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沃添婧
從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表述上的轉變彰顯出黨中央對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性的深刻認識及科學應對這一嚴峻形勢的決心和信心。為積極應對人口問題,“十四五”期間黑龍江省將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發經濟”,推動養老事業、產業協同發展,培育養老新業態,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及省委、省政府關于養老服務的具體措施,應深刻理解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策略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要意義,在科學總結、深入分析黑龍江省發展養老服務業的相對優勢、基礎經驗與現實不足基礎上,搶抓發展機遇,堅持問題導向,在黑龍江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釋放出“銀發經濟”的助推活力。
“十四五”期間,中國將由老齡化社會進入老齡社會。大規模快速的人口老齡化,對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挑戰,但是挑戰中也蘊藏著發展的機遇和潛力。近年來,黑龍江省“候鳥式養老+旅游”產業發展迅速,依托氣候資源、生態資源、人文資源的吸引力,每年約有200萬人旅居黑龍江省,“候鳥式養老”綜合消費支出超過150 億元,以“候鳥式養老”為支點的“銀發經濟”成為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黑龍江省成為“候鳥式養老+旅游”首選地,主要是基于自身所具備的三個優勢。一是組織優勢。省委、省政府重視養老產業發展。2014年,黑龍江省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提出要積極發展夏季養老產業,充分利用地緣優勢,積極拓展候鳥式養老、異地養生等夏季養老服務新業態,并由省政府主辦了多場“候鳥養老推介會”。2015 年成立的“天鵝頤養聯盟”是全國首個由政府牽頭成立的聯盟組織,每年吸引全國近200 萬老人來黑龍江省康養旅居、候鳥養老、養生度假。二是生態優勢。黑龍江省夏季涼爽宜人,天然森林、濕地和豐富的水系使得空氣清新純凈,有益于老年人身體健康。保護黑土地和祖國大糧倉,黑龍江省拒絕種植轉基因糧食作物,綠色食品發展領先全國,保證了國人舌尖上的安全。生態與綠色食品的享受構成季節養老的競爭優勢。三是品牌優勢。針對養老產業蘊含的廣闊需求空間,黑龍江省積極探索候鳥養老新模式。依托伊春、大興安嶺等地整體生態化優勢和鏡泊湖、興凱湖、五大連池等旅游資源,推出“夏季養老在龍江”宣傳品牌。采取“線上+線下”的服務運營模式,推動候鳥旅居、養生以及老年食品、用品產業發展。近年來,堅持推動養老機構改革創新,不斷滿足市場需求。齊齊哈爾市養老機構建設標準較高,硬件設施配備齊全,公共活動空間充裕,各類娛樂設施一應俱全,運營管理規范,吸引了不少老年人。這些養老機構通過不斷開發新的服務項目,滿足不同層次老年人多元化服務需求,打造真正獲得用戶、顧客認可的養老產業品牌。逐漸形成的“候鳥式養老”規模化效應,激發出黑龍江省養老產業前所未有的活力,總體呈現投資消費兩旺局面,為黑龍江省三產占比攀升貢獻了積極力量。
不斷發展壯大的養老產業,在為黑龍江省帶來大量商機的同時,也逐漸顯露出一些發展中的短板與不足。一是黑龍江省“候鳥式養老”的季節性特征十分明顯,養老機構往往在夏天一床難求,但是到了冬天床位便會大量空置。“候鳥式養老”的這種周期性給養老機構發展帶來不確定因素。二是黑龍江省目前仍屬于“候鳥式養老”輸出大省,省內居民在外省消費的額度遠遠大于外省居民在黑龍江省消費的額度。三是養老服務供給不足、社會力量參與不充分,部分養老服務機構規模小、功能單一,服務水平參差不齊,難以適應日益增長的養老市場需求,制約了產業做大做強。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候鳥式養老”仍將是我國老年人消費的重要領域。黑龍江省應搶抓機遇、積極部署,著力拓寬養老服務投融資渠道、擴大養老服務消費規模、提升養老服務產業發展質量與效益,在不可逆轉的“銀色浪潮”下,采取多種措施盤活“銀發經濟”資源,在人口老齡化時代背景下尋找黑龍江省新的發展突破口。
一是以培育新業態推動養老產業融合發展。為推動健康、旅游、養老、文化、體育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黑龍江省積極引導市場啟動和企業投資,形成了旅居養老、醫養結合、“互聯網+養老”“三社聯動”、文化養老等5種新業態,豐富了供給側產品種類,提升了產品質量。著眼于形成交易、產生現金流,打造出連鎖分布、服務外包、渠道分銷、集成銷售、垂直營銷5種商業模式,探索出養老服務“中央廚房”和醫院醫療康復設備“外包”至社區等服務新方式,既讓投資者看到更多機會、增添了信心,也讓老年人享受到更多便利,提升了幸福感。
二是培育養老消費市場。積極扶持老年用品產業發展,開發老年康復輔助器具及智能可穿戴產品,打造老年用品產業集群,開發適老化有機食品和營養保健品。鼓勵引導企業主體依托小商品批發市場開辦老年用品零售批發專柜、集散中心以及展銷中心,提升本土老年產品銷售規模。統計和清理各地閑置的政府廉租房、解困房以及商業地產,引導產權單位對閑置地產進行整體適老化改造后用于發展養老地產。鼓勵社會力量組建養老地產托管企業,開展房產托管、代租等業務,拉動自助旅游和候鳥養老產業發展。
三是大力發展“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目前,黑龍江省有老年人口600多萬人,據測算全省每年有120 億元的健康養老市場需求。黑龍江省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和樸實厚重的黑土地文化,擁有醫療機構8000余個,醫療衛生技術人員19萬人,平均每千人擁有醫生、護士人數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在未來,黑龍江省應重點突破護理人員短缺、醫保結算覆蓋面窄的問題,將森林生態資源、景觀資源、食藥資源和文化資源優勢與醫學、養生有機融合,開展保健養生、康復療養、健康養老等服務活動,不斷發展壯大養老產業,推動黑龍江省“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