查情況對比中,兩組患者實行闌尾切除術且病理判斷為闌尾炎,手術檢查總判斷率(99.55%)和超聲檢查總判斷率(100.00%)之間差異不明顯,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手術檢查情況對比[n(%)]
單純急性闌尾炎:腹部超聲波顯示出更厚的闌尾,呈“香腸”和“同心圓圈”形狀,闌尾明顯不蠕動、不能壓縮,縱橫面呈現“蚯蚓”狀。闌尾炎腔內的低回聲、內壁有豐富的血流信號,由于盲內壁內的厚度略有增加,且回聲模糊,闌尾炎腔內沒有反饋。化膿性闌尾炎:右下腹部固體塊,外形呈現圓圈狀不規則形狀,和鄰近組織邊界的模糊,闌尾內的紋理不均勻,有著中等和強大的回聲,中心可以看到無回聲區域的包絡團狀強回聲。壞疽性闌尾炎:腹腔檢查中沒有發現闌尾炎的跡象;只有外形不規則的包塊,與鄰近組織的邊界漏洞、內部回聲不均勻、中部地區的強大回聲、邊境的低回聲,可能無回聲。
急性闌尾炎發病年齡段廣泛,且與年齡無關,是一種常見的外科急診腹癥,在青少年中更為常見,但在老年人、兒童或孕婦人群中更難診斷[5]。在現代醫療技術和影像學的不斷發展中,這些技術在臨床上被廣泛用于有效的診斷急性闌尾炎。超聲診斷的優勢主要在于有很高的檢出率,在實際運用之中超聲診斷的檢查方式相較于手術診斷方式更加安全、沒有創傷危險、簡單、可重復性檢查等優勢,對于患者而言,也更傾向于選擇超聲診斷方式[6-7]。在實際的診斷操作當中,超聲檢查很容易出現假陽性,如果想要更好的對急性闌尾炎的判斷,就必須進行全腹超聲檢查,聯合實驗室血象變化,為判斷闌尾炎增添更為可靠的判斷依據[8]。
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超聲診斷出化膿性闌尾炎639例,占比31.95%;闌尾周圍囊腫380 例,占比19.00%;單純性闌尾炎737 例,占比36.85%,壞疽性闌尾炎235 例,占比11.75%;總判斷率99.55%。單純急性闌尾炎:腹部超聲波顯示出更厚的闌尾,呈“香腸”和“同心圓圈”形狀,闌尾明顯不蠕動、不能壓縮,縱橫面呈現“蚯蚓”狀。闌尾炎腔內的低回聲、內壁有豐富的血流信號,由于盲內壁內的厚度略有增加,且回聲模糊,闌尾炎腔內沒有反饋。化膿性闌尾炎:右下腹部固體塊,外形呈現圓圈狀不規則形狀,和鄰近組織邊界的模糊,闌尾內的紋理不均勻,有著中等和強大的回聲,中心可以看到無回聲區域的包絡團狀強回聲。B 超檢查會出現1.0~2.0 cm 的實性包塊。壞疽性闌尾炎:腹腔檢查中沒有發現闌尾炎的跡象;只有外形不規則的包塊,與鄰近組織的邊界漏洞、內部回聲不均勻、中部地區的強大回聲、邊境的低回聲,可能無回聲。這代表超聲檢查能夠合理地對急性闌尾炎進行診斷,能夠及時采取有效措施。
綜上所述,對急性闌尾炎患者使用多勒普彩色超聲判斷檢查能夠大幅度提升疾病的檢出率,不會給患者的身體造成創傷,可以進行重復檢查,能夠獲得良好的臨床推廣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