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敏,宋勤莉
(烏魯木齊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門診通常接診病情表征較輕的病人,經過門診醫生一整套的診斷手段、輔助檢查,為患者提供初步的診斷,門診醫生能夠進行治療的就直接在門診對患者進行對癥治療,對于有疑問或病情較重、較急的患者,將患者轉入住院病房,再作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1]。門診的工作相對于醫院的其他部門,其工作量較大,工作較復雜,人員流動性大,增加了門診護理工作的難度,其護理工作對患者的遵醫行為也有著直接的影響[2]。本文的研究中通過對門診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對患者的遵醫行為有著較大的影響。
研究對象選取2016 年5 月至2019 年6 月到我院門診進行治療的80 例患者,根據隨機分組的方式,將80 例患者分成兩組,包括對照組(40 例,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及試驗組(40例,在常規護理同時接受綜合性護理干預)。其中,試驗組中男23 例,女17 例,患者的年齡在33~73 歲,平均(45.2±5.47)歲。對照組男21 例,女19 例,患者的年齡在34~75 歲,平均(46.5±5.84)歲。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都沒有明顯的差別,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對本次的研究都清楚了解,并同意參加此次的研究。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包括組織患者分科掛號,并按照門診號順序了解患者的病情,為患者提供基礎的檢查和測量,如體溫、血壓、呼吸、出血、休克等,給予患者細致的健康宣講和心理護理,指導患者入院,對于需要急診的患者,要隨時準備為患者提供急救診治工作,建立急救綠色通道搶救患者[3]。
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同時,接受綜合性護理干預,主要包括:(1)門診咨詢:由于門診的就診流程相對于其他科室要更加復雜,工作內容也更多,患者通常在門診會感到手足無措,對就診流程完全不了解,因此護理人員要給予患者相應的解答,提供咨詢,解答患者的疑惑,對于行動不便的患者要給予相應的幫助,對于危重病人要給予搶救工作。(2)心理護理:由于門診患者通常較多,掛號也相對困難,患者通常面對這種喧鬧的公共場所和繁瑣的就診流程,容易產生焦慮和煩躁等負面情緒,不利于患者的治療,因此護理人員要告訴患者這些負面的情緒對他們可能造成的影響,一定要讓他們了解擁有良好情緒的重要性,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給予必要的心理安慰和指導,確保患者能夠順利就診。(3)健康教育:指導患者填寫門診病歷,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以及身體情況和病情,給予患者相應的健康指導,講解相關疾病的發病原因和治療過程,給予患者相關的預防措施,提升患者治療的自主性和積極性[4]。(4)疾病監測與管理:對于有明顯病情表現的患者,要及時對其進行疾病監測,為患者提供相應的檢測和控制,如體溫、血壓、出血等,對于危重病人,要立即建立生命體征監護,挽救患者性命。(5)治療:部分治療工作是在門診部門進行的,比如輸液、注射、換藥、導尿、灌腸等,對于需要進行這方面操作的患者,要指導患者到相應的科室給予及時的治療,并注意操作的規范性和安全性[5]。(6)飲食指導:對于門診患者要提供相應的飲食指導,如高血壓患者的飲食應清淡少鹽、禁忌油膩、煙酒等,糖尿病患者禁忌含糖量較高的食物,宜清淡易消化等。
將患者的遵醫行為分為優、良、差三個級別,優指的是患者能夠按照醫生的囑托規范用藥,注意飲食,規范生活習慣,加強運動鍛煉,能夠對自身病情有清楚的認識,并能夠及時預防;良指的是患者能夠遵聽醫生大部分的囑托,但由于自身意識不強,不能夠嚴格按照醫生囑托來執行,完成情況不完整;差指的是患者不聽從醫生的囑托,還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不能堅持用藥或規范用藥,甚至是更改醫囑內容[6]。
用SPSS 12.0 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計數資料用卡方和(%)檢驗及表示,計量資料用t和(±s)檢驗及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數據顯示,兩組患者在接受相應的護理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遵醫行為達到95.0%,而對照組患者的遵醫行為是77.5%,對比發現試驗組比對照組明顯要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遵醫行為對比[n(%)]
門診部是一所集醫療、預防、檢測、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醫療機構,是醫院工作相對較復雜、難度較高的一個部門,主要護理工作包括出診(開診和會診)、接診(詢問病史、查體、輔助檢查、診斷、治療、出院辦理)、門診病歷填寫、門診處方要求等[7]。常規的門診護理工作難免會造成工作的遺漏或疏忽,沒能有效地對患者形成督促作用,造成大多數患者不按醫囑執行。綜合性護理干預是一種包括門診咨詢、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生活和飲食指導、病情監測、治療于一體的護理方式,使患者能夠清楚地了解門診的就診流程以及自身的病情,能夠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還能夠為患者提供及時有效的治療,對于患者的遵醫行為有著較大的影響[8]。
本文的研究中,對兩組患者分別采用兩種不同的護理方式,發現試驗組患者的遵醫行為達到95.0%,而對照組患者的遵醫行為是77.5%,比對照組明顯要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門診患者采用綜合護理的干預,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遵醫行為,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